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英汉同声传译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英汉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的重要性,也就是同声传译中要遵循顺译的原则.然而顺译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原语的顺序将话语人的话语逐字地顺序不变地翻译出来,而是在顺译原则上借助预测、断句、切分、等候、调整、移位、增补、删减、重复等技巧来辅助翻译,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其中预测是诸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张力 《考试周刊》2011,(13):39-40
同声传译是一种高程度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汉同声传译瞬间性的特点决定了英汉同声传译要使用"顺句驱动"原则,本文将着重从"顺句驱动"原则和口译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顺译是英汉同声传译基本规律,然而仅仅靠顺译及断句技巧,显然并不足以保证同传的成功进行。大量关于同传的文章仅关注技巧的分散探讨,对顺译与各项技巧的互补作用似乎还缺少综合研究。本文在肯定顺译作为基本规律的同时,提出有必要将其与转换、重复和归纳等技巧互补,即技巧综合运用及其互补关系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视译是同声传译的准备课程,视译训练模式的构建要符合其自身特点,也要为同声传译服务。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译员在做视译时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和速度不得不利用一些视译技巧来保证翻译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视译中的顺句驱动及词类转换技巧,以帮助视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视译。  相似文献   

5.
叶荔 《海外英语》2012,(12):176-177
视译和同声传译在基本原理及训练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用视译作为同声传译的基本训练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双语转换能力及预测能力的提高。视译的主要操作原则是顺句驱动,这对于基本无法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的同声传译来说也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语结与英汉同声传译断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句是是同声传译最重要的技巧之一。结合语结理论,对布什2006年国情咨文英汉同声传译(有删节)的断句进行的个案研究,通过仔细对比原文和译文,分析断句单位的构成,证实了英汉同声传译的断句单位与英语语结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即绝大部分的断句单位就是英语语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同声传译的译员需求量与日俱增,同声传译这个口译中的分支行业具有非常优越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关于同声传译的检验标准和培训还没有形成体系,相关理论和研究还在探究阶段。同声传译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因此高超的翻译技巧是同声译员必备的技能,本文将主要介绍顺句驱动,随时调整,适度超前三个主要技巧,以及训练同声传译译员的影子练习,视译以及倒数训练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顺句驱动是英汉同声传译的最大特征、基本原则。本文探讨了顺句驱动的必要性、作用、具体运用等,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它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对同声传译的需求日渐增大.介绍了同声传译的概念、工作程序及对译员的素质要求.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做好英汉同声传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技巧,并同时提出了可行的同声传译自我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聪 《海外英语》2014,(15):138-139
在同声传译中,有稿同传和视译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训练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有稿同传与视译在同声传译时译员提前都会得到稿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稿同传与视译,在翻译难度上,翻译准备时,翻译过程中都存在着联系与区别。通过在同声传译实践中的比较,分析有稿同传与视译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从《论汉语的语法结构》中洪堡特的汉语语言观出发,探讨其对当代口译方式同声传译实践和学习过程的指导意义,认为英汉同传中译员应根据汉语语言特点,重点采用短句、顺句驱动的口译策略来保证口译质量,避免口译失准。  相似文献   

12.
衡量口译质量的标准包括大意回复(clause recall)、关键词翻译(key word retrieval)、流利性标识(dysfluency markers)及语速(speed rate)。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分听辨、笔记、表达诸方面相关因素与口译效率的关系,试图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提高交传质量的策略。实践研究结果显示,交传质量受到听辨能力、记笔记能力和中英双语转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新年讲话分析发现受训译员在汉莫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特征,试图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提高交替传译质量的策略。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分听辨、笔记、表达诸方面相关因素与口译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交替传译质量受到听辨能力、记笔记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语块以其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多样性,在语言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占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话语复述作业、口译作业中语块介入的效能和产出质量,证明语块在英汉、汉英口译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参照塞莱斯科维奇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这一理论,在英汉视译中译员在理解源语语料的意义后,应抛弃语言外在形式,把源语语料按照类意群进行切分,依据顺句驱动原则把源语的信息和内涵移植到目的语中。在英汉视译中,定语从句的视译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法规则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稍有不慎将影响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对同传需求的不断增大,我们更应注重对同声传译员的训练与培养。本文简述同传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同传的教学现状及同传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同传技能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并提出同传的基本原则、同传的翻译技巧,以提高译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同传人才。  相似文献   

17.
句法歧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众多学者只限于歧义现象的探究.本文在探析句法歧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消除与阐释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up”与“down”(上/下)的语义认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对up/down(上/下)的讨论大多局限于语方诉表层句法结构方面。虽有人普就语义认知方面作过讨论、分析,但那是就单一语言的分析。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英汉语义对比,重点分析、讨论up/down(上/下)的语义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图式是影响人的认知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影响同声传译活动的重要因素.基于图式理论从微观层面剖析了英汉同声传译认知过程中译员图式的信息处理机制;探究译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模式中的理解,表达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意义形成的信息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