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分别对搅拌速度、切碎速度、聚维酮浓度、搅拌时间单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搅拌速度、聚维酮浓度、搅拌时间为主要因素。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为搅拌速度为70转/分、聚维酮浓度为0.5%、搅拌时间15秒。本实验对阿奇霉素片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长宁某页岩气田作业现场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絮凝沉降-氧化降解"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性能优良的明矾絮凝剂、高铁酸钾氧化剂,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pH值为10,絮凝剂明矾投加量为1000mg/L的条件下,快速搅拌3min,慢速搅拌15min;然后以絮凝沉降处理后的出水作为氧化降解的入水,同时在高铁酸钾投加量为1200mg/L,pH值为5,氧化处理1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液主要污染指标COD_(Cr)降低了83.24%,TOC降低了92.20%,TN降低了36.01%,色度降低了93.75%,从而为达标排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黄酒米浆水的混凝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卫华  钱俊青 《科技通报》2002,18(3):197-199,204
采用硫酸亚铁为混凝剂混凝澄清黄酒米浆水,通过条件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工艺条件,在PH值为8.0,混凝剂FeSO4,加量为1.4mg/L,搅拌速度为60r/min,搅拌时间为5min时,澄清后透光率可达90.0%,可作为工业用水再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试验寻找最佳的头孢氨苄结晶工艺条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方法:对影响头孢氨苄结晶工艺的主要条件温度、PH、搅拌速度进行试验,选取最佳工艺参数.结论:筛选的工艺条件用于工业生产,得到的头孢氨苄质量及稳定性均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条件符合颗粒表征,探讨了影响湿化学法包覆硅灰石4种主要因素,以及影响包覆效果的机理。实验研究了正硅酸乙酯在酸或碱的条件下水解形成硅溶胶,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在硅灰石表面凝胶形核,形成纳米二氧化硅的包覆层。实验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水硅比、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来制备不同工艺下的复合颗粒,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水硅比=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2h,PH值为5~6。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最佳工艺为共沸罐夹层水温度为80摄氏度,出晶前搅拌速度为15Hz,养晶搅拌速度为15Hz,养晶后搅拌速度为20Hz,间断的方法加入丁醇,分五次加入,共沸液中加入0.3%(V/V)10%乙二胺四乙酸。采用本实验工艺生产比原有工艺含量提高0.45%,时间缩短10小时,水分降低0.2%。本实验对青霉素钾盐共沸结晶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豆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昕 《科技通报》2000,16(4):278-282
采用 As 3.350酸性蛋白酶对豆饼粉进行水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原料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 :5% HCl,豆饼粉加水比为 1∶ 4,90℃处理 3.5 h;酶解最佳条件为 :每克原料的酶浓度为 60 0 0 u,p H为 3.0 ,温度为 45℃ ,时间为 9h.预处理前过 70目筛 ,加入 2× 1 0 -3mol/ L的Ca Cl2 ,并加以搅拌 ,可使氨基酸态氮生成率达到 70 % ,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 0 .9g/ l0 0 m L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纳米TiO2悬浮体系在中压汞灯照射下光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利用756M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苯酚溶液在270nm处的吸光度.考察了pH值、纳米TiO2的投加量、苯酚溶液的初始浓度以及处理时间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设定的中压汞灯照射下,pH值为3,纳米TiO2的用量为40mg.L-1,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0 mg.L-1,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h,去除率达69.01%.本实验是从理论和经济角度综合考虑,得出了以上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川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川芎进行精制,优选出最佳的树脂以及洗脱条件.方法:采用吸附、洗脱试验确定精制川芎的最佳树脂,绘制泄漏曲线确定树脂的上样量.结果:最佳树脂为D101,上样量为5:4~5:6(树脂:原药材)的范围内,4BV蒸馏水去杂质,3BV50%乙醇解吸附.结论:为精制川芎优选了一套合理稳定的工艺,也为其它中药的精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以RuO2-Ti板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研究了pH值、槽电压、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及最佳条件下对茜素红模拟染料废水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槽电压为15V、初始pH为2.0、NaCl浓度为2.0g/L为实验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电解15min后,茜素红模拟废水COD降解率可达到35.49%,脱色率可达到99.50%.研究表明,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可以显著提高能量效率和电流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铁盐和镁盐改性粉煤灰处理模拟印染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对不同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粉煤灰的投加量等条件下处理印染废水,对其脱色率和CODcr的去除效果研究与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优控条件。结果表明:当硫酸亚铁和硫酸镁质量比为10:1时改性粉煤灰,在其投加量为1.5g,pH为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0min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最大。该工艺简单,以废治废.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超微粉碎米糠的用量、溶液温度、Cr6+离子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等影响因子对超微粉碎米糠吸附水中Cr6+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米糠对水中Cr6+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80%以上.其最佳吸附条件为:超微粉碎米糠用量10g/L,温度28℃,pH=4,Cr6+质量浓度低于30mg/L,吸附时间 30min.  相似文献   

15.
以落叶松锯末浸提剩余物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在采用氯化锌法制活性炭,通过正交设计法对活性炭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活化时间、活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20%、活化时间90min、活化温度600℃,利用此条件制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959.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2.6ml/0.1g;得率为54.6%。  相似文献   

16.
青稞秸秆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的制备主要以木材和煤炭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和物理法进行活化.本文采用青稞秸秆来代替木材和煤炭,使用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600℃,浸渍率250%,活化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7.
以海带为原料,采取热水浴提取法探讨海带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方法,探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H以及料液比对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得出海带多糖提取工艺在料液比1g:40mL的条件下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5h,提取pH 8.0。在此最佳工艺组合下多糖提取率为5.41%。  相似文献   

18.
李仕一 《今日科苑》2009,(16):32-32
本文选用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进行预处理脱色研究,对影响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活性碳用量15%,初始脱色温度60℃,终止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20min,活性碳投放次数为1次,搅拌速度350rpm。  相似文献   

19.
任佳妮  张淼  黄秋燕  滕建北 《大众科技》2022,24(1):40-43,39
目的:研究美花石斛颗粒剂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通过Box-Benhnken Design(BBD)试验,以颗粒成型率、休止角、吸湿率的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为总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 8.0.6 Trial软件分析确定药用糊精含量、乙醇浓度、干燥温度等工艺参...  相似文献   

20.
选用原生质体融合法构建的优良苹果酒酵母菌株S.cerevisiae21#,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研究了苹果酒发酵工艺参数:温度、发酵液pH值、接种量对苹果酒品质的影响,以苹果酒品质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响应值,建立了苹果酒品质与发酵工艺参数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S.cerevisiae21#酵母菌株酿造苹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1.3℃、pH 3.36、接种量8.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