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和迫切。现分析职业学校学生抗挫折能力差的种种表现、原因以及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希 《科技风》2011,(16):216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思想解放、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但都任性、自我约束能力差、意志比较薄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教学的关键之一。体育教育过程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学,它的实践性、集群性和互动性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张晓芬 《科教文汇》2011,(5):68-68,124
挫折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通过创设环境、因地制宜、把握尺度、正面引导等途径和方法进行,并取得家长、社会的支持,以此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树立抗挫信心,增强心理承受力,使他们身心俱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飞 《科教文汇》2010,(17):15-16
现在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关于人才之间的竞争,社会要求的是青少年必须要有创新性、自主性。现在社会虽然倡导素质教育,可有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知识技能的重视、对能力培养的轻视,不得不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本文从分析挫折出发,对当前社会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及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引导学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教育学生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能力、营造良好的心境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相似文献   

6.
受挫折概念的主体和环境这二因素决定,在对受教育对象施以挫折教育时,要从外化和内化两方便进行。根据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论,挫折教育的实行对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加社会参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学生挫折教育的成效依赖于途径的科学有效地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王卫群  林丽君 《今日科苑》2007,(10):149-149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挫折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学校该如何进行挫折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是以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且作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这一事实,阐述了高校武术课对培养大学生耐挫折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如何在高校教育中更好地开展武术课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从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姚贵琴 《科教文汇》2012,(24):178-179
近几年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自杀自残事件屡见报端,充分暴露了中专生抗挫折能力差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造成中专生抗挫折能力弱化的原因,培养中专生抗挫折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惩戒教育培养中专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析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其基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其途径的研究,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挫折与适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让他们更适应社会,如何加强学生们的挫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基地,是培养优秀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但是我们发现,高校面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缺位严重。尤其是大学新生,由于新的环境、新的角色和新的需求的产生,面对新的大学生活,如果无法及时适应的话,将会产生较多的挫折感。因此,本文针对高校新生的实际情况,从高等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探讨高校新生如何提高抗挫折能力,以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为什么要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挫折前的准备教育、挫折中的应对教育,以及挫折后的总结教育,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树霞 《科教文汇》2009,(32):93-94
面对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现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益群 《科教文汇》2008,(28):198-198
挫折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承受挫折能力较弱。深刻探究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并制定可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因一点小事就离家出走、自杀等事例常见报端,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密切配合和长期教育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因一点小事就离家出走、自杀等事例常见报端,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密切配合和长期教育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强弱标志着我国未来的发展状况.本人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皇甫玉恩  朱培平 《科教文汇》2011,(36):21-21,123
本文首先对生命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针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自杀现象,对生命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在学校内通过体验生命的来之不易,来正确地看待死亡,加强抗挫折教育和培养博爱情怀等内容来加强生命教育,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强弱,已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本文讲述了挫折承受力教育的概念和优势,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承受力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心理承受力弱,耐挫折能力差的特点.因而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对挫折教育的分析,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