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因文化负载词的存在而造成翻译上的困难。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本文旨在探讨典籍英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2.
译者在进行中国经典作品外译时,应重视作品中传达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转换翻译,文化负载词是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能够直接体现整部作品的翻译水平。本文针对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习俗文化等文化负载词,结合杨宪益、戴乃迭《祝福》英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以探讨文化翻译视域下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帆 《英语广场》2016,(12):18-19
中国文化负载词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内涵。中国大学生肩负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因此能否正确地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恰当地译介了原著中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向西方读者传达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象及内涵。结合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明示、推理、认知语境、关联原则等内容,从罗慕士英译本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语句进行分析,以期在具体语境中探讨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具体策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弘扬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生死疲劳》这部长篇小说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文化负载词。本研究从葛浩文的英译本中统计出相关文化负载词,并将其进行分类探讨,总结出在《生死疲劳》英译实践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探讨了汉语文化负载词,尤其是汉语新词的英译优化策略:直译中国英语、音译/直译加解释以及补偿的运用。异化翻译有助于传递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各国文化负载词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很多作品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本文对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对比其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常用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推动作用。它是首部在中国历史上保存非常完整的哲学文化著作,是中国唯一在世界上翻译印刷的数量仅次于《圣经》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力图真实反映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在对《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应从哲学角度对比《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差异,借此来说明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发过程中呈现的多变思想,并通过对比五大类的翻译研究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差异,研究如何使《道德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更为清楚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9.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化负载词反映出来。文化负载词涉及五个方面,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文章以鲁迅短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对外宣传变得日益迫切。但中国同英语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大量文化负载词的存在给外宣翻译造成了巨大困难。准确而得体地翻译这些词汇不仅有利于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化,也在宣扬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的外交关系方面举足轻重。本文首先定义了文化负载词,并统计分析了2013至2015年间李克强总理两会答记者问中文化负载词的修辞手法,然后运用释意理论对不同修辞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总结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一些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汉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对汉语文化负载词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有利于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取得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电影的翻译便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性。中国文化负载词无处不在,这也同样包括中国电影台词。目标语观众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并接受一部电影取决于电影的字幕翻译。前人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文本,中国电影中文化负载词字幕的翻译研究比较少见。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地位,重视读者审美经验及其对于作品的反应和接受。本文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非诚勿扰》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相似文献   

13.
文化负载词是一国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文化专属性和民族特色的词汇。中医理论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中国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中国文化负载词。本文通过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的两个英文译本译例分析,探索一些值得借鉴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包含了大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文化负载词。由于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拟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文化日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负载词翻译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用于指导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理念也层出不穷。该文将对纪录片《中国城墙故事》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分析,以探究零翻译观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及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写给市民大众的生活美学著作。作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闲情偶寄》涵盖大量文化负载词。本文以深度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该著作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期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服饰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历史。博物馆展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其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准确英译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巴斯奈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本文在文化翻译视域下,运用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归化、异化和文化负载词化普通词等翻译策略,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服饰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探析《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点后,研究汉学家白睿文翻译《活着》中文化负载词所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提供借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研究发现,从文化翻译观视角看,《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直译、音译、音译+脚注和增译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宣传资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翻译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宣传的效果.在对外宣传资料中文化负载词被频繁运用,这些文化负载词是中国独特文化的直接反映.然而,由于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很难在英语中找到与这些文化负载词完全对应的表达,使其翻译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本文通过格特的关联翻译观探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在该理论指导下,译者不仅要考虑原语文化负载词的内容和原语作者的意图,还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接收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口译当中越来越多的困难,在博鳌论坛年会中国领导人频繁使用汉语文化负载词显得尤为突出。文章运用释意理论,以中国领导人在博鳌论坛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为实例,指出三种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要结合具体语境,并采用适当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