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外语教学3+1培养模式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外语培养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和引入。纯外语环境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学生的社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但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所暴露的问题也值得深思。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意大利语专业为例,就3+1模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多元化、多层次外语人才观对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传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校的"5+2+1"模式,即慕课环境下的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一。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塔型"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详细论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中,外语人才的培养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实现"外语+"型人才培养,即"语言素质+文化修养+职业能力"。《阿拉伯语现场翻译实训》是应用阿拉伯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实现学生语言能力+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推行该课程的改革,探索语言类实训如何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中实训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对接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市场采购翻译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培养是实现"卓越工程师"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我校校企全程合作实施"卓越计划"的校企生三方激励机制、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主要环节及校企合作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该方案兼顾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面的需求,以"强能力、保就业、促发展"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采用"3+1"的培养模式及"1+3+1"课程教学体系,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卓越IT人才。该模式经过3年多的实践运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迅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从学生高就业率及各方高满意度的调查证明我校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同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外语教学的目的无疑是培养学生使用某种语言的能力,因为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重视语言结构、轻交际功能,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书面语言、轻口头语言,认为只要学生掌握语法知识,记住单词和句型,即达到了外语教学目的,往往忽视了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这一问题。在俄语教学中,任课教师应时刻注意和认真思考,如何以交际性为原则,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俄语教学交际性原则在培养将赴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学习的"2+3"、"培训+5"校际联合培养模式的学生实际言语交际能力,在国内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尽快适应国外生活、消除交际障碍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以地质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近几年来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情况.实践证明:"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产学研的合作;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质量,培养了"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A4):94-96
物理是高中课程中重要的学科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中,高中物理的学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在新高考实行之前,高考是3+文综/理综模式,理综含有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1"为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考1门,"2"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考2门,"1"和"2"均由福建省自主命题。新高考的实行给高中物理带来了新的变化,并且新高考更倾向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针对高中课堂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  相似文献   

9.
《管理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在课程和教学内容方面以"应用"为主旨进行构建,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一、《管理学》实训教材模式1.构建"管理职能+管理技能培养单元"的实训结构模式。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与管理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不是从《专业外语》课程本身出发,而是基于学生专业外语能力形成,构建了《专业外语》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1+1""立体式、专业课并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专业课程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外语+专业课程"并行的课程体系,根据每学期专业课的种类,设置专业外语课程的内容;开发特色的《专业外语》教改校本教材;采用"教、学、练"一体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组建一支具有英语水平高或者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外语教师队伍;构建利于专业外语能力形成的多元化、全程评价考核体系。从多方面建设《专业外语》课程,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9,(7)
日前,服务北京轨道交通的订单式培养"3+1"模式班在北京交通大学开班。该订单式培养"3+1"模式班由北交大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模式班实施前3年宽口径厚基础的通用性教育,后1年针对行业特点进行专门化教育,培养方案由学校和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重在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地铁行业相关技术的全面了解,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直接上岗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分析广西工学院"1 4"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如何在"1 4"模式下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新理念与新做法,为培养外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汽车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该模式下的教学课程,以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快学生融入就业单位为主旨。本文结合我院自身特点,从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企业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用以指导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4.
"3+1"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3+1"教学模式下的微生物实验课程,以求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缩短社会适应期为主旨。本文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师的培训、学生行业认知度的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筛选、校外实习阶段的监控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3+1"模式下的微生物课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外语学术界都在提倡关于教学的改革.有关专家都认为现存在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据研究调查显示,从亚洲各国家的学生在外语口语方面的水平来看,我国居于末端.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现在的主要研究课是培养"外语+专业"人才,但这种模式才刚刚开始研究,甚至可以说是研究的初级阶段,因此,探索研究一套完善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求职中遇到了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2007年以来,南华大学开展了"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制定了以需求导向的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提出并实践了核类专业"2+1+1"的"3+3"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社会的好评、核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获批,表明了"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成功性。该"培养模式"将为国内开设核类专业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能够把英语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认识能力有效结合的学生,提出"0+X"教学模式。把新入学的大学生依据不同的专业和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在授课、作业和测评中体现出差异性。采用"0+X"课程模式可以适应大学英语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新建民办语言类本科院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大都逐步形成了以语言类专业和基于外语能力特色的经管、信息、艺术类等专业共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外语+专长"、"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以实现培养具有跨国文化交际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为外企、外贸及国际交流领域提供外向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学生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人才的工具性、应用性特征愈加明显。笔者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高职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外语教学提供了可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引发了市场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相应地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模式。与传统的以语法和翻译为主的纯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相反,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