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CM(理想化认知模型)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文本理解的研究中。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创新性地将ICM理论应用于隐显翻译中,指明隐显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表层的语码转换研究,而应深入到探知其认知本质,挖掘文本的“物境”、“情境”、“意境”和“象境”。通过ICM理论在隐显翻译上的创新应用,为ICM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空间,并为隐显翻译探索了一条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知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与语言学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翻译理论研究从最初关注文本意义的翻译,到关注作者意图的传递,再到关注意义与意图产生与传递的过程,经历了语言学从符号学、交际学、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语言学的发展一直对翻译研究以启示,翻译理论研究各流派、各阶段之间的继承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规迹可以引导未来研究的方向,对现代翻译学科的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理论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及理论对高校翻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原意为"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即要对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行一个揭示。翻译为认知语言学带来新的视野,而认知语言学为翻译学者进行翻译及语言的修饰提供一个方法或依据。在翻译界中对翻译语句的传统观点是"信、达、雅",翻译只要遵循这一原则就是成功的翻译。但是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语句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机制进行研究,探讨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的意义,指出现代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提出完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机制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琳 《考试周刊》2009,(25):30-32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寻求两种语言文本之间对等关系的过程,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以及直译与意译的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主流学派,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并得到迅猛发展。在此国际学术背景下,国内的认知语言研究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各路学者和研究机构从综述到专题、从理论到实践,硕果累累。与此同时,对认知的探讨和研究也从语言学渗透到了哲学、文学、翻译、传媒、教学等层面,这些都使得国内语言文学的认知研究格局呈现了系统化、多元化的趋势。为促进和加强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及语言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近年来在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在日语教学领域,我们尝试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一些假设、理论和模型,从认知语义、认知语用、认知心理三个方面确立了日语教学中的研究领域和课题,在验证认知语言学假设和理论有效性的同时,也考察了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于学生英语水平分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认知语言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提高英语词汇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翻译能力,必须加强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词汇翻译研究。本文通过阐述认知语言学理论,来具体分析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词汇翻译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论翻译理论研究的认知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总结了翻译研究领域中几种主要的认知模式,并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背景下,分析了以认知语言学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的新的翻译认知模式,强调了该认知模式所揭示的翻译"第三空间"和"第三种文化现象"的认知和文化意义,并认为该认知模式是迄今为止翻译认知模式中的最合适和最具有说服力的模式,为翻译研究中业已存在且具争论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的解释角度.  相似文献   

11.
话语研究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而把话语研究理论嫁接到翻译研究只有近20年的历史、话语翻译研究从启蒙到发展所走过的20年,证明了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研究是可行的。语言学所有成果中,没有一个分支的研究成果像话语研究那样受到译界的重视。话语翻译近20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的成绩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翻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运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在帮助学生外延思路、增强语言联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英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语翻译一直在翻译学中是备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出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翻译对等是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文学翻译由于其文本的特殊性,成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简要分析了翻译在语言学、文化和风格三个方面的对等。  相似文献   

15.
受结构语言学影响,传统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码转换过程,是一种完全建立在对语言形成理解基础上的翻译观。但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词汇不是简单的音义任意结合的语言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因此对于词汇的翻译也不能仅仅从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范畴的角度来浅谈词汇翻译  相似文献   

16.
刘庆元 《湘南学院学报》2003,24(6):73-76,84
话语研究至今巳有40余年的历史,而把话语研究理论嫁接到翻译研究只有近20年的历史。话语翻译研究从启蒙到发展所走过的20年,证明了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研究是可行的。语言学所有成果中,没有一个分支的研究成果像话语研究那样受到译界的重视。话语翻译近20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的成绩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邹馨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33-134
受结构语言学影响,传统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码转换过程,是一种完全建立在对语言形成理解基础上的翻译观。但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词汇不是简单的音义任意结合的语言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因此对于词汇的翻译也不能仅仅从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范畴的角度来浅谈词汇翻译  相似文献   

18.
郑蕴蓉 《考试周刊》2010,(42):129-130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认知能力对翻译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出发,探讨了其对翻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译者的认知能力与译文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就是意义从源语到目的语的再现。而意义的形成与人的认知关系密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逐年增多,还形成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但从译者的认知能力来探讨译文质量的研究还不多。文章从认知视角、认知结构和认识逻辑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认为译者的双语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对译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孙斐然  金雪飞  田娟 《海外英语》2012,(21):134-136
原型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语言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文试图将该理论应用到词义分析和词汇翻译的研究中,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