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奇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范畴,与其他诗趣审美形态相联系而又明显不同。它伴随着宋代诗法的艺术讲求和对主体内在精神的要求,表现出反常与合道的审美特征。在宋代经由苏轼、惠洪等人的深度阐释,最终确立起独特的审美地位,进而实现以自然为旨趣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梅:宋代女性文学异彩纷呈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代女性文学异彩纷呈的梅花意象 ,以女性独特的情感经验、审美认知和艺术创造 ,描绘了宋代梅苑别具特色的亮丽景致 ,再现了宋代女作家生命个体独特而又具有时代共性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两宋时期,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训诂学者充满理性精神,勤于思考、探索,大胆革新.一方面使得宋代训诂对训诂对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理学精神催生与推动了金石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促使经史子集训诂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又使得宋代训诂对训诂材料的使用更加完备与翔实,金石铭文资料和目验材料广泛地运用于训诂之中.  相似文献   

4.
龙锐 《华章》2011,(23)
宋代室宇赋作为宋代赋体文章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样式,其中包含了宋代文人大量的思想精神,而其中反映出来的最主要的就是儒家和道家的精神,本文主要分析宋代室宇赋中所体现出的儒道精神,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以及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娼妓从春秋时期就已有之,历朝历代娼妓之风各不相同。宋代虽然明令禁止官吏狎妓冶游,但是统治者又率先垂范狎妓淫乐。所以,宋代不仅蓄养家妓成风,而且私妓泛滥,地位也很低下。这种特殊的娼妓风尚,对宋诗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开拓了宋代诗歌的题材、促进了宋代诗歌的传播、为宋代诗人提供了精神的避难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宋代娼妓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宋代女性掀起了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高潮,在男性话语占主宰的文化氛围中,这是一个非常可喜又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宋代女性的词作进行分类阐释,凸现女性文化心理和精神.  相似文献   

7.
宋代女性掀起了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高潮,在男性话语占主宰的文化氛围中,这是一个非常可喜又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宋代女性的词作进行分类阐释,凸现女性文化心理和精神。  相似文献   

8.
宋代出嫁女与本家间有多种形式的经济交往,具体而言,可分为日常性经济交往与扶助性和收益性经济交往。后者又可分为救济性经济行为、互助性经济行为与收益性经济行为。多种形式的经济交往在家庭间产生了不同影响。总之,宋代出嫁女与本家间的经济关系并非如时人理想形态中那样冷淡疏远而是形式多样,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9.
宋代绘画艺术及其绘画美学都很繁荣,这一时期是绘画美学思想转型的时代,也是绘画美学思想争论激烈的时代,其鲜明的时代审美理想,繁博丰富的审美形态、独具个性的主体、审美意识以及独特的风韵格调,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院体画及美学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宋代,是我国花鸟画繁荣的高峰,而院体花鸟画是绘画长廊中尤为璀璨的一颗明珠。院体花鸟画有着高雅娟秀、雍荣华贵、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并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构成了一轴灿然瑰丽的画卷,成为后人所神往的美学世界。宋代美学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审美理想、审美形态、审美话语、审美精神,并对代的美学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相扑运动源于中国。宋代陶模图像中相扑形象造型删繁就简,气势恢弘。既体现出沉雄博大的民族精神,又显露出鲜活丰富的市俗情节,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之美。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旅游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佛教更是推动中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使古代旅游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到了宋代,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新的高峰期,佛教也进一步发展,给宋代旅游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宋代散文是中国文学传统之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从宋代散文对文学传统中的积极用世、干预现实的一贯精神、复古重道的创作观念以及“古文”创作传统的继承、对前代文学体裁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等角度,深刻阐述了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的内在联系,以及对文学传统的丰富、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杜甫诗论的审美新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兴”、“意”并重论既总结了传统的抒情说,又开启了宋人的尚意之路;言“法”之语是宋代诗学“诗法”论之滥觞;雕琢而后有“神”的追求与宋代诗学之主体精神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弟兄们分家以后又合在一起生活的家庭,称为“同居合活”家庭。唐五代时存在的这种特殊家庭源于兄弟互相关照的需要,一旦这种相互关照不需要了,或者没有能力继续关照了,“同居合活”便自然终止。宋代兄弟家庭的“同居”从原来的生存需要变成一种孝悌精神的追求,甚至变成一种博取“义居”名誉的方式。“同居合活”家庭的存在反映了历史上家庭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严光的再塑造与宋代隐士典范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重建内在精神信仰依据的社会转型,宋代需要重新建构符合时代隐逸精神要求的、新的隐士典范。由范仲淹提倡开始,确立了以严光为典范的新的隐士范型。有宋一代士大夫,虽然有着不同的政治立场、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却对以严光为隐士典范取得普遍共识和认同。而严光这一新的隐士典范的确立,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和参与建构了宋代对于人格、道德、气节不断强调和强化的社会普遍话语。  相似文献   

16.
尚意     
随着晚唐、五代时期的社会动荡,士族文化形态的根基受到了猛烈地冲击,在崇尚文治的宋代,社会文化形态逐渐完成了从士族文化形态向平民文化形态的转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用书法开始走向其后半段。在这种文化形态下,形成了以苏轼为核心的"新艺术运动",在书法方面崇尚学问气节,追求个性情性,从而开创了宋代平民文化形态下的"尚意"书法新风气。  相似文献   

17.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代音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其音乐形态有重大的转变.笔者从表演中心、表演形式、戏曲、说唱、器乐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宋代音乐转型的表现;同时,结合宋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因素,探讨了宋代音乐转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宋代社会文化形态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古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转型与重建时期,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皆呈现出与前代社会不同的格局,并为元、明、清所继承.因此,研究、总结宋代社会文化形态,对于认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了解与把握后代社会的基本特征都有禅益.本文兹就宋代社会文化形态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宋代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史学界对于宋代丝织业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宋代私营丝织业还缺乏专门的、系统的、具体的研究。笔者曾在《宋代私营丝织业的生产形态及地理分布》(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一文中,对宋代私营丝织业的生产形态和地理分布作了一些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宋代私营丝织业作进一步的探索,即拟从私营丝织业生产分工的扩大和生产的商品化这两方面作一探讨。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