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普通砖混结构房屋内,简易饲养设备条件下,进行人工室内饲养繁殖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 Ehare et Lee)试验,解决了尼氏钝绥螨冬、夏饲养成活率低的问题,摸索总结出一套室内饲养繁殖技术,适合在本地桔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室内测定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的饥饿耐受性.结果显示尼氏真绥螨的耐饥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少(p<0.05);各螨态的耐饥时间随发育历期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4个试验温度(30、25、20和15℃)条件下,处于饥饿状态的尼氏真绥螨各螨态的阶段死亡率均具有正态分布特点,并可根据正态分布特点得出尼氏真绥螨的饥饿半致死时间(T50)和致死时间(T95).在30℃、25℃、20℃和15℃条件下,饥饿处理时95%的尼氏真绥螨个体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4、3.8、5.6和11.3天.  相似文献   

3.
当桔因中尼氏钝绥螨种群具有一定数量,益害比达到1:20—40时,即可迅速将柑桔红、黄蜘蛛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不致对柑桔生产造成危害;同时对尼氏钝绥螨的释放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桔园中尼氏钝绥螨种群具有一定数量,益害比达到1:20-40时,即可迅速将柑桔红、黄蜘蛛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不致对柑桔生产造成危害;同时对尼氏钝绥螨的释放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杆菌(Bt)和克螨灵对蚯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选用苏云金杆菌和克螨灵两种生物农药以不同浓度的稀释液于蚯蚓饲养期间进行模拟喷淋试验,观察蚯蚓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采用高效Bt(8000IU/mg)稀释100倍的高浓度对蚯蚓生长有干扰作用,50倍浓度影响了蚯蚓的正常生殖,稀释浓度200倍以上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采用克螨灵(0.5%阿维菌素)稀释1000倍和500倍的浓度对蚯蚓生长有干扰作用,100倍浓度抑制蚯蚓生长,稀释浓度1000倍以上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调查淮南地区储藏的40种中药材共400份,从中用清水漂浮法和塔氏电热集螨器分离法分离出粉螨27种,隶属6科16属,污染率达100%,其中两种以上粉螨(含两种)污染的中药材达14种,占35%。可见中药材粉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选用苏云金杆菌和克螨灵两种生物农药以不同浓度的稀释液于蚯蚓饲养期间进行模拟喷淋试验,观察蚯蚓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采用高效Bt(8000IU/mg)稀释100倍的高浓度对蚯蚓生长有干扰作用,50倍浓度影响了蚯蚓的正常生殖,稀释浓度200倍以上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采用克螨灵(0.5%阿维菌素)稀释1000倍和500倍的浓度对蚯蚓生长有干扰作用,100倍浓度抑制蚯蚓生长,稀释浓度1000倍以上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野生动物园于1993年从兰州动物园引进2对金丝猴在较高温的环境下人工饲养,通过采取室内的空调控制室温,配制理想的饲料配方和在不同季节加喂添加物等措施,获得自1995年以来繁殖并成活5胎次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粉螨属原已查得有粗脚粉螨A.siro庐山粉螨A.lushanensis及静粉螨A.immobilis等十多种.近年来,作者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芙蓉村的米糠中采集发现薄粉螨A.gracilis(Hughes.1957),经查对为中国一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记述我国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杆棱甲螨一新种,命名为巨杆棱甲螨MochloxetesgrandisLuetWang,sp.nov.(蜱螨亚纲:甲螨亚目;杆棱甲螨科)。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用新型生物发酵农药集琦虫螨克对烟草烟青虫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集琦螨克对烟青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推荐施药浓度为常规喷液量3000倍。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饲养方法对虎纹捕鸟蛛取食、死亡和产毒量的影响,应用缸养法和篓养法对虎纹捕鸟蛛进行室内人工饲养.结果表明:虎纹捕鸟蛛产毒和取食率方面,篓养要显著优于缸养(P〈0.01);在死亡率方面,两种饲养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篓养更适合室内人工饲养虎纹捕鸟蛛.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在赤水河畔桔园中,害虫和天敌的群落组成是以江、黄蜘蛛等害虫优势种群,以大赤螨、尼氏钝绥螨等为天敌优势种群的一种结构。在类群构成和种数量上,不同类型桔园之间差异明显。这充分说明,桔园害虫和天敌的类群构成与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生态条件好坏、施药水平高低及管理情况的影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氏纤恙螨在云南省部分地区的分布和宿主选择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结合云南省不同地理方位和地形,独特的气候与生态等特点,于2001年—2011年选取了23个县(市)进行野外调查,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宿主。选择小兽的双侧耳廓和外耳道采集恙螨幼虫,用霍氏液常规封片后在显微镜下逐一鉴定螨种。统计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地域、不同景观和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分布情况。计算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感染率(P)、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用聚块指数(m*/m)测定其在宿主不同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所调查的23个县(市)中,有9个县(市)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共1 959只,占所有恙螨的1.81%)。88.77%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山区地理景观(尤其是海拔较高地区),只有11.23%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坝区景观。宿主大类选择显示,采自啮齿目(鼠类)、攀鼩目(树鼩)和食肉目小兽体表的于氏纤恙螨分别为57.78%、42.16%和0.05%,其它目小兽体表没有采集到该螨。宿主种类选择显示,所捕获的5目12科34属67种小兽中,有20种小兽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其中42.16%采自攀鼩目树鼩科树鼩属的树鼩,其感染率(26.52%)和感染度(13.54只螨/每兽)均比较高,其次是其他野栖小兽。聚块指数显示,于氏纤恙螨在大多数宿主小兽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结论:云南省存在于氏纤恙螨,且数量较大。该螨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带,可寄生多种小兽宿主,宿主特异性低,但主要倾向于寄生在树鼩等野栖小兽体表。  相似文献   

15.
苹果园天敌对苹果叶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7-1998年在北京巨山农场苹果园用田间笼罩枝条的方法研究了叶天敌控制叶螨为害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早期,天敌控制叶螨为害的作用较小,自5月中旬至7月中旬,天敌对叶螨的控制作用逐渐加强,天敌对叶螨作用的时间越长,对其控制作用越强,在0.2-3头/叶雌成螨密度下,天敌的控制作用成S型曲线,当雌成螨为2头/叶时,天敌的控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91年10月至94年7月间在江西的十二市县范围内采集到的284份食用菌样品中,分离出的螨类28种,其中含一新属种和一中国新记录种,初步确定了江西食用菌害螨的四个优势种,并进行了一定的观察研究,提出了一套经过实践为行之有效的食用菌螨类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95-1999年在野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人工饲养研究.对笼舍建造,食物配给,饲养繁殖,疾病防治,日常饲养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勺鸡的饲养有一定的特殊性,是难以饲养的野生鸡种.饲养笼舍要创造人工生态小环境;食物中青绿饲料比例要大;日常饲养管理应与其野外生活习性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害螨江西新纪录——速生薄口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食用菌害螨江西新纪录-速生薄口螨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一套初步的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该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江西食用菌螨类分类检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已发现的江西食用菌螨类的10科和与食用菌关系十分密切的粉螨总科14种的形态特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江西提出了江西食用菌螨类分科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饲养方法对虎纹捕鸟蛛取食、死亡和产毒量的影响,应用缸养法和篓养法对虎纹捕鸟蛛进行室内人工饲养.结果表明:虎纹捕鸟蛛产毒和取食率方面,篓养要显著优于缸养(P<0.01);在死亡率方面,两种饲养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篓养更适合室内人工饲养虎纹捕鸟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