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释了文化负载词汇的概念,进而基于语料库的《京华烟云》英译本,对其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归化翻译及异化的翻译方法。旨在能够为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围城》中包含大量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相匹配的词汇来表达。该文借助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理论,通过对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茅国权)英译本《围城》进行研究,浅析其翻译方法及技巧。发现:语义翻译,语义翻译加脚注,交际翻译,交际翻译加解释等方法可以很好的传达中文本《围城》的思想及内涵,同时目标语读者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词汇,而文化负载词汇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必然反映人们的社会活动、思想方法、心理过程和价值观念等.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京华烟云》是创作兼翻译的佳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解析这些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策略,总结出其规律性翻译途径是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9,(1):126-129
译者背景对文化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调和性、翻译的策略性和翻译的过程性。以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两个译本为例,译者文化背景对其书名、文化负载词、人物绰号等翻译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跨文化阐释视角,本文对《狼图腾》中的草原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它们在葛浩文英译本中的翻译。译者对草原文化负载词汇采用了音译、直译、意译的方法,这种跨文化的翻译方法尊重并保留了原作品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译入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从而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本文从文化翻译观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离骚》两个英译本中涉及到植物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张将直译、意译及注释等方法有机结合去对待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即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包惠南等,2004:10)。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的一大难点。本文从关联的角度对唐诗《蜀道难》的英译本(许渊冲译)中地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如何将原诗中的信息意图或交际意图准确有效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词体现着每个国家语言文化独特的魅力,在译成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时,因语言文化的不同,需要进行一定的翻译转换。在对《红高粱》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转换时,译者主要从层次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三个方面着手,使得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在译成日语时更易懂、更能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进而更贴近日本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文化负载词是最能反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内涵的词汇。当今世界,文学翻译是全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的跨文化交流目的。以《色,戒》英译本为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和语言考察,研究发现蓝诗玲对文化负载词的归化翻译能够使得译文清晰流畅,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减少了跨文化交际的阻碍,但是面临源语文化内涵走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白话词汇既是上古汉语词汇的延续,又是现代汉语词汇的源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白话词汇外译的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主要以吉川幸次郎、清水茂的《水浒传》日译版本为例,结合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全面分析《水浒传》中白话词汇"端的"的日译情况,从而发现身兼多种词性的白话词汇"端的"在不同语气、...  相似文献   

11.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在翻译时往往在英语当中找不到对等的语言来表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影响深远,本文将尝试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期帮助中国学生能较为准确地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语。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探析《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点后,研究汉学家白睿文翻译《活着》中文化负载词所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提供借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研究发现,从文化翻译观视角看,《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直译、音译、音译+脚注和增译等。  相似文献   

13.
人们的生活中渗透着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的存在催生了大量文化负载词,它们在文化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却给译者的翻译增加很大难度。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探讨豫剧《三哭殿》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论文基于文化负载词定义的基础之上,围绕着英译本《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归纳总结了译者在对《围城》中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如何使用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提出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应基于译者翻译目的、译者生活文化态度及读者的关注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负载词是一国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文化专属性和民族特色的词汇。中医理论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中国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中国文化负载词。本文通过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的两个英文译本译例分析,探索一些值得借鉴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26):182-183
"杂合"主要指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交融这一过程以及该过程所产生的某种具有多种语言文化特点但又独具特色的混合体。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就势必会产生"杂合"。赛珍珠所翻译的《水浒传》就是"杂合"翻译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实现,通过对其章回题目的翻译策略研究,得出其翻译策略,使其能很好的为日后翻译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包含着浓厚文化信息的文化负载词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杨益宪、戴乃叠翻译的《儒林外史》中,对于具有鲜明、浓厚中国文化物质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依据其与英语文化的关联程度,采取了直译、意译、变通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内经济领域文本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负载词因其独特性,在翻译中的问题不断突显。本文通过对文化负载词成因的分析,结合《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翻译,通过引用功能对等理论的相关概念分析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而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负载词汇在译文中的准确再现对文学翻译极其重要,其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译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理解的程度.鲁迅先生的著作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借<呐喊>的英译分析,提出和总结了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周鹏飞 《海外英语》2011,(3):156-158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存在权力差异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总是不平衡的,总是存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翻译既可以充当着强势文化侵略弱势文化的帮凶角色,也可以成为消解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力量。翻译中的杂合是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沙博理作为一名出生于纽约并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翻译家,其《水浒传》译本在面对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时,采用了异化为主,以归化、简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既成功地使译文具有目标读者熟悉的语言特征,同时也保留了原文本中汉语的特征,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平台上平等对话,这一巧妙的翻译手法对中外交流,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