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众多的研究已经证实无论是在健康个体或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通过超敏分析测量出来的C反应蛋白(hs—CRP)都可以作为一项独立危险因子来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有明显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的活化,同时其血清中hs—CRP水平高于正常值,即高血压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我们探讨了hs—CRP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双期高血压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机率。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3组:52例舒张压升高患者;15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4例收缩期、舒张期均高的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发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预后良好,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收缩压合并舒张压升高者有较大的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结论: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收缩压合并舒张压升高的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歌唱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老年合唱团中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筛选某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不变,治疗组同时辅以歌唱训练,两组均观察三个月,并就治疗前、后的血压、主要症状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下降显著(P<0.05),主要临床症状(心悸除外)、生活质量(性能力、记忆力除外)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歌唱疗法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歌唱疗法半年以上才有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5例膀胱粘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心理干预治疗后,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但两组与常模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仍显著增高。结论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7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各为86人.研究各组间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血脂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两组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加重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左心室肥厚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肥厚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CRP未见明显下降,而治疗组CRP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均较少,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胶囊和厄贝沙坦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其中通心络胶囊加厄贝沙坦疗效更为明显,且通心络胶囊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CR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VS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24)。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6,P=0.006)。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降压作用 ,评定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影响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0例 ,一组 (观察组 ) ,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 ,另一组 (对照组 ) ,单纯用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观察组对健康知识认知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可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 ,有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治疗对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对632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632名大学生中78名(12.3%)存在焦虑情绪,104名(16.5%)存在抑郁情绪。团体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抑郁及焦虑情绪均明显缓解,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团体治疗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负性情绪与注意集中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实验法对10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以探讨负性情绪与大学生注意集中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评分与全国正常人常模无显著差异,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状态-特质焦虑与注意集中性各指标的相关均不显著,抑郁与注意集中性指标中的划消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工作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抑郁对划消时间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工作效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所以,焦虑情绪对大学生注意集中性无显著影响,抑郁情绪对注意集中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观察在心电监护下局麻治疗急性牙髓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其安全治疗提供参考。监测52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急性牙髓炎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等变化,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患者血压在麻醉即刻及术中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收缩压较舒张压变化更为明显。心率在麻醉即刻及治疗中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病情稳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在心电监护下治牙,Ⅱ、Ⅲ级高血压,可据情况,静脉给药控制性降压,避免高血压危象的发生,严格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适应症,可明显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观察新型钙离子拮抗剂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8月~2006年10月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药物治疗试验,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及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观察贝尼地平治疗6周后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疗效,同时观察患者心率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和心电图变化。结果经贝尼地平治疗6周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心率及其他相关性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贝尼地平治疗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作用确切、平稳、持续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ei指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例.按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4型;正常构型(A组,46例)、向心性重构(B组,53例)、向心性肥厚(C组,40例)、离心性肥厚(D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Ded),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E/A),左室射血分数(EF)及Te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同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D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C、D组收缩压最高(P〈0.05),B、C、D组脉压最高(P〈0.05);2.各组超声心动图结构参数比较:C组、D组LA最大(P〈0.05);B组LVDS最小(P〈0.05),D组LVDS最大(P〈0.05);C组IVS、LVPW最厚(P〈0.05);B组、D组IVS、LVPW轻度增厚(P〈0.05);C组RWT明显厚于其它各组(P〈0.01);C组、D组LVMI质量显著增加(P〈0.01),但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3.各组超声心动图功能参数比较:高血压各组的E/A值均减低(P〈0.05),EF只有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ei指数可以客观、真实的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功能情况,对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疲劳的影响因素,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和婚姻满意度问卷调查528名社区高血压患者。45.3%高血压患者有疲劳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家庭功能和婚姻满意度与疲劳有关(OR=1.031、2.198、4.003、4.805、1.693、2.230)。通径分析,抑郁、焦虑、睡眠质量和年龄是导致疲劳的直接因素,家庭功能、婚姻满意度和家庭经济通过中间变量间接影响疲劳。结果表明,诸多因素导致高血压患者疲劳,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检查分析,并与209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各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各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之间进行比较亦显示出显著性差异;颈动脉IMT随高血压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厚。结论血压增高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变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实践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就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循证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和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结果:循证组血压控制达标44例(70.9%),对照组27例(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循证组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308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运用SCL~90对308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而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条件下,周期性随访对纠正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改善负性情绪、控制血压水平、加强遵医行为、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对研究组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周期性随访。结果研究组随访前后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进、负性情感的纠正、血压水平的控制、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期性随访对改变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改善负性情绪、控制血压水平、加强遵医行为、降低再住院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