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的古老民间艺术。它的特点是:说、唱结合,伴有舞蹈的艺术形式。它扎根于东北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流行于黑土地,民间广为流传的"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奇妙说法。二人转艺术的危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地域文化的局限性使其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同时,二人转在大众传播传媒的压力下也被无奈的边缘化。本文力图从二人转的发展现状,传播效果和它的创新之路三个方面,试析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2.
二人转是我国北方人民所喜爱的民间表演艺术 ,历史悠久。被称为西路二人转的“热河二人转”,直至上个世纪初还异常兴盛 ,其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乾嘉时期 ,艺术形态基本定型时间约在道光年间 ,距今也有 2 0 0多年了。本文根据作者所掌握的有限史料 ,将承德一带早期流传的表演艺术加以比较 ,探索承德民族和地域文化对二人转艺术的流变所产生的影响 ,再现了承德文化在历史曾有过的丰姿 ,并以期产生抛砖引玉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米祈 《成长》2006,(10):68-69
我看《东北一家人》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二人转”这个名词,之后看了电视上“二人转”的表演,个人觉得,作为一种地方戏,一个艺术门类,“二人转”有很明显的色情成分,更有“以丑为美”的嫌疑。  相似文献   

4.
东北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艺术的"土特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的花园中一枝非常有特色而且很显眼的奇葩.东北二人转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艺术价值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但是,随着一些二人转艺人的不断努力,二人转文化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而观看二人转表演也成为了娱乐的重要方式.本文将重点从东北二人转的概念和表演特色、艺术风格等方面,探讨东北二人转的音乐价值.  相似文献   

5.
东北二人转艺术是一种二人搭档载歌载舞、"转进转出"、以东北方言声韵演唱短篇故事的表演艺术。二人转的表演类型以二人转(双玩艺儿)、单出头和拉场戏为主,无论何种类型的表演方式,"千军万马就咱俩"的表演特色始终是该项曲艺的精髓。本文解析了东北二人转的表演特色,包括演员如何"跳进跳出"的完成角色身份转换,并且通过唱说扮舞四项二人转基本功的锤炼,展现出这项东北民间文化类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生活中 ,电视的影响无孔不入 ,使电视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系统即电视文化。电视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已辐射到了大学校园 ,与校园文化融合 ,在校园中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校园电视文化。它以电视为传播媒介 ,以校园为传播区域 ,以大学生为传播对象 ,以电教机构为传播基地。这个覆盖校园的大众传播网络 ,向大学生传送着形形色色的信息 ,影响着校园整体文化形态的发展方向和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今天 ,当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之时 ,校园电视台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也…  相似文献   

7.
旧东北傻子故事里的关东民间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东(或者说是旧东北)由于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缘故,经过了相对漫长的历史积淀,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性的民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傻子在旧东北的民间文化和民间故事中,就常常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现在的东北二人转中,傻子就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物和戏剧故事要素。而既然是旧东北或者老关东的一个重要文化角色,傻子也就必然性地带上旧东北民间社会所赋予的许多文化意义。这些符号化的象征意义包括:旧东北农民的朦胧的阶级对立意识;缺少文化的农民对文化知识的矛盾心态;作为社会最下层的劳动群体对社会公平的深层渴望。对于旧东北农民透过傻子这个符号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动机,我们既需要理解,也需要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东北民俗的文学化研究为切入口,通过分析东北民俗文学中的神话、民间文学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总结出"母性创世""女爱男"等独具东北文化特色的故事基础结构。东北二人转作为生长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模式必然受到东北民俗的影响,二人转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深受东北民俗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影响,最后以二人转《蓝桥》为例,深度分析了女主角蓝瑞莲的女性角色形象,印证了前文观点。  相似文献   

