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奇 《出版视野》2006,(1):29-30
2005年本刊第五期刊登了刘杲同志“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的文章。引起不少出版社领导的重视,全国一些社来电来信索要这期刊物。今天我们又向大家推荐一篇我国著名出版家,中国版协校对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奇在最近召开的西南、中南地区校对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他谈校对工作,实质是图书质量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杲 《出版视野》2005,(5):9-10
刘杲同志是我国资深出版家,在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位上退下后,一直担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在今年8月25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开幕式上,他第一个宣读他的论文“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坚持图书质量第一,就是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第一”并提出了出版社改革或改制的五条标准。请你认真读读这篇重要论文,它对你的工作,尤其图书质量的提升会有很大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总觉得没啥新闻可写。其实.只要你练就一双新闻眼与新闻耳.便会有写不完的新闻素材。去年我共采写了40O余篇新闻稿件。其中.县级新闻单位采用200余篇.市级采用80余篇.省级采用近20篇.连续两年被县评为优秀通讯员。仅以去年领导让我与另一同志下乡考察干部一天抓了三条“活鱼”为例;这天在下乡途中和到达目的地之后.通过耳闻目睹,一共采集了3篇新闻素材。归来写成3篇新闻稿件发出后.全部被县、市有关新闻单位刊播。3篇新闻稿件的采集大致如下:《外出打工莫忘照顾老人人是乘车途中与一上车的古稀老人闲聊时索取…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的生活如大海。江泽民总书记对全体新闻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我们记者、通讯员要提倡:走出去,沉下去。首先是走出去,坐在办公室不行,泡在会议上不行,浮在上面不行,只听汇报不行,靠抄材料也不行,出路在于“打起背包。迈开双腿”,到群众中去。但是走出去并不等于沉下去,记者、通讯员要乐于到基层,到现场,到第一线,捕捉鲜活的新闻。打个比方说,就叫“下大海,抓活鱼”。一、一次非正式采访这篇题为《值得研究的合同书》,刊登在1984年6月25日《人民日报》M版头条,加花边配评论“莫忘吴恒…  相似文献   

5.
“打假”莫忘新闻界莫云眼下,说多少谎,得多少奖的风气大有向新闻界蔓延的势头。一些“水分”颇大的稿件在新闻界的陆续“亮相”,使人民群众逐步对这块“净土”失去了信任。有的通讯员为了迎合某些领导者的心意,肆意歪曲事实,为本单位涂粉浓装;有些记者吃了单位的嘴...  相似文献   

6.
莫忘“守关”意识顾冰清有家报纸发了1条江苏某地渔民大发鳗鱼苗财的消息,文中写道:今年春节以来,这里鳗鱼苗旺发,500多渔民凭借“风水宝地”之优势,展开了捕鳗和贩鳗大战。据不完全统计,3个村渔民在近百天中靠捕鳗进财1600多万元,人均收入3万多元。短短...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用了一年编辑的《中国新闻摄影通鉴穴1978~2003雪》,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大16开本,1000页,精印精装。这本通鉴全方位地反映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5年间我国新闻摄影界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图文并重,内容全面,资料翔实。书名用穆青生前题签。由蒋齐生1995年写的《新闻摄影学基础理论的几个要点》和范敬宜1998年写的《中国新闻摄影黄金时期》为代序。全书分“序篇”、“概貌篇”、“理论篇”、“辞目与著作篇”、“记事篇”、“机构篇”、“人物篇”、“作品篇”、“版面篇”、“鸣谢篇”等十大篇。谢篇…  相似文献   

8.
《陕西日报》一月十日三版《注意!制作花炮莫忘安全操作》一文开头称:“春节即将来临,农村一些乡、村企业和联办小厂正在加紧制作烟花火炮。”读后颇感费解:该文标题中的“花炮”与文中说的“烟花火炮”是何关系?难道“花炮”的内涵是指“烟花火炮”? 何谓“花炮”?《现代汉语词典》注释:指“烟火和炮仗”。烟火是“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人观赏的东西,主要是在火药中搀入锶、锂、铝、钡、镁、钠、铜等金属盐类,并用纸裹成,种类不一。”炮仗即“爆竹”。人们常说的“鞭炮”,是指“大小爆竹的统称”或“专指成串的小爆竹”。  相似文献   

9.
徐雁 《中国编辑》2006,(3):73-75
《藏书报》2006年第3期上有《编辑莫忘旧书摊》一文,所论颇为精彩。作者说:“每周至少逛一次书店,是成熟编辑的一门必修课。不同风格的书店,堪称编辑丰赡的信息库,良师济济的大讲堂,观察图书优劣成败的解剖室。”  相似文献   

10.
《曾子》十篇,第1篇论君子的“学道”;第2、3、4、5篇论家族的“孝道”;第6、7、8篇论执政的“王道”;第9篇论君子的“士道”;第10篇论圣人的“天道”。它比《论语》章法进了一大步,总体上展现了人生发展的自然历程,知行统一地概述了“宗圣公”的“五道”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二)一书近期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收入了17-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51篇,“赏析”文章共78篇,相关文章共11篇,总计140篇。由消息“赏析”、通讯“赏析”、评论“赏析”、综合“赏析”和附录共五部分组成。并按其发表时间由近及远,先原文后“赏析”进行排列。阅读该书时,读者除可以读到51篇获奖作品的原文外.还可以从78篇“赏析”文章中领略到这些新闻精品成功的“诀窍”,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近日结束。获奖作品中有优秀广播新闻12篇,优秀广播社教作品10篇,优秀电视新闻17篇,优秀电视社教作品17篇。另有奖项为“广播文艺”10篇,“广播剧”3篇,“播音与主持”11档(节目),“广电报刊新闻、专稿”6篇等。  相似文献   

