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作者简介]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斋,晚年长期隐居家乡湖南衡阳县的石船山下,所以又称船山,是明末清初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他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后人尊称他为船山先生.1648年,王夫之在家乡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姓埋名,遁迹荒山,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授徒讲学活动,其学问渊博,著作宏富.他不仅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在教育理论的许多方面,都提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独立见解,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也给当代教育改革以诸多的启示.一、“安天下”以“文教为重”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1619——1692)宇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他晚年住在湘西石船山,学人称他为船山先生,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王夫之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二十四岁考取举人.青年时与友人组织“匡社,”立志匡时救国.清贵族入关,他举义兵于衡山抗击清兵南下,战败退肇庆,曾任南明桂王政府翰林院庶吉士.不久辞职返乡,避居湘西一带深山中始终不肯剃发,以示抗清。此后他刻苦研究学问,发奋著书立说,勤恳授徒讲学,达四十年之久.王夫之一生著述甚多,共七十多种,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在他的著作中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并放射着唯物主义的光芒。 (一)对理学教育的批判,提倡“学以致用”。王夫之从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出发,认为教育能否处理得当,它会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他特  相似文献   

4.
一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今衡阳市)人。因晚年隐居于石船山,后人称其为船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享年74岁。王夫之的祖辈,多是中下级军官。但从高祖王宁开始,即“以文墨教子弟”。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笃信程朱理学。他极向往武夷山,特以“武夷”名其书室,故学者称他为武夷先生。他虽年青时就考中秀才,但多次乡试,均未中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28):F0003-F0003
28.王夫之 一、生平介绍 王夫之f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镇),故后人称船山先生。他的父亲朝聘,是位博学之士,以教书为生,学生称他武夷先生。他的叔父延聘,长于诗歌,学生称为牧石先生。他有两个兄长,对经学和文史也都很有研究。王夫之受父兄家教,聪明过人,4岁人家塾,7岁读完十三经,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湘籍思想家,从晚清开始有很多学人研究与传播船山学说.刘人熙是个关键的人物,他不仅自己致力于船山学说的研究,而且发起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船山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救世团体-船山学社,并编辑出版了