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清 《现代语文》2009,(7):142-143
基于市场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注重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时代的需要,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需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以感受民族精神的真正内涵.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以"史"来感染学生,并由学生自内心激发出民族意识.有必要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国古代、近代史教学中,以期达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昂 《新疆教育》2012,(16):82-82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今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程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显性”课程之一,其 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题材。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凸显民族 精神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操,需要教师不 断激发学生情感、挖掘教材资源、导入生活体验、拓展活动平 合、唤醒民族自信,使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眼中开 花、行中结果,切实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用的作用”。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传统的聚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讲授,宣传“以民为本”等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从近日在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中获悉,上海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以民族精神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近日,由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在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线,贯穿于上海大、中、小学校德育教育整个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能‘医治’一直以来我国大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文峰 《考试周刊》2012,(45):22-23
盘王节文化是瑶族节日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感悟亲情。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红 《教师博览》2005,(4):18-18
从近日在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中获悉。上海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以民族精神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应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它的至高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激发民族创新意识,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日标,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形势下,教师更要牢固树立起“为创新而教”的教育理念,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卢云梅 《文教资料》2007,(16):172-173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牢固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作为新世纪主人的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宿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面对世界范围的多种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学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需要理性的民族精神。但是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以及狂热的民族主义等。建构理性的民族精神,高校要切实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好历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怎样学好历史呢?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民大众,历史上出现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如人文初祖黄帝;"路漫漫其修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科研》2006,(Z1):81-89
国外道德教育的主要走向(一)把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德育的首要目标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强调道德教育要致力于培育民族精神,认为民族精神应成为道德教育的灵魂,这种寻根意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重要支点。美国宣扬“美国精神”,强调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让学生成为有民族精神、勇于开拓,以当美国人为自豪,即感到“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的美国人。德国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意志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利用高中语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本文基于阐述民族精神的内核,分析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体现,探讨民族精神的价值体现,转变学生的价值观念,助推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实施德育、培植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立足品社课堂,解读悠久历史,唤醒民族精神记忆;感悟文化精髓,催生民族精神情怀”能较有效地培植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落实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