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在校大学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习问题、情绪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调查表明,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而相"-5一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足,目标不明确、情绪消极、信心不足、道德观念及自控能力差、有网络成瘾等问题存在。  相似文献   

2.
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外中小学教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照分析武汉市与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借鉴新加坡相关政策措施,我们得到如下启示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改善教师的经济与物质条件;倡导尊师重教风气,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引导教师自我评估,改善教师心理状态;倡导和谐氛围,协调教师人际关系。在教师心理支持系统方面,要帮助教师学会自助;改善教师生活内外围环境;成立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立教师甄别筛选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的分析,认为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第一,体育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第二,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改革不断推进,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积极的关注。通过随机取样,选取贵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43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高校教师自评健康总体良好,而自评焦虑和抑郁得分相对偏高,说明高校教师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值得关注。t检验表明,抑郁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焦虑在不同的科类上差异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说明,教师的抑郁和心理、社会健康受教龄、学历、职称和经济收入影响,焦虑受职称的影响。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国际体力问卷》调查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力活动状况和心理应激、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及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心理应激水平,减轻心理压力,减少抑郁、自卑、依赖等心理困扰,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等适应能力.同时优化人格品质,大强度活动与中等强度活动对于心理各主要因素的作用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6.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毕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深远.父母人格特征、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儿童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本文对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以期为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因此,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如构建工作体系,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形成工作模式,提升教师心理素质,从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师职业前景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目成绩与其不同的心理健康因子是否存在一定关系.依据2014年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下称《标准》)测试并评分后的各项目成绩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的数据,通过两两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男大学生体型(BMI)成绩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女生体型(BMI)成绩越好的群体越有可能出现"躯体化"和"偏执"等心理问题;男生50米跑成绩对"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恐怖"等四项心理因子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女生50米跑成绩对"人际关系"与"偏执"两项心理健康因子有反向促进作用;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各心理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男生"强迫"、"抑郁"、"焦虑"等三项因子健康的优劣与1000米跑成绩的优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女生800米跑成绩优者,其"抑郁"、"偏执"心理因子较健康.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抑郁心理的矫治及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郁心理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不良情绪表现。其诱发原因主要是大学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矛盾、家庭贫困及失恋等。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心理调适等手段进行矫治和积极的自我情绪调理。这是防止有抑郁倾向的人发展成心理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的教育愈来愈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因此,心理健康这个名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教育者的谈话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使人具有正常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和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小学阶段开设心理健康课是时势所需。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当代的独生子女在亲人的保护下娇弱的成长,若没有健康的心理,就经受不住外界的风吹雨打,没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因此,小学的心理健康课就是要让学生有积极的自我意识、良好的心境、尽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形式独特的教育活动,对两者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考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提升,也可促进人际关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人际关系冲突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来说既重要又有挑战性,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他们较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要面对更多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变化,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心理敏感而脆弱。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也容易造成心理困惑和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我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卷调查,对我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冲突及应对方式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改善社会大环境,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优化校园小环境,建设校园支持系统;改善教师心智模式,注重教师自我心理调适,构建有效的教师心理支持系统,对促进和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部分医学院学生健康现状与体育教学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生  陶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106-107,F0003
研究目的:揭示医学院学生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体育教学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医学院学生健康总分均值73.14分,处于中等水平中限。其中生理健康维度总分均值80.28分;心理健康维度总分均值64.31分;社会健康维度总分均值74.00分。结论:生理健康中“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维度分均值,心理健康中“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分均值是影响医学院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与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不良问题、青年初期特有的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和就业择业中的不良心理.根据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体学生为重点对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的人际关系属于上层建筑中生产关系范畴,是精神内容,生产力则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是物质内容。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人和睦相处,安定团结,共同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国际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才能昌盛,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一个劳动集体产生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社会的实践证明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健康的心理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先进社会制度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完善教师人格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长期困扰学校、教师、家长的一个头痛问题,因此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教师接纳,也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为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沉沦》主人公的悲剧不完全是社会的悲剧,还应归咎于主人公的心理不健康。导致他走向毁灭的也不完全是所谓的民族歧视和封建毒素,还有他自己的性格因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品中得到启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给学校进行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提供参考,我中心采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表》对全院3609名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心理障碍者或不健康者占10.2%,其中心理已经出现异常的学生占到2.3%,反映出我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正常;由"既往病史"与"精神遗传"的群体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主要心理症状集中在"情绪""交往"与"自卑"三个方面:另外,只有3.43%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