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冕 《嘉应学院学报》1999,17(2):104-108
本文认为,黄遵宪是开一代诗风的卓越诗家;黄遵宪诗的独特价值,在于他能“熔铸新理想入旧风格”中,开阔了中国传统诗的新视野;作为晚清诗人,其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于-怀疑固有的秩序,并试图打破构筑数千年的坚固壁垒。  相似文献   

2.
德国诗人席勒将歌分为两种模式:素朴诗和感伤诗。用这个诗学理论去考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三百”,我们发现,其模式同样可以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素朴的”是自然的,“感伤的”是寻求自然的,它阐述出的将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产生出的不同的精神产物。素朴诗和感伤诗的单独提出有着它自身的美学意义,“素朴”使得“诗三百”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一个难以企及的创作高峰;而“感伤”则开启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传统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李白的诗与苏轼的诗作比较,分析他们的诗的画中态。(1)诗人所处的年代;(2)诗人的性格特征;(3)诗人的“取景”视点;(4)诗中“点景”之物的区别;(5)诗中的用“色”。李白的诗像一幅幅泼墨大写意的山水画卷;苏轼的诗像一幅幅半工意的水墨画。  相似文献   

4.
感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是古代中日学中同样常见的主题,区别在于:中国诗人的忧思更多地与现实政治、人生境遇相连;日本诗人的忧伤则更多源自于自然生命本身的悲剧性。自然风俗物的感怀与生死忧思的萌发交汇、融合亦是中日学共有的艺术思维方式,所不同是;中国诗人凸现自然的永恒、宁静、万古不易的品格,以之与生命的短暂、脆弱构成反衬;日本诗歌则关注自然的变易、飘零、毁灭,在物我命运同一体验中追求主体生命意志的高扬。  相似文献   

5.
王佐良是研究英国文学的著名学者和优秀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主要是诗歌,其诗歌译作乃名家之笔,其所论乃学者之见,具体体现在:独特的选材观;知“义”论世的诗义理解;变通的“神似”译诗方法;译诗的文化意识;译诗的主体是诗人;坚定的“诗歌是可译的”信念等方面。其译作和译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象一:在日常敦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一首清丽的小诗,抑或一篇隽永的散文,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有的同学读起来则结结巴巴、毫无美感;有的同学还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意会出诸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之物的丰富内蕴.而有的同学则漠然置之,无所反应。  相似文献   

7.
和唐诗有别,宋诗在艺术旨趣和风格上主要向思理、显露、精细方面发展。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谈艺录》),指出了“思”、“思理”为宋诗的主要特点。由于时代精神的变迁和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宋代诗人不再像唐代诗人那样洋溢着民族自豪感,而是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人情物理,作诗力求精妙;宋诗之美在于富有哲理,辞工意新。朱熹的诗作《观书有感》及《春日》便是体现宋诗“理”之美感和特征的佳作。现看《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相似文献   

8.
论传统汉诗的语言体系及其表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传统汉诗的语言体系及其表现策略,认为:不能简单地认定传统汉诗即言诗,它原本是由传统诗人“天人合一”的观物态度、感物方式所决定的,排除分析一演绎之掺入,从而形成的一个点面展现性语言体系,并藉以物观物、直觉感应的印象化组词,成分省略、语序错综的反常态组句和句式破碎、句群断隔的大跨跳组行等策略,来充分显示其作为意象载体的表现功能。处于这一语言体系中的传统汉诗,也因此显示出“诗缘情”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找一种诗的思维术”,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支柱,它显示了中国诗人对诗歌本体的自觉意识。诗的思维术理论主要包括:诗人“要住的是诗的世界”;诗“要有大的暗示能”;写诗“用诗的思考法去想”;诗的语言秩序要“超越形式法的组织法”等。  相似文献   

