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实践需求的问题。于红素在《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1期撰文,对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了建议。一是以发展障碍儿童师资培养为目标。本科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强调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培养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师资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传统高等特师培养出的教师,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对多样化特殊教育人才的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应该立足服务地方特殊教育事业并基于自身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工作等方面积极尝试改革,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社会变迁和特殊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在观念、体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时代发展不同步的地方,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在简单回顾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目前关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层次上的三个争议问题做出分析。作者认为,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应逐渐倾向于在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中进行,培养模式应以不分类为主,培养层次也应由过去的中师提高到大学本科水平及本科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4.
郭强  冯建新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35-139
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模糊关系、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及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等对高等特殊教育本科师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划分、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问题以及培养模式类型角度,探讨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得到本科层次特教师资培养的启示:应拓宽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类型;既要培养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专业师资,又要培养特教学科教师或随班就读的复合型师资。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师资是保障特殊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关键,也是“办好特殊教育”的最直接保障。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应对多类特殊儿童不同需求,既能直接从事又能指导融合教育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能力,秉持热忱深厚的特殊教育情怀。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最主要的供给侧,其现有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与当前实践对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充分发展及其与普通教育的平衡发展。特殊教育师资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切入点。通过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浸润特教专业情怀、优化高校师资队伍,能够提升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特教学科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北京师范大学1 990—2 0 0 3年间1 1届特殊教育专业2 35名本科生、2 4名硕士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看出从计划招生分配向市场调节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就业的改革过程中,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由窄变宽,就业的范围包括: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或残联机构、高校或科研机构、普通学校。在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两次选择当中反映出两个特点:一是放弃第一次就业选择,报考研究生的比例在上升;二是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比例明显低于本科毕业生。结合一些国家和地区高等特殊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以及我国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本文认为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特殊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必须从用人市场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考虑,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音乐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对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培养本科特殊教育师资的院校--绥化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做出分析,旨在更深层次探讨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本省特殊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有益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幼教师资仍是中专学历居多,已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幼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基础文化知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艺体课程、教育实践4类。职业中学、中等师范学校侧重于文化基础知识和艺体的学习与训练,而专科院校较之本科院校更注重艺体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职前培养应着力提高幼教师资的学历层次,构建应用型学前教育专科的培养模式,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加强在职培训,完善评估机制等,以促进幼教师资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康结合"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文章探讨了"教康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教康结合"视角下,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课程设置过于偏重理论,学生实践能力低下,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教康结合"的指导下加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丰富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旨在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绥化学院学报》2011,(3):37-37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号召,充分发挥绥化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设置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高校的资源优势以及作为黑龙江省特殊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基地的立体职能,结合我刊多年来对特殊教育教学研究持续关注的实际准备,特开设"特殊教育研究"专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下嫁、幼师升格把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推进了高等教育的范畴,使学前教育本科专业面临着专业重构问题。通过对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系统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尝试提出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体制等三方面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以全面综合的课程设置为优势,以富有成效的见习实习制度为特色,铸造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神话。在课程设置上,综合学习与写作课程,奠定卓越基础;计划课程结合主修学科课程,搭建卓越脚手架;教师教育课程,锻造卓越锋刃。借鉴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我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从高校层面改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增强实习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3.
小学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改革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课程设置的直接依据。"教研训习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研究型小学教师的理想选择。与此模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包括四个模块的课程:基础知识类课程,研究能力类课程,理念引领类课程,实践能力类课程。四类课程各有特定的目标和功能,从不同的维度指向培养目标而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过去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然而,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高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这场变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及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将过去的培养目标调整为主要培养“幼儿园教师”.将过去由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构成的课程调整为由公共课程、学科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实践课程、学科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六大板块构成。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海南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态势,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海南省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全面发展,基础宽厚,文理相通,学有专长,特色鲜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和管理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方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目的在于使专业理论知识积累更加深厚,教育教学技能更加娴熟,并增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小教本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现状,提出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小学教师基本职业训练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课程,综合科研训练课程。  相似文献   

17.
新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把“沟通与交往”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但在对招收聋学生的50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中发现:58.3%的特殊学校还未开设该课程;已经开设了“沟通与交往”课程的特殊学校里,存在着课程开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缺乏专业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尽快出台课程指导文件,规范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特殊教育学校也需要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就安徽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安徽省特殊教育教师存在学历水平偏低,特殊教育专业修养不够;参加培训机会较少且针对性不强;科研意识和能力欠缺;专业认同感不足等现象.建议通过开设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构建特殊教育培训体系,加大特殊教育科研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等途径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安徽省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19.
"金课"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推动"金课"建设必须依靠育人前线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目前,高校本科教育"金课"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认知问题,即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到"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愿意采取相应的教学调整和变革。本质问题则是教师能否实现自身角色快速转换,进而在"金课"建设中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金课",必须破解教师存在的课程育人主责角色不清晰、课程教学主动角色不明显、课程变革主要角色不到位、课程研究主体角色不显著等角色认知和行为障碍,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推动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