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就是一堆细节."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一个赞许鼓励的眼神,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蕴含着教师人文关怀的理念,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在细节之处呵护和关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就真正关注着一个大写的"人",也就真正践行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虽小,但在平常中蕴涵着教育智慧,简单中彰显着教育理念。一位专家曾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既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杆’,更是测定好课的‘天平’。”成功的语文教学应是“主线简明,细节饱满”;精彩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对细节的关注。一、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体”充满真切的关注和真心的关怀,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的“重理轻文”现象进行了反思,提倡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和在科学指导下的人文精神。真正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而完善的大学教育的基础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衡量一个校长是否真正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关键是看他能否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人文关怀。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能否贯彻“将教育关怀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的概念,实现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关注热点。在师生相对分离的远程教育领域中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撰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远距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思想,以更好的发展远距离教育,实现技术和人文的最佳融合。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文”是必要的手段,“关怀”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首先要求从现实的:人”出发,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突显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对人进行生命的关怀,引导人做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电视要肩负起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的责任(一)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在当今中国社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许多人都在谈论“人文”“、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人文科学”“、人文学科”“、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等等。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现在又出现了“人文奥运”的说法,就连2004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也与“人文”有关。但究竟什么是“人文”?我们从“人文”一词的起源和内涵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自始至终含盖着“人”与“文”两个概念。在立论的意义上“,人”归…  相似文献   

8.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以精神培育精神、以情感点燃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的人文教育,包括对人文关怀和科学理性的培养。由此,我们针对现今语文教育如何体现“理解、沟通、关怀”三个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以构筑具有人文价值的语文教育为落脚点,在实践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让语文教育真正回归主体,回归精神教育,回归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达到“应然”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效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难以达到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由“实然”到“应然”的期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之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之效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在价值定住、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上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史上备受关注常说常新的话题,但奇怪的是,每一次“关怀”都是从强调人性的某一特性出发,而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今天的人文关怀应该避免再走“关怀—异化”的老路,融合正反双方的积极因素,创设更新更高的“合题”,以为人性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真正做到从整体性上去关怀人类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哲学原理和学生的人生、生活结合起来,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一起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带来的精彩。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把学生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新途径,凸现人文关怀是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又要“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做到“心中有人”。那么,何“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一种以关怀人为主体、以关怀人为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一、让个体感受关怀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美国…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一种充满爱和情感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当前的高等教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效性及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确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大学生人文关怀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就任何事业,都需要聚沙成塔,离不开细节的积累,教育教学的实际情景更是如此。教学细节无处不在,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教学实践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细节的捕捉上。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渗透细节,能有效提升教学实践,让灵动的教育智慧和人文的光辉充溢课堂,学生就能从细微之处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1]一文中指出:其一中国教育缺服务意识;其二,中国教育缺人文关怀。这就向我们这些带班的老师提出一个命题:班级管理中不能没有服务与人文关怀。朱教授指出:“人文,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基于这种认识,我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注重服务与人文关怀,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与人情化管理。一、诗文赏读,播撒人文精神种子1.创作班歌,强化奋斗进取精神,倡导勤奋创新精神,这正是我带班的宗旨之一。开学初,为了迎接校歌咏比赛,提出并强化“开拓…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研究读者,满足读者需求:尊重读者,建立人文关怀制度;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地融会贯通于读者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让读者满意。  相似文献   

18.
衡量一个校长是否真正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关键是看他能否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人文关怀,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能否贯彻“将教育关怀进行到底”。“对所有老师要好”是我校长生涯中的管理信条。“对所有老师要好”,就是要不断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每一位教师“最近发展区内”的内在需求。学校管理的创新是一种特色提升,所以,校长要认识和引导学校特色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视阈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难以达到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由“实然”到“应然”的期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之困境,提升思想想政治教育之效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在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上更多的融入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论述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图书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只要图书馆人不懈地努力,人文关怀就能真正成为图书馆事业的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