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需与国家发展模式相适应.当今世情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确立符合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新人才观;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发重要.我国一些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特征积极创新了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研究发现:美国的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制度创新、校园环境优良等三个特点,该培养模式能够为美国提供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科技服务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培养科技服务创新型人才的启示是: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注重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与科技服务;重视学生的双创能力,提倡高校办学规模的合理性;以培育出具有品质与复合特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我国现代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模式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旨在积极推进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构建,以期对地方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型社会的主人,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技创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深层次原因是在于科技创新理念的缺乏和创新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本文从学生创新理念、教育模式、学生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着手,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有利于增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军工高校承载着为军工行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军工高校的功能决定了军工高校必须适应军工行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动军工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提高军工人才的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军工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倡导科技自主创新,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确立以来,能否从克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个软肋入手,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创新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型创新人才的问题,一直在萦绕着我们。一个道理浅显但实践不易突破的难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舍此,即使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引言 中国加入WTO以后,人才培养的竞争已从国内转向全球范围内,这势必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对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各种人才培养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8.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对策,即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的责任,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摇篮。体制观念、师资和学生三方面因素影响着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创新型教育观,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简要概述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含义,对比分析了中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强化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夯实高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以及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展望和思考,以有效促进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对策,即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信息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现代教育模式,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将网络技术同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构建良好的校园创新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是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尚未形成;学生考试评价体系不合理;教育资源紧缺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师管理体制;优化课程体系;注重第二课堂;推进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终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面对和研究的课题。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科技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为适应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形势要求,我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并对我校核地学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也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院校发展视野中的中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更是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大发展战略。印度科技发展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世界所关注,中印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文章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院校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印度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探索进程,并对中印两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科技创新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便是必经之路,并将有利于改变这一状况。因此,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关键与焦点。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能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精彩纷呈,高校、政府、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主体间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形式在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下协同主体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协同创新视域下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在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提出高校要通过推动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开设国际师资课程、邀请外国专家访学等国际合作模式来加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针对材料学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题,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关键竞争因素,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承担着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本文在分析创新型人才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阶段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