13.
山西教育出版社精品图书24《地球家园》《地球家园》一书是山西教育出版社为实行精品战略而推出的一部重点书。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全面讲述了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全书分为“大气篇”、“动植物篇”、“水篇”、“土地篇”、“人类行为篇”五部分,以...  相似文献   

14.
有的放矢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生活在基层,近几年给各级报刊电台投稿800余篇,可采用的不多。后来我改变了投稿方法,将稿件按内容分类,直接投寄给相应的栏目,结果很快尝到了甜头。1989年,我给湖北日报“读者来信”专栏投稿4篇,被采用8篇;给该报的“开放之夏”投稿5篇,全部被采用,给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听众信箱”投稿35篇、采用27篇;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年华”节目投稿3篇,采用2篇;给《新闻出版报》的“通讯员剪影”投稿4篇,采用3篇。  相似文献   

15.
近日,青岛市档案馆和平度市档案馆联合组织抢救、开发“被迫赴日劳工活档案”,旨在留下真实历史记录,让后人莫忘国耻,永远记住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青岛市档案馆和平度市档案馆平通过有关材料得知,在平度市尚生存着8位被迫赴日劳工,为抢救、开发这些“被迫赴日劳工活档案”,利用先进的数字摄像和数码照相技术,专门对这些于1944年春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日军抓后送到日本矿山的中国劳工进行采访、录像、照相,挖掘、抢救、开发并刻录成光盘,以信息化技术建立“被迫赴日劳工”多媒体档案,作为数字档案馆馆藏档案的重要补充,填补综合档…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     
出版单位:中央文献出版社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制作单位:杭州唐人视听发展有限公司责任编辑:胡建勇龚笃清内容简介:多媒体只读光盘《毛泽东》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权威、完整、系统,并具实用与珍藏价值的毛泽东同志资料文献库。光盘共分“生平篇”、“年表篇”、“著作篇”、“诗词篇”、“书法篇”、“风采篇”六大部分,收录了反映毛泽东生平和风采的照片3027张,影视资料124段,毛泽东讲话原声5段,毛泽东著作集20卷,毛泽东诗词67首,毛泽东书法文稿手迹2202幅,毛泽东纪念邮票135套,毛泽东像章2800枚,以及说明文字。光盘集图片、文字…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近日结束。获奖作品中有优秀广播新闻12篇,优秀广播社教作品10篇,优秀电视新闻17篇,优秀电视社教作品17篇。另有奖项为“广播文艺”10篇,“广播剧”3篇,“播音与主持”11档(节目),“广电报刊新闻、专稿”6篇等。从终评的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与社教作品看,题材范围较广,基本上反映了2005年度上海改革、发展、进步的概貌,真实记录了上海以及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与社会活动,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弘扬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而且从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文化传播内涵看,一批新闻、社教类作品,体现了人间真情、人文…  相似文献   

18.
“不忘知识分子的一点责任心”,是王元化先生在1995年初致林毓生先生的信札中说的一句话。这一年王先生已七十五岁。王先生的文章和著作以往读过不少,由江西教育出版所出三卷本《清园文存》是其著述精华的结集。全书分为十类,我选读了“思想史篇”、“人物篇”、“书信日记篇”、“掌故篇”和“自述与自著序跋篇”,在广博的内容中,“不忘知识分子的一点责任心”仍可视为所有文字的浓缩,或者说是几十年学思历程的写照。在  相似文献   

19.
通讯员书架     
王航  李永 《军事记者》2004,(4):64-64
1、中国军事报人金钥匙文库(长征出版社出版)■《版面·标题·导语·图片·把关·创新》牛明汉著这是一本成功实践者和一线研究者的文集,分为“版面篇”、“标题篇”、“导语篇”、“图片篇”、“把关篇”和“创新篇”6个部分,这些内容均为“新阅读时代”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关于报纸的工作流程、编稿的原则、组版的技巧、标题的艺术,关于导语的特征、新闻的境界、写作的心性修养、摄影的积累,关于新闻改革的思考、报纸差错的分析、传媒新概念的解读等,均有精当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闻典型论》朱金平著…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妇女编辑出版领域空前繁荣,对女性学与编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编辑出版中的热领域。这将对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对妇女发展和塑造社会性别环境作用更为直接。但在编辑学研究著作中,从性别视角探讨编辑活动的研究却难以见到,编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性别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编辑学领域的性别研究问题进行探讨。一、编辑学研究领域的性别意识缺失与女性学1.编辑学研究领域的性别意识缺失为了了解编辑学女性/性别研究状况,笔者进行论著和论文收集。在国家图书馆网,用“编辑”对“学位论文”和“中文普通图书库”的“所有字段”分别检索,然后用“女性”、“妇女”分别进行二次检索,在1994年-2003年的38篇博士论文中没有发现,在图书中没有与“性别”、“女性”有关的,与“妇女”有关的13本图书鲜有论著。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用“编辑”检索1994-2000年的“关键词/篇名/摘要”为16602篇,再用“性别”、“女性”、“妇女”分别检索,得到15篇、22篇、6篇;其中不仅多有重复,有些内容不属于女性研究的范畴。用“传媒”对该网络数据检索,得到1508篇,对“篇名”的二次检索中“性别”有20篇,“妇女”有29篇,重复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