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情与其载体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厘清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而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1.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热门的状态.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外部性特征、管理与引导以及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集中,这中间必然涉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天津社科院刘毅在其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网络舆情的外部性、网络舆情的技术与系统构建等四个角度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予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舆情作为一个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包含了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内容。而网络舆情,是在舆情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媒介进行的进一步界定。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用户也逐渐增多。网民的逐年增多更是为网络舆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证。从2005年起,网络舆情开始进入我国的研究领域,虽然许多学者表示,我国目前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度来看,这一新兴热点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吴旖旎 《大观周刊》2012,(51):465-465
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因网络舆情的演化和扩散而短时间内在现实中触发的突发性事件。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舆情信息收集工作要注重收集的内容和方法。公安机关既要从人、载体、事方面来研究信息收集的内容,也要运用及时和系统的信息收集方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也可以阻碍社会发展.因此,提升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能力,是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一新兴职业产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网络舆情服务业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网络舆情概念解读 在我国第一部舆情基础理论专著《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王来华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客体的国家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①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近年来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了网络舆情的关注、扩散、热议、形成的四个传播阶段,寻求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在规律,以更好地为网络舆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民对政府话题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互联网成为新时期思想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社会舆论舆情信息的传播渠道.伴随网络信息的不断扩大,网络舆情形势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值得重视.当前我国也建立了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并不断完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萍 《青年记者》2017,(5):59-60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国网络舆情的生成和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了可能.对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的治理工作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更加准确地预判舆情发展趋势,提高舆情治理效能,同时也有利于理论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精确化,完善网络舆情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舆情某种程度上成为反映民意的“晴雨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爆发性、特殊性、环境复杂性、演变不确定性和群体扩散性等特点,如何及时有效做好舆情规划、收集舆情源信息、系统把握舆情结构、减少舆情信息分析误差、提高舆情预警效果、正确引导舆情,成为舆情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克服时间、空间和具体事件的干扰,系统、动态地分析、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指标体系也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发展呈现如下态势:舆情热点事件不断攀升、各种社会思潮网上争鸣、网络信息管理渐入法制性轨道、社交媒体的链式传播趋于独立。在“三位一体”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格局下,我国舆情信息工作形成了纵向、横向与协作的网格状运行体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舆情信息协调不畅,舆情工作发展不平衡,舆情信息分析不准确,舆情研判市场不规范等。由此,建议加强网络舆情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培育,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设,拓展网络舆情工作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基于2010年以来最新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网络社会舆情呈现出的五大特点,以利于管理部门积极应对网络舆论,构建主流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传播的参与成本低,人气集聚快,传播规模和影响可以迅速扩大,使网络舆情发展的集聚效应十分明显.依据时间轴线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散播一集聚一热议一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简言之,可以用网络舆论发展"四段三关"来概括或表述其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综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事件寻找其发展的规律,通过梳理这些事件,可以摸清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文章以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为基准,将网络舆情的发展分为萌芽、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继续发展壮大、跨越发展和理性发展时期,通过对每一时期的代表性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得出这一时期的网络舆情特点,为政府如何监管舆情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产生的多源性、传播主体或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效应的敏感性、监控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应对与化解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应遵循舆情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舆情传播主体的平等性、舆情传播方式的"六度分隔"、舆情传播效果的"蝴蝶效应"等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载体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目前,网络舆情的研判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方法论体系.因此,我们应在梳理和研究网络危机事件的基础上探讨网络舆情的研判方法,既能指导今后的网络舆情实践又能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方法进行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一块重要阵地。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参政力量,网络舆情研究也成为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我国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我国舆情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舆情研究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完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淑芳 《编辑之友》2015,(10):69-71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中国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与放大器.网民借助网络这一发声平台,间接或直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实现自身利益诉求,这对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管理者缺乏互联网思维特征,没有形成完善的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及调控机制,导致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出现放大和失控的迹象,成为社会舆论安全的潜在威胁.文章阐述了政府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我国政府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完善路径与对策,希望对于构建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舆论生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从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技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实践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归纳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与网络舆情监测密切相关的论题如网络舆情的概念、产生与传播机制、网络舆情的特征与影响、网络舆情的主体与媒介、网络舆情模式识别、基于内容挖掘的舆情监测与分析核心技术、舆情监测系统与应用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试图指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临 《东南传播》2010,(7):26-28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的内涵给出了动态的定义,并特别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机制做了探究,构建了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模型,为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