10.
牛汉的诗,乃是诗人生命历程中“带血的风”,它闪亮着生命的本真;亦是:“不羁的灵魂”写照,它既是心灵的雕塑,又是中国脊梁的诗意造型;同时,诗人在诗路跋涉中所进行的灵魂拷问,还构成难得的“冰山风度”。诗人牛汉,有鲜明个性而无“角色化”的定位,且不执于任何一种流派或创作方法。牛汉的杰出之处,则在于他以与兽性较量中可以升华的人格美,荡涤着当今喧闹而低迷的诗坛。牛汉不愧为“诗之赤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自然诗创作传统,西欧直到十八、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才创作了大量的自然诗。从整个传统来看,中西自身诗在美学境界上也存在着极妙而具有本质意义的差别,即中国自然诗创造了“无我之境”,西区自然诗创造的是“有我之境”。关于这一点,通过中西方自然诗人中最具代表性扫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他们之间的差异从更本质上说是两个化传统的差异,即中国有着悠远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西欧则主要是“天人相分”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中英诗歌中存在许多怨诗,中国怨诗闺怨为首,英国怨诗男怨为主。两种怨诗对比可发现,相同的男性诗人中英诗歌采取不同性别的叙说主体。该文探索中国女怨诗和英国男怨诗背后中英诗人对怨诗叙述主体性别选择之差异的溯源与原因,对于怨诗这种诗体的发展得到认识,以及中西诗歌创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家一级诗人赵丽华的一些“口语诗歌”被放到了网络上,在网易、天涯等网站被无数网友嘲笑。并引发了表示讥讽和轻蔑的模仿热潮。之后,在新浪开博客的诗人们和部分网友发生争论:有人认为她玷污了诗歌的美好形象。更将赵丽华本人称为“诗坛芙蓉”;有的人则坚定认为,她的诗是好诗,是内心真挚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中西隐私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问题是中西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不同学者对中西隐私问题持不同的观点.甚至十分相左的观点.即认为中国人没有隐私.本文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去证实中国人没有隐私这一错误的观点.并认为中国人的隐私观是一种群体隐私观.以期减少中西跨文化交流中因隐私观的差异而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15.
叶维廉先生曾在《中国诗学》一书中以王维《鸟鸣涧》和英国华兹华斯《廷腾寺》为例比较中西山水诗以复返自然为主旨,但在观物方式上存在本质区别。王维的诗源于道家思想的东方自然观,讲究"目击道存",发展为"以物观物",呈现出人与自然合一两忘的澄明之境。而华兹华斯的诗歌源于西方人本的思想核心,讲究"主客两分",处处以人观物,揭示出自然与文明的二元对立。本文从产生观物方式不同的原因入手,分析两位诗人在山水诗处理方式上的不同,进而为中西山水诗的比较提供一种解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漂泊的身世与超越的情怀--论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认为沧桑之感、超越情怀、纯诗意向和边缘处境为其创作心态四要素,是漂泊的身世,塑造了他们的时空意识,超越的情怀,则表现了他们的化精神,因而高扬的诗意转化为诗人们对家园的诗思、对生存的诗情、对贯通的诗想,诗人们为了超越生命中的悲剧而去追求纯诗,以意象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伊甸园情结;他们那种充满了沧桑之感的边缘处境,便成就了创世纪诗社颇具重构意味的史册蕴涵。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世纪诗社推出“大中国诗观”的化整合意向,从这个角度来评价他们力主对中国诗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艺术使命感,便不难发现这一诗人群体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曹粉霞 《陕西教育》2008,(12):75-75
诗是文字的精灵。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他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是把学诗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认为它不可或缺。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讲,诗是一种生命能量的释放,它可以化解块垒,平衡心态,活跃思想,丰富情感。而高考也从未缺失过对诗的考查,并且强调以诗为本,以心感悟,进行再创造。让学生用个人体验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获得一种愉悦与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8.
镜子     
艾青 《学语文》2005,(7):50-51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一些含道应物、迁想妙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学术界很多人都在强调“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与价值,于是,鲁迅和自由主义的关系。就成了一个广被关注的话题。大体上有两种意见:有的学者认为,鲁迅“比那些主张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者们更加接近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本质”,鲁迅是“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同根所生”,“鲁迅和自由主义者们的真正区别,并不在于各自信念...  相似文献   

20.
王绩与王维适意诗创作的不同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是他们各自不同适意观的体现:王绩注重主体的自适;王维关注主体精神的“空”——“忘适”.两位诗人适意诗创作的相同之处在于均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不同之处在于主体创作心态不同、读者审美接受不同、当代实践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