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提高工作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只靠负荷的强度和量,甚至训练方法很完善也不行。不断提高负荷量和强度可能对运动员的健康和机能状态,及运动成绩的提高,产生不良的作用;甚至更糟糕的是能导致训练过度。因此恢复问题,作为训练过程的组成部分,便具有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合理地增加训练负荷和强度是迅速提高运动成绩的好方法。运动实践告诉我们,运动水平的提高,都是由于在不断加大强度训练的条件下,坚持多年系统地大运动量训练的结果。从生理学、运动医学观点来看,适宜的强度刺激能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增强其机能,小的强度刺激对机体影响较小,机能能力提高不明显,当然过大的强度刺激也会降低其机能能力,甚至有损于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认为寻找适宜的训练强度乃是一个复杂而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大负荷训练的过程中,恢复训练已经构成了大负荷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柯普所说:“当今的大负荷运动训练,实际上是一场恢复训练的角逐。”联邦德国训练学者葛欧瑟认为:“恢复在大负荷训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但可以防止伤病和过度训练,而且能提高运动员负荷能力的5%—10%”。当前恢复训练中,  相似文献   

4.
在不超过病理极限情况下使运动员达到最佳运动能力,是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赋予生理学说的一项更难的任务。运动医学只能在不造成任何运动员过度衰竭和不损害健康的条件下来提高成绩。因此,确定个人运动成绩极限和最大负荷量的偿试,确会带来许多问题。决定负荷的准则,不会是“超量恢复”原理的简单使用能够奏效的。忆之当初在  相似文献   

5.
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往往更多地注意增加训练量和运用大强度剌激,而忽视了运动员训练后的能量再生,把恢复和训练分割开来,从而导致过度疲劳的出现,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恢复,已经成为训练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恢复是提高训练质...  相似文献   

6.
深海龙是由多种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强壮性中药成分配制而成的复方中成药.为了探索深海龙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和对体能恢复作用的效果,本文对40名青少年(20名实验组、20名对照组)进行了一个月的大强度训练和药物效果观察.实验结果显示:经过服药训练,实验组递增负荷运动的最大工作时间和最大工作负荷量比服药训练前有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定量负荷工作和最大负荷工作时的心率和血乳酸指标也显示服药训练使实验组的训练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提示,深海龙对人体长时间大强度工作能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加快大强度工作后体能的恢复,有较强的抗疲劳作用,因此,是一种理想的运动强壮型保健药物.  相似文献   

7.
朱煜 《中华武术》2006,(11):54-55
在中长跑等项目的训练中,经常会采用有氧训练来调节训练负荷,达到提高心肺功能以及增强血液携氧能力等目的。运动训练学指出,运动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充分利用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一特点,重视训练中和训练后的恢复,即可达到通过训练增强运动员个人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负荷与恢复、工作与间歇、紧张和放松是一切生命、每个细胞、每条纤维、每块肌肉、每个器官的自然节奏。训练和恢复的自然交替才能使人的机体产生高水平的工作能力。为了使机体产生所需要的适应性,为运动能力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所训练的器官系统必须给以负荷,并至其极限。不同形式、时间和强度的某种训练负荷的顺序导致  相似文献   

9.
疲劳与恢复     
今天,大强度的长跑训练离开运动学的帮助是不可想象的。这里主要指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生理学的主要作用是它明确规定运动量和运动之后的恢复过程。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决定使人产生疲劳的程度,所以运动量和恢复过程之间要保持一种合理的关系。长跑运动量通常是根据各种生理和生物化学观点来确定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训练过度和利用超量恢复。  相似文献   

