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毛淑琴 《科教文汇》2008,(6):123-1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是一脉相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一种政治实践方式,不同的国家对民主形式有不同的探索,但无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本土的文化根基。中国的民主政治也要建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之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冯樱 《科教文汇》2012,(32):16-16,18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我军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毛泽东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文章初步探讨了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思想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过程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也不例外。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本文着重论述了江泽民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中国宣言,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将坚持胸怀天下、立己达人贯穿于不同时期,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从实践逻辑来看,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真正的中国化,并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必然趋势。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旗帜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是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角度看,人类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据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就是在全面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并超越传统文化,创造崭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在吸收近代中国文化运动精华,在相似的哲学文化基础、社会理想、道德思想基础上,在顺应中国历史实践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从文化视阈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防止文化虚无主义,又要防止文化国粹主义,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当下"儒学救国论"等错误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它们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的作用,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实际及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政策思想。这些科技政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系列成果,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体系。文章简要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0.
赵楠楠  林晓敏 《科教文汇》2008,(35):221-2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曲折、复杂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该理论的形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协和万邦思想、大同思想的基因,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提出的重要理论。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张超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331-33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陈运普 《科教文汇》2008,(36):215-215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思想植根于人类优秀文化的沃土,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借鉴了西方优秀思想和西方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凝结着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它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当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提出的重要理论。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刻的内涵,对大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大学生德育的发展,应该以本土资源为依托,向特色化发展;以新媒体为载体,向网络化发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向实践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管理》2015,(4):76-80
营销中国,就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措施,让世界不断了解中国以及使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营销中国的过程中,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执行力,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发展背后的文化支撑。营销中国不仅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契合,而且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真正复归。因此,对营销中国的文化意蕴进行研究和探讨,彰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斯韵  袁结荣 《科教文汇》2008,(19):192-19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又一重大贡献。渊源的一脉性,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武器,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有鹏先生《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写作在于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高扬.以往的民间文艺学研究,很多过于关注民间文化的形式,忽视民本与大文明的联系,忽视大文明的发展问题,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际,没有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发展理论.高有鹏先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历史文化的发展,紧扣新时代,从文化多样性、多层次、多视角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民间文艺学体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有鹏先生《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写作在于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高扬.以往的民间文艺学研究,很多过于关注民间文化的形式,忽视民本与大文明的联系,忽视大文明的发展问题,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际,没有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发展理论.高有鹏先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历史文化的发展,紧扣新时代,从文化多样性、多层次、多视角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民间文艺学体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