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诗歌创作具有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奔放的抒情,他的诗歌也正是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既为世人展开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也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本文简要从想象这个角度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
略论李白山水诗的意象特征姚星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浪漫主义诗人。他以自然清新、豪放飘逸、雄奇壮丽的妙笔,艺术地再现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祖国山河的美丽画卷。他的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山水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为光彩夺目。李白的山水诗,...  相似文献   

3.
1 绪论 1)唐诗发展概况 初唐诗歌:"初唐四杰"诗歌的新风貌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 "沈宋体"的确立、特点和影响 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盛唐气象两大诗歌流派: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李白的乐观进取精神、豪放飘逸风格;杜甫博大壮丽的胸怀、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李白诗歌创作具有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奔放的抒情,他的诗歌也正是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既为世人展开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也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本文简要从想象这个角度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5.
在韩愈的诗学理论中李白是诗歌革新的旗手,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李诗的自由豪放是他追求的诗学理想。韩愈的诗歌继承和借鉴了李诗的浪漫飘逸和奇瑰壮丽,为中唐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李白的诗歌充满着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豪迈奔放的特点。诗句清新飘逸,超凡脱俗。诗的意境奇异壮丽、犷达广袤。扑朔迷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优美画卷,展示着诗人恢宏的气魄。楚辞、汉乐府、道教化、客观现实和他个人的主观因素等都对他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诗歌从一问世起,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而在20世纪的诗人中受其影响最大者,莫过于诗人兼政治家毛泽东了。从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的风骨——豪放、超凡脱俗的思想、昂扬进取的精神,相似的艺术志趣和创作个性,把两人瑰奇壮丽的艺术世界连接在一起。本文从历史背景、家庭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剖析毛泽东和李白性格特征及其建构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诗言志。”李白的诗歌既有抒发感慨,寄托深远,对封建秩序和豪权贵戚不满的佳作,又有善于描写山河的壮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文字。大量的诗歌在读者的面前呈现出了诗人不同的心态,表达出诗人的不同的“心”意。  相似文献   

9.
历来对李白诗歌的研究多以诗歌内容为主,很少有专门从形式方面(包括格、律、韵)来研究的。这不能不说是李白研究中的一大缺陷。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混韵现象,说明对平水韵的改革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李白对陈子昂非常敬佩,二人在诗歌创作、诗歌艺术主张等方面都有继承关系。李白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与陈子昂一脉相承。李白曾经认真模仿过陈子昂的诗歌,在具体的诗歌语言技巧和构思方面的学习则更多。  相似文献   

11.
李白诗歌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即诗歌中李白具有士、志士、侠士、狂士、道士、隐士等多重角色和气质,它为传说中李白提供了基础和原型依据。而传说中李白又很大程度超越了诗歌中的李白,是它的拓展和升华。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一种民族化心理真实的化现象,同时也说明中国士人无论是个体存在还是群体本身,只有在他人的笔下或传说中,才能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生活中度过的。因此,要研究李白的诗歌,就不可不对其漫游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本文试就李白漫游生活的背景、经历,漫游生活的物质基础及漫游生活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作一番探讨,阐述漫游生活对于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对全面地认识李白、评价李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李白诗歌是影响和推动庞德发动"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庞德有着深深的李白情结,李白诗歌是庞德灵感的源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庞德对李白诗歌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德将李白的诗歌西化并提炼了李白的文学观,将李白的诗歌提升到了诗学理论的高度;庞德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李白的诗歌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庞德扩大了李白诗歌的影响范围,将李白的诗歌从汉语领域翻译到英语领域,并使之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4.
王成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98-100
朝鲜诗家李溟对李白诗歌的审美批评,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朝鲜诗家李瀷审美批评视野中的李白诗歌论,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朝鲜诗人李瀷给予盛唐诗歌大家李白以极大的关注,在他的诗话著作《星湖僿说》中对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风格及特点、李白诗歌的整体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论评,这些论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李白诗歌语言之夸张艺术,并结合具体的诗句欣赏,着重从数字夸张方面进行论述,剖析了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是诗歌艺术的峻岭。余光中在其诗歌艺术的追求中高山仰止,努力攀登,向诗圣、诗仙学习,且为他们造像。为李白、杜甫造像,表示他对唐诗传统的肯定。他造像的艺术,特别是《戏李白》一首的丰沛创意,和《寻李白》、《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的现代想象,则说明他对传统的活用与转化,印证了他的创造力。在以唐诗为主的中国传统诗歌基础上,余光中以其学养和睿智,以其才华和苦功,兼摄中外古今,以数十年的恒心和毅力,创作了丰富杰出的现代诗。他是李白、杜甫的嫡系传人,且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世界。余光中为李白、杜甫的造像,象征了传统和现代的汇合,象征了现代对传统的发扬。  相似文献   

19.
李白诗歌不仅具有浪漫主义因素,还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从表现题材看,李白的政治抱负及对诗歌功用的认识决定其作品并不缺少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从创作手法看,由于李白性格及诗歌审美理想的影响,他的现实主义因素又表现了较强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苏轼和李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对唐代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许多诗人都有所学习、借鉴,其中以李、杜为最。苏诗的风格,与汪洋恣肆、豪放雄奇的李白诗风十分接近。苏轼对李白及其诗歌,作出过许多高度评价。李白诗歌对苏轼诗词有不少影响。苏轼还好以李白自喻。苏诗与白诗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苏轼的写景诗多理性思考,白诗多主观激情;苏诗在句式上比白诗更散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