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既表现为对自己祖国语言文化、历史传统、锦绣河山的热爱,更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切,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甘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产生在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之上又反过来给予政治经济文化以重大影响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民族,在这个悠久的历史长流中,中华民族不但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更替,同时也有过兴衰强弱的变化,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正是在这种悠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河山、民族、语言、文字、乡土民情的热爱.表现为人们对于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热爱,还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为争取祖国强盛而奋斗的爱国献身精神。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奋和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在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它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纵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不仅始终  相似文献   

4.
马耀斌 《甘肃教育》2007,(12S):25-25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赋予广大语文教师的使命。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表现这种浓厚感情的条件可渭得天独厚。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山河、资源、语言文字、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热爱.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时带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试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孟彩云,刘新华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具体体现在对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和无限眷恋,对广大骨肉同胞的命运和劳动群众解放事业的深切...  相似文献   

6.
一、广大青少年要提高爱国主义觉悟 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也常常为自己是祖国的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感情经过理性的升华.交织成牢固的民族意识和祖国观念,从而形成对祖国无限的爱,即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所产生出来强大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民族昌盛英勇献身。青年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艰巨而神圣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的振  相似文献   

7.
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祖国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及民族优良传统的热爱.这种情感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前途命运的关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甘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维护祖国荣誉、民族尊严和世界和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对养育自己成长的祖国、人民、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热爱。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关注,把祖国的利益和荣  相似文献   

9.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是对党和祖国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可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祖国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好教材。在此,我谈一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是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也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感情系统的爱国主义,它表现为人们对祖国江河大地、锦绣山川的依恋,表现为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以及骨肉同胞、祖宗先辈的热爱,更表现为对祖国领土主权、社会制度的维护等,具有自然性、民族性、政治性和阶级性特点。作为行为准则体系的爱国主义,它包括道德准则、政治准则和法律规范,其中道德规范是主体部分,具有实质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主线的清晰勾勒,也是对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整体结构中的地位的精辟揭示。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168——169页)这种最深厚的感情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发展为民族意志和对祖国的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爱国主义是同我国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李玲 《黑河教育》2014,(6):70-70
正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理性的思索,使我深深认识到,高中思想教育工作要以爱国教育为中心,始终从细微之处入手,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展开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双翼。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对人民,对祖国的河山、历史和文化,一切物质财富的热爱,表现为对祖国的荣誉、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利益从属于祖国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几百年几千年凝成对各自分开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情。”(见‘列宁全集’第三二卷第二九○页) 列宁的这些话,指出了爱国主义的感情在每个民族和国家的生活中所含的特别意义。真正的人民的爱国主义,往往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人类史上为着使劳动群众解除历迫和剥削而发生进步力量与反动力量的斗争中,也表现在民族解放战争期内各民族为着维护自己祖国的自由、荣誉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中。历史告诉我们,剥削阶级为着自私目的总想利用群众的爱国主义的高潮。这种企图,在目前许多国家的反动派方面同样存在着。人民群众的真正的爱国主义和统治阶级的虚伪的爱国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永远尽心于自己的祖国,忘我地保护祖国的民族利益,不在口头而在事实上承认一切无论大小各爱好自由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民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加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宪法规定的“五爱”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四有”.要使我们的大学生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自己言论和行动的准则,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要抓以下几个方面: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这种感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山河、文化、人民以及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对祖国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英勇献身的精神,尤其表现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必须具有的情感和  相似文献   

15.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山河、文化、人民以及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对自己祖国的前途命运的关心。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鼓舞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利益去英勇奋斗,建功立业,甚至必要时作出自我牺牲。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思想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  相似文献   

16.
狄雅莉 《成才之路》2011,(20):59-59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深厚的感情,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它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讲话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向所担负的历史重任.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又是重要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忠诚,对自己祖国命运的关心.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对祖国的忠诚和爱,它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外在形式来表现,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具体活动的参与,才能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精魂孟之列宁讲:“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的,这种感情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人民改造历史的动力。一个民族只有一个祖国,这就象一个人只有一个母亲一样。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母亲的热爱,在中华民族的人心、人性...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之魂。具体说来,什么是爱国主义?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这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表现为祖国奋斗,为人民献身的崇高品德和大无畏精神。”(《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我国古代,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戚继光、辛弃疾、林则徐等,为了保家卫国,反对外族侵略而献身是爱国主义;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是爱国主义。今天,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革,爱国主义又赋予了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作为情感教育的首要课程目标。这表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历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一、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