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高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七五”计划期间,广东先后有29所高校共聘用外国文教专家301人次,教师444人次,短期专家982人次,他们分别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1991至1992学年度聘请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名外国专家、外籍教师。他们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显著,为广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家教育部长组织网站报道,4月16~19日,早期儿童养护与教育会议暨地区论坛在文莱举办。来自文莱、老挝、缅甸、马来西亚与泰国的早期儿童养护与教育实践者、政府官员与拥护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论坛。文莱方面有来自教育部门、健康部门、宗教事务部门以及文化、青年与体育部门超过300位专家与代表出席此次会议与论坛。会议期间,来自东南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底,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64名青少年代表在"儿童气候论坛"上,按照自己的手形剪出无数只纸"手",并用这些"手"制作了一个地球模型,然后将这个"地球"高高托起,呼吁人们手挽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迎接第14个世界儿童日,近日,我刊派出了8名编辑赴上海参加第四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儿童发展与社会责任”。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中外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探讨了儿童发展与儿童安全、社会环境、社区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儿童权利、心理干预等带有全球性的问题。我刊编辑出席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5.
2009年底,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64名青少年代表在“儿童气候论坛”上.按照自己的手形剪出无数只纸“手”.并用这些“手”制作了一个地球模型,然后将这个“地球”高高托起,呼吁人们手挽着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其中包括五位中国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网络》2010,(12):14-15
2010年11月12日,国际互联网工程组织(IETF)第79次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国际知名互联网技术专家、多项互联网技术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由一支来自九个国家和组织(如乐施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的文化学专家、早期儿童教育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媒体专业人士组成的工作团队提出创意,接着由美国国际著名的非盈利教育机构芝麻工作室和美林基金会共同打造了一个适合全世界儿童的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全世界儿童(4~7岁)成为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8.
国际图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5月21日——25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和“湖北科技大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图书情报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大会。其中中国代表134人。境外代表分别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即[亚洲]香港、澳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30日-12月4日,中国北京,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全球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领域学者的顶级学术盛会——第14届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第21届世界大会在中国香港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500多名远程教育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本届大会.中国内地的电大系统、普通高校及网络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港、台地区的代表,共计15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02年5月8日,联合国儿童论坛和第58届联大儿童问题特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与约1000个非政府组织以及400多名各国儿童出席了会议。来自北京的于沂和来自上海的金泠彦代表中国儿童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不仅向全世界道出了中国儿童的心声,展示了中国儿童的风采,而且带回来许多的感想和思考,下面两篇文章就是他们参加会议之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中     
2001年12月16~18曰,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位知名专家,全国十几个省市的200多位幼教工作者,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幼儿园叙事性整合课程”研讨会。叙事性整合课程是借鉴美国幼教专家彼得·卜南巍博士的研究理论,结合我国幼儿园的实际,由深圳马荣教育机构与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31日至8月4日在香港召开了“21世纪婴幼儿教育与发展国际会议”。会议代表来自五大洲的36个国家与地区,共计五百余人。其中以中国大陆代表和台湾代表最多。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婴幼儿教育、卫生保健、福利工作的专家与研究工作者,虽然肤色不同,语言各异。但是大家怀着为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7日至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12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十余位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士、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特邀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两百多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人员、校长、教师等参加了会议。大会分为三个单元:主题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和圆桌会议。著名心理测量学家、美国国家研究院院士、宾夕法尼  相似文献   

15.
正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被倾力打造成为一座国际化舞台,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主管部门、驻华使馆、国际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60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汇集了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技术、工程实例和智能交通、未来交通生态体系等热点和前沿话题,大家各抒己见,交流分享。就让我们聆听一下来自世界各地行业专家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吴月辉 《教学随笔》2014,(1):19-20,75
①近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于1985年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1985年基外专家儿童发展研讨会议。国家领导人康克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儿童发展中心顾向林佳眉同志自始自终参加了会议,并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秘鲁等外国专家13人。国内代表82人,他们包括儿科学、营养保健学、心理学、教育学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会议收到国内外专家提交的论文64篇,其中安排在大会上发言交流的论文39篇。会上中外专家还就如何围绕中国儿童发展开展科学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对会议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与广西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会联合召开雷沛鸿教育思想第七次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3月1日至4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研究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教授、专家、学者和雷先生的亲属;有来自国內22个省、市、自治区研究雷沛鸿教育思  相似文献   

19.
小学的入学年龄究竟在几岁合适,长期以来各国教育界议论纷纭,做法不一。在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英国,几十年前曾有四岁与十岁儿童同堂读书的现象。而旧中国的私塾更是来者不拒,不受年龄限制。现在,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儿童心理、生理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随着初等教育甚至中等义务教育在大多数国家的实行,各国小学的入学年龄已经基本趋于一致,这表明人们对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最佳年龄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一百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入  相似文献   

20.
在本次上海教育论坛和学前教育年会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就学前教育政策、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园体制、师资队伍建设等国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畅所欲言,本刊记者作了深入专访——专家说——“确保开端”,政府责无旁贷 Jackie Lincoln(英国约克暨汉堡郡政府办公室儿童学生署幼儿及弱势儿童政策总监)——“确保开端项目”(Sure Start)是英国政府近几年实施的一项以家庭为切入口、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早期儿童及其父母的综合服务计划,它旨在通过综合早期教育、儿童保育、健康支持,确保每一个幼儿在人生道路上都有一个最好的开始,帮助父母平衡工作与家庭,创建更安全、更优秀的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