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 ,在浪漫主义的艺术领域也毫不逊色 ,他采用荒诞神秘的艺术手法 ,写下了揭示人生哲理的著名长篇《驴皮记》。本文阐述了巴尔扎克的《驴皮记》在这一领域的独到之处 ,以利于读者认识巴氏创作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殷勤勤 《文教资料》2011,(19):24-26
本文通过引入互文性概念,将《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两部作品放入互文性这样一个大概念之下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关注在"互文性"之中的双重焦点问题,并带入作品中进行分析阐释,简单总结出两部作品所共同塑造的"浮士德形象"的经典永恒性。  相似文献   

3.
潘英 《现代语文》2007,(5):48-49
蔡丽双的散文诗大致可分为抒情散文诗和哲理散文诗两种。她的抒情散文诗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在对“美”的追寻中熔入了深刻的生活感受;她的哲理散文诗将自己的发现同生命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在对“爱”的表达中体现了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小王子》是一部富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作家运用二项对立模式,诠释爱与责任对人生的意义,彰显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充分展示了作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家摘下成人看待世界的附色眼镜,以儿童最原始、最纯真的视觉看世界,借童话的形式,对现代文明中的荒诞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陈惠萍 《文教资料》2012,(28):41-42
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都大不相同。个人的悟性和修养不同,当然对生活的认识就不同,从而人生观、价值观就完全不同。从实体中来看,就是对人做事的方式和理性认识不一样。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第九版《大学语文》第十单元中,罗家伦的《生命的意义》、冰心的《谈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意义》和《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两文尽管作者国度、写作时代及体裁不同,但却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严肃而重大的主题:即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两文分别从独特的艺术角度,对这个问题为读者作出了圆满的阐释。一、或明或暗巧妙自然地揭示主题《生命的意义》以大段的内心独白,警策的富于哲理的语言以及寓于冷峻思索之中的充沛激情震撼人、感召人。在文末作者抒情言志,表达了保尔的革命人生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作者先反复强调生命的宝贵,为后文蓄势,然后,运用设问,总提:“这仅有的一次生…  相似文献   

7.
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以下简称《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语句比比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值得细细品味,反复解读”。(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笔者不揣浅陋,依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也想对《巴尔扎克葬词》中的一些语句试作一些解读,不当之处,恳请行家指教。1、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分书,一部分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化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相似文献   

8.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蕴含着生命与自然、生存与竞争的深刻哲理,这正契合了萨特代表的存在主义的基本要义,包括自由、爱、行动介入,因为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严峻的乐观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野性的呼唤》表达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人生观,洋溢着杰克.伦敦对生命的热爱,战斗的激情,刚强的硬汉子精神,以及对生存法则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9.
《这一拜》是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情节中的一首插曲。该曲结合电视剧中画面,经实力派歌手刘欢的演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情怀,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不觉间将我们带到了英雄壮志、无限感慨的"三国"英雄世界,并让人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已。《这一拜》对"忠义"和"英雄气概"的表现,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该曲的音乐创作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艺术风格为诗的风格,诗的风格提升了宝玉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境界,一方面,美的意境陶冶了宝玉的情操,使他成为抒情意象和哲理意象,更执着于爱的人生观,呈现出“情不情”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悲剧节奏和喜剧节奏丰富了宝玉的人生境界。宝玉在生命历程中感觉到了人生的无常,深刻领悟到了命运的悲剧性,使宝玉爱的人生观更理性,从而提升了宝玉的性格气质。  相似文献   

11.
汤显祖的《邯郸记》是他"临川四梦"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历来评价所云仅次于《牡丹亭》的一部杰作。《邯郸记》铺写朝廷中军国大事,题材重大,它把汤显祖时代的官场现状指斥于舞台,它比历史更深刻、更富有哲理的地方在于,在全剧中融入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受和人生体验,表现了对官场恶情极端的抵触与激愤。作者以出评的方式逐一进行分析评述,以期全面解读这部剧作。  相似文献   

12.
新鲜的比喻决非唾手可得的,那种让人一见惊艳,不得不拍案叫绝的陌生化效果,必来自非同寻常的发现。大开大阖,力求神似。巴尔扎克的《驴皮记》写上流社会舞女步伐的轻健柔丽,不用白描,只用了一个比喻:“她们的双脚像在谈情说爱,鲜艳的嘴唇却一声不响。”钱钟书的短篇小说《猫》写男主人公的羞怯,也同样只用了一个比喻:“每听到她的声音,他脸无故像世界大战时的地图,一时布满红色。”这两个比喻都不在不似之物上找出相似之处,而是将风马牛不相及的物体合拢,大开大阖,将各司其职的人体官能易置错位,喻体和喻点拉得很开,又合得极巧。轻捷旋转的双脚像嘴巴在谈情  相似文献   

13.
冯卫沙 《考试周刊》2010,(48):235-235
老子的《道德经》文笔洗练、言简意赅,立意高远、哲理深刻,虽寥寥五千余言,却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思想内容。老子养生学对中国传统的宗教养生文化的影响深刻。《道德经》虽不是一部养生书,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本文主要从"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功成身退"、"以啬养生"和"以静养生"四个方面讨论老子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丑小鸭》是一曲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颂歌。就《丑小鸭》蕴含的生活哲理以及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以便语文教学工作者对本文进行反思、延伸和拓展,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情感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理论具体化、深刻哲理形象化,我采用了愉快教学这一方法,使课堂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如何从生活中升华哲理意识,内化哲理品质,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所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敬畏生命伦理首次将伦理学范畴从人类扩展到自然界所有生命,对减少"人类中心主义"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敬畏生命伦理为指导,可以在生命教育实践中更有效改变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抵触,树立关爱他人、奉献、合作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对一切生命负责任的意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内在精神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命生命》是义务教育百校实验教材第八册中的一篇短小精湛、富含生命哲理的散文。本文作者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通过生活中的三个小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以他毕生的精力,建构了《人间喜剧》这座气象万千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作品,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是后两部分的基础。巴尔扎克以他的艺术之笔,展示  相似文献   

20.
岳立芹 《山东教育》2004,(13):36-36
课文中蕴含的深邃哲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让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点,教学时应讲求点拨诱导的艺术。根据《桃花心木》(人教版六年制十册第6课)一课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我引导学生经历了推敲育苗与育人的相似,透析重点句段蕴含哲理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