9.
东北二人转在艺术特征上介于"戏"与"曲"之间,是一种相对稳定而独特的艺术形态。东北二人转没有发展为成熟的戏曲形态的原因,首先,东北地区的生态民俗环境是独特的,物质生产民俗限制了二人转的演出时间、演出场所,二人转艺人的演出未能职业化;其次,从艺人的角度来看,二人转艺人职业化的进程由于受制于经济条件和民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得非常缓慢。此外,影响二人转形态的还有两个非直接原因,那就是东北地区戏曲文化传统的缺失和与此相应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的深厚的叙事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世界——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制造和传播信息,对当代大众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以跨越时空的能量,使人类生活空间距离缩小,使“信息爆炸”;它以强有力的渗透机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之走向“趋同”形成“流行”;它以独特的方式传播人类文化与思想,改变了人类的艺术思维方式,重构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整合了世界文化的结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更好地为当代大众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宋前《艺文志》中勾勒易类典籍的演变轨迹,借此觇视易学理念的变迁。《易》类书籍的变迁体现于经部序位、典籍数量、研究领域诸方面:《易》经在汉代地位的转变既肇始于汉代学术思想,也取决于《易》经本身特征;《易》书数量与群经之首的地位并不相符,书目数量的变化与学术背景、研究状况密切相关;各时代目录书所栽书籍,反映了当时的学术思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艺术之中有一种式样被称之为"宣和裱",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号(1119—1125年)而得名。此种式样以形制规范、用料考究、工艺精美而著称于世,至今仍广泛流传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摘要]唯美主义思潮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核心诗学理念的统摄之下,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上表现出显在的艺术非道德化倾向。此文艺创作取向缘于唯美主义者对艺术自律观的坚定持守和对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虚伪本质的深刻洞察,其不仅有助于艺术摆脱道德教化的功利束缚,而且对于人之感性生命解放颇为有益,但因其将美感经验和整个艺术活动等同起来,而沉迷于“恶之花”的唯美叙事,故又略有美化“丑恶”的反道德之嫌。  相似文献   

14.
《美姐》展示的乡村世界格外真实、亲切,贴近人心。源于导演郝杰对人物持热爱、尊重、平视的态度,这是一种沉静的、平民化的、真正知识分子的视角。影片着重表现了乡民的情爱生活,同时有机地穿插了寄托民众情感的民间小戏二人台的文化景观,这些信息在以往的华语电影中比较少见。并且,本片的艺术处理与某些现实题材影片比较起来也显得更为熟稔,叙事流畅,表演自然,在风格形式诸因素方面不乏成功的设计。这是一部少见的美丽的新人作品。  相似文献   

15.
《武经总要》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军事百科全书,大量引用了《孙子兵法》原文。这些引文折射出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某些积极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北宋孙子兵学的发展。其中尤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奇正"、"以寡胜众"、"贵知变"、"不以冥冥决事"等为代表。只可惜这些变化仅以书面形式出现,并未在军事实践中得以落实,北宋军队仍然痼疾难改,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16.
"送穷"的习俗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消失了,但仍有少数地区还保留着。探讨豫北"送穷"的由来及在传承过程中时间的变化,从"送穷"的仪式入手,分析豫北地区安阳"送穷"日期的演变,可以得出豫北安阳等地区的正月初五晚上送穷习俗,实质上是古祭祀的一种延续。这一习俗在豫北及其他地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民众心理,即强烈的脱贫意识。  相似文献   

17.
白马藏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采用礼俗活动中的模仿、师承、家传等多种方式将古老、传统的傩舞"池哥昼"、圆圈舞、传统酒歌等音乐文化样态保留至今,体现出无文字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特征及人文内涵。从无文字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入手,对白马藏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特性及文化功能进行初步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舞马最晚于三国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到唐玄宗时期,舞马活动形成规模并掀起高潮,唐后则在中原大地消失。随着唐朝的兴衰,不同时期的文人从各自的时代背景和解读视角出发,塑造出多种多样的舞马形象。盛唐时期张说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安史之乱时杜甫的《斗鸡》、中晚唐时期陆龟蒙的《舞马》以及唐亡之后宋代诗人徐积的《舞马诗》,均对唐代舞马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舞马亦随这四首诗词经历了从天马到祸马、谀马再到悲马的形象流变。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孙子兵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孙子位居兵学"亚圣"地位,《孙子兵法》实际上被视为兵书之首,传承广泛,影响深远。唐人注解《孙子兵法》达到高峰,注本丰富,有注释,有阐发,多有创见。唐代孙子兵学私学色彩明显,出现家兵学现象,还融合儒家、道家等思想,萌生道兵家流派。  相似文献   

20.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艺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历史借鉴,也将引导接下来的刘熙载《艺概》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