10.
陈小平 《体育科研》2012,33(2):101-103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训练负荷扮演着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训练效果和运动水平的优劣,是运动员从选材到结束运动生涯整个训练过程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因素。适宜的训练负荷可以带来优质的训练质量,而不适宜的训练负荷则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水平,而且会造成运动损伤或过度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定期对训练负荷进行检测、分析和评定,是减少训练盲目性和提高训练效率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传统武术在向竞技化武术转型的过程中,长期性、高强度、大负荷单调的演练给武术形体技术上带来提高的同时,运动性心理疲劳亦日益突显。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阐述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出现的必然性,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东西方实证研究,提出"禅悟"即冥想训练对恢复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是可行的,是一种简单可操作的心理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竞技运动发展趋势表明,训练负荷已逐渐向人类运动能力极限逼近。在运动训练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由于激烈的竞争给运动训练带来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对超大负荷训练之后机体产生的疲劳进行科学判断,并寻求有效、科学的方法尽快清除疲劳,一直是当今世界体育科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现代运动训练是由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提高构成的过程.恢复与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同等重要作用.人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不会有提高.当今速滑强国高度重视恢复训练,这是因为大负荷训练给予运动员以极深的刺激作用,使疲劳程度加深,这就必须让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恢复,及时进行疲劳消除,以保持运动训练节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徐峰 《中华武术》2022,(1):44-46
<正>短跑是田径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极限强度运动项目。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项目,属于一种极限运动。高强度训练引起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不断增大,提高了运动员机体在训练后的疲劳程度。俗话说: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用的训练,但这时运动员的恢复水平也必须提高,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加速机体恢复的,保证下一次有效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恢复是提高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张斌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8,30(3):15-18
速度滑冰是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训练负荷往往接近人体生理极限,产生运动疲劳是一种必然现象,不及时消除会形成过度训练,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及时进行必要的恢复训练和心理调整并补充能量和营养,对体能的恢复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及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疲劳的产生,认为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是主要原因,提出采取运动性手段、物理性手段、中药补剂、合理营养膳食和强力营养补剂心,以及采取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意念放松法等心理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同运动项目竞技的科学训练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利用科学的手段与特定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运动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已成为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共同的研究方向。CK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是机体ATP—CP供能系统的关键酶之一,不仅参与肌肉的收缩供能,还参与控制着糖酵解和线粒体。因此,在众多训练监控指标中血清CK成为教练员、科研人员最关注的重要测试指标之一。研究表明,运动与血清肌酸激酶(CK)密切相关,是用于监控和评定训练负荷、机能恢复情况的较敏感指标之一,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可以导致血清CK显著性升高;随着强度的增加,如果不适应,其运动专项能力就会下降,如果适应,其专项能力会有所突破,CK上升幅度较低的运动员,专项成绩也难提高;血清CK对肌纤维损伤的预警作用;高原训练、营养药物的使用对CK有影响作用。在冬季运动项目、田径、游泳、自行车与其他项目的训练中,训练初期血清CK会有所上升,大负荷训练阶段血清CK和训练负荷呈正相关,且对运动强度的刺激尤为敏感。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要及时对运动员的血清CK进行监测,可以防止运动强度过大,导致损伤的发生,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运动训练是由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堤高构成的过程。恢复与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同等重要作用。人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不会有提高。当今速滑强国高度重视恢复训练,这是因为大负荷训练给予运动页以极深的刺激作用,使疲劳程度加深,这就必须让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恢复,及时进行疲劳消除,以保持运动训练节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6):106-106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运动员而言,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经之路;对健身者而言,合理运动是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必要手段。然而,在训练和健身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由于不能科学安排运动的强度和计划,造成过量训练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由于缺乏营养恢复的必要知识,造成运动后身体无法及时恢复,运动成绩和体质水平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800m运动项目中,为了实现训练和比赛的目标,科学的制定运动负荷量十分必要。负荷适宜且恢复措施及时,机体就会出现良好的适宜性变化;训练负荷太小,运动能力提高就不明显;训练负荷过大,会出现过度训练,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来探讨高校800m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前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特征并根据变化特点科学的进行调理。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代竞技运动的残酷性,击剑对训练运动员的要求正日益增高,运动员的训练量也越来越大,因而一些加速其机体运动能力恢复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在下一次训练负荷时,机体工作能力还未恢复,那么新的训练负荷就会很大程度上妨碍机体的恢复进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过度紧张,过度训练,以致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呈较长时期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