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加强微信平台运作研究 首先,在企业微信营销平台建立的最初阶段,企业应该将微信营销平台的工作重心放在增强企业产品微信营销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互动水平方面.企业微信营销平台通过周期性地向目标客户推送客户感知度比较高的微信信息,以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和营销平台的高度关注.这样可以很快的提高企业微信营销平台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为此,企业在微信营销平台建设的起步阶段可以采取病毒式营销策略.但是,在进行病毒式营销策略时,应该注意营销信息的发布频率,避免使用臃肿的营销信息引起目标客户的反感.  相似文献   

2.
微信公众平台是信息接收者(微信用户)和信息发送者(公众平台运营后方)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其实质是信息栈模式.出版业微信公众平台栈模式可以解构为易获得渠道、强链接推送、个性交流互动以及O2O模式应用几个功能.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栈强大的社交关系和辐射功能,传统出版业企业可以进行精准出版推广、个性在线互动、线上与线下多态互动等特色化图书营销活动.针对微信公众平台栈的局限性,本文进一步提出改善出版业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佳宁 《东南传播》2016,(6):117-119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手机电子产品、手机应用出现,单靠原来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企业在多方面寻找新的营销渠道的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商机。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借助微信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宣传产品及服务,由此产生了无数的机会和可能,而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户可以订阅各种内容与服务的方式,更加速了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发展。本文将从各方面来探索微信公众平台对于企业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当前服装企业品牌微信广告的发展现状,明确微信广告的应用价值,结合微信平台支持的各项先进功能,提出个性公众号打造,利用朋友圈开展口碑营销;LBS精准信息投放,借助漂流瓶推进情感营销;二维码扫拍互动,整合媒体资源,实现立体营销三点有助于服装企业品牌进行微信广告传播的策略,结合服装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微信的广告传播力.  相似文献   

5.
企业营销活动在企业的发展和产品出售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可以很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降低了与顾客沟通的难度,掌握了市场信息。企业营销活动的主体是顾客,微信营销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增加了挑战,本文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下的微信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纯华 《声屏世界》2014,(10):65-66
<正>微信营销是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型点对点的营销方式,用户的主动性,商家的热情反馈,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信息的有效性。公共平台以及朋友圈——互动营销在公共平台里推出商品或者品牌信息,对品牌或产品有需求有兴趣的用户会自动自发地去加商家为好友,接受公共账号的信息,在公共平台里和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问题的咨询。公共平台背后的商家往往有专门负责微信的  相似文献   

7.
出版企业应结合现实需要,借鉴4P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4个方面建构图书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包括产品内容定位、产品受众定位、产品市场定位;价格策略包括静态价格策略和动态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包括多种营销渠道相结合、营销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式转变、营销渠道关系由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促销策略包括广告促销、营业推广、公关宣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六家实体书店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的营销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其发布的内容进行解读,发现不同实体书店在微信平台上的内容营销的特点和策略各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实体书店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营销提出:明确定位,避免内容形式同质化;确定主线,主次内容相互辅助;强化引流,加强线上线下互动;重视评论,构建双向交际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长乐 《今传媒》2016,(4):92-93
微信公众平台已被各类企业广泛应用于信息发布、产品营销、企业文化理念建构等领域,逐步成为继官方网站和企业刊物之后的新兴企业信息传播平台.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兴起后,"互联网+"时代企业宣传语境、媒介形式和传播内容的变化.从媒介融合、内容编辑方针等方面着手,分析企业整合报刊、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三大媒介平台传播内容,覆盖目标受众,取得预期传播效果;同时阐述了内塑企业文化、外拓市场空间的信息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科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功能的一种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形式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科信息用户的需求。为了实现学科信息服务的创新,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深入分析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用户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的营销战略分析,设计出适合本图书馆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人员策略、过程策略和环境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杨曙 《新闻知识》2015,(4):64-66
微信营销应该逐渐在期刊营销中普及,微信营销会成为期刊企业必不可少的法宝。当前,微信营销的竞争力非常强,比起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具有更多的优点。就期刊微信营销本身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操作,包括:二维码的使用、虚拟会员卡的使用、对用户进行CRM管理、微信朋友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纸媒转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互联网正对新闻信息传播方式与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传统企业和新型行业皆以拥有相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新媒体为营销推广平台.尤其是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主的微博、微信营销渠道为主导力量,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网络营销推广的利器.这些网络平台对纸媒的冲击近两年来迅雷不及掩耳,逼迫纸媒转型更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3.
以"4I理论"为视角,选取12家出版社为样本,调查统计其微信平台在一个月中的发文及反馈情况,对趣味性、利益性、互动性、个性方面的表现及营销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多媒介呈现方式、高附加价值、多样化的互动和鲜明的品牌个性可以促进出版社微信营销,并发现出版社目前还没有将网络社区互动充分运用到微信营销上.最后,为出版社提升微信平台营销策略提供了四点思路.  相似文献   

14.
满艺 《出版参考》2017,(9):37-39
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出版社进行产品营销、读者互动的重要渠道.一些微信公众号特别是自媒体公众号在图书等内容产品推介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实现了众多的盈利模式,而这些盈利模式对于出版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说具有较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尤其是门户新闻网站)和手机媒介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的新媒体环境下,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危机应对中,政府信息发布应慎重选择发布平台,避免因渠道错位而使信息不能有效到达目标受众。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该多方位联动起来进行信息发送,尤其是对资讯综合门户网站的关注和利用好手机短信平台传播信息的便捷快速高效,将扩展政府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6.
应莹 《出版广角》2016,(21):16-18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推动下,以微信、公众号、APP等为平台的社交媒体成为营销宣传的重要渠道,营销方式的变革也辐射到图书营销领域.社群营销所具有的交互性优势,实现了群体能量与个体智慧的相互促进与资源互换共享,为激发群体阅读和购买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书社群营销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从而搭建了读者参与度更大的互动空间.  相似文献   

17.
二维码技术对于出版企业在网络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体在图书营销方面,二维码技术可以扩展出版企业的图书产品内容、准确制定图书价格、增加图书分销渠道和多样化图书促销方式,从而提升出版企业的营销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邱月 《传媒》2014,(18)
正新媒体带来的技术进步为企业精准营销提供了更多的实现途径,现下的微信营销即是营销领域里炙手可热的话题。基于智能手机终端应用的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为营销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微信应用的不断升级更为营销信息的推广充当了强大的技术后盾。在此传播背景下,企业应结合微信媒体特征,契合目标受众心理,合理制定营销策略,智性表达营销信息,推动精准营销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信息沟通与互动.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以来,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众多机构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渠道进行服务的宣传、推广.近几年,一些档案馆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作了积极的探索.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20日,全国有62个档案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提升了档案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树文 《现代传播》2016,(4):165-167
微信营销是以微信用户为依托,以微信用户数据为背景的新型企业营销模式,是一种基于微信用户群落和微信平台的网络营销方式。吴荆棘、王朝阳(2013)主要从微信的功能与营销创新角度来分析出版业微信营销的可行性和发展战略。程小永(2013)强调微信是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后企业营销的必争之地,也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工具。叶静(2013)围绕企业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的对比展开讨论,在两种营销平台异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两个营销平台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