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思维是作创新的重要思维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思考,去发现新题材、新立意,古今中外,有众多运用逆向思维创新的佳作,为学生树立了典范。教师在作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使其增强作兴趣,写出独辟蹊径、耳目一新的好章。  相似文献   

2.
李春光 《新职教》2000,(8):41-41
心理学把从对立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叫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是指从正向思维序列到逆向思维序列的转换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是思维的创造性和独创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类可逆知识的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注重逆向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是,很多教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无法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策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复习课中逆向思维教学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思维是否多向,是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是,过去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了正向思维的训练,致使正向思维的习惯抑制逆向思维的发展,因此小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养成学生多向思维的习惯。一、新知识教学,要注意提出逆向问题,让学生多向思考新知识一般是从正面引入的。因此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后,注意从逆向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仅能对新知识加深理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完善知识的结构,开拓思维,提高运用知识的灵活性,追求数学美感。因此,如能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绝对化,是有好处的。本文通过几个例子,给出逆向思维在三角函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殷美芳 《语文天地》2009,(12):59-61
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设计出一些既可正向思维.又可反向推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形式。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引导学生逆行思维.就能很容易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逆向思维是正向思维的补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定义、定理、概念的逆向思考和运用;逆向思维是发散的,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大思维的发散量,扩大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往往都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就是逆向思维,因为中学数学许多重要的解题方法的思维主体是逆向的。下面以平几教学为例作一些简单的剖析。一、加强基础知识的逆向思维教学平面几何中所出的定义、性质、公理、定理等都是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有些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以致造成思维的呆板。因此在引入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呢?笔者经过从初中预备年级到初三年级两轮实验,进行探索、分析、总结,得出的结论是,注重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是一条重要途径。一、打基础,注意开发学生逆向思维方面的智力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在早期就应对其进行逆向思维的渗透。教学中应由浅入深,潜移默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的心理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就数学学科而言,教师通过逆向提出问题,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强化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和习惯。一、逆向设计问题。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常常要精心设计,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些问题,如能从逆向进行设计,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初中课本中关于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是采用侧面展开的方法得到的,即先有圆柱,后推侧面积。但实践证明,其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可从逆向引出,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一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筒,然  相似文献   

11.
《宁夏教育》2012,(9):80-80
1.由顺而倒,引导逆向叙述。小学数学中的命题一般都是顺向叙述的。在教学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变换方向进行逆向叙述或对学生进行逆向叙述的反问,让学生判断逆向叙述是否正确,从而加深对数学命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方式。2.由正及反,引导逆向转换。逆向思维总是与正向思维、发展思维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教学时要先正后反,正反并举,适时将命题进行逆向转换,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出奇制胜,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初中物理解题中逆向思维的体现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习题或测试题中常会遇到一些需用逆向思维来解答的问题。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特点是在某些问题运用顺向思维解答有困难或难以全面时 ,尝试把其条件和结论倒过来思考 ,逆推还原索因 ,常会使问题获得迅速、简洁、准确完满的解决 ,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 ,不善于逆向思维 ,加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意识引导、训练得少 ,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 ,尤为对需用逆向思维来解答的问题 ,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因此 ,在教学中 ,有必要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 ,有意识地引导和培…  相似文献   

15.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在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是提高学生平面几何解题能力的一个手段.那如何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以初中平面几何教学为例,教师可从平面几何概念、...  相似文献   

16.
正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集中思维能力,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异探新,鼓励学生敢破常规,敢拓新境,充分重视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求逆向 逆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基本因素。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认为:“可逆思维能力——灵活地从一种运算到另一种运算,从一种思维到另一种思维进程的迅速转化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顺向思维,更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 5+ 2=7这道题,由 5+ 2算出 7是顺向思维;引导学生得出 7- 2=5和 7- 5=2,则是逆向思维。再如:“ 50元可买 5千克糖”,既要让学生按顺向思维得出每千克糖需要多少元的解题过程,即 50÷ 5=10(元 );又要引导学生按逆向思维得出每元买多少千克糖解题过程,即: 5…  相似文献   

18.
肖琪 《四川教育》2005,(4):30-30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引导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掌握知识,最终是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引导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对教材作适当延伸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界和思维,适度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9.
逆向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其特点是先行思维的发散(寻因),最后又回归、集中于一点(知果),是一种富于变通的思维方式,因而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最终使学生形成富有创意的思维品质。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当思维遇到障碍,教师若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执果而索因,就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活化学生已有知识,从而使学生能较容易地解决问题。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求逆向逆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顺向思维 ,更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 5 2 =7这道题 ,由 5 2算出 7是顺向思维 ;引导学生得出 7- 2 =5和 7- 5=2 ,则是逆向思维。再如“50元可买 5千克糖” ,既要让学生按顺向思维得出每千克糖需多少元的解题过程 ,即50÷ 5=10 (元 ) ;又要引导学生按逆向思维得出每元可买多少千克糖的解题过程 ,即 :5÷ 50 =110 (千克 )。这种双向思维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又如“一个数加上 7,除以 7,再减去 7结果正好是7,求这个数。”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