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2.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4.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南京大学2005-2013年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探讨时代变迁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研究发现:1.不同年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2008年前后有较大波动,在2008年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2009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上升,此后心理问题又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可能与经济危机、"90后"进入大学、互联网发展等社会因素有关。3.家庭背景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4.大学新生中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本次调查针对某大学2004级全体新生,实施“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量,以此对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调查发现,有20.6%左右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不同性别的学生在UPI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笔者针对这批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与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为许多高校所重视。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在校392名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48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3):118-124
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和SCL-90问卷,考查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正常偏好。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与SCL-90问卷中大多数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学习心理问题会影响心理健康。要解决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开设学习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课程,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湖南科技学院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在于了解湖南科技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对2743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一类学生446人(16.26%),二类学生1065人(38.89%),三类学生1292人(44.85%)。结论是:湖南科技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个别学生问题较严重。建议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少数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心理辅导、建立信息防护网、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对自身成长影响很大。了解、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有助于做好他们的心理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成长。文章基于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当在他们入学后及时加以心理教育、疏导与调适,提出了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尽快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咸阳师范学院2011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量表对咸阳师范学院2011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显性的心理问题。在分析新入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重在预防,通过采取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况摸底调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注重发挥学生的自助作用、优化教育环境等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途径,实现了具有实效的预防体系,将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新疆维、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un 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对维、汉大学新生共1537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为19.26%;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为25.95%;心理健康良好学生为54.78%。维、汉大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及在关键项目的表现以及自我评价均有不同程度差异。结论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需要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关注,并且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特点要采取不同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09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测查新生374名。结果表明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一类学生占10.17%,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二类学生占28.53%,心理健康良好的三类学生占61.30%。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因素和城乡因素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研究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全校1917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04级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全国常模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性别、学科、生源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贫困学生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 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大学的起点的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生的心理问题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成因。本文对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教育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成因。本文对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教育措施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大连工业大学3849名1990年后出生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同时又表现出性别差异以及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本项调查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心理问题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大学的起点的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新生的心理问题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成因。本文对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教育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选取33组2005-2010年之间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元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再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面临的最主要3类心理问题依次是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和躯体化;研究样本的CCSMHS12个因子的平均效果量介于-0.421~-0.150,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2005年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近6年保持稳定态势;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指导策略;方法:采用UPI对266师范新生进行测试、统计、分析;结果;大学新生心理可能有问题的人数占38.3%,男女生、文科与艺术类学生之间在心理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说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大学新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河南高校358名新生和827名其他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2.6%;各因子均分高于青年组常模,但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因此,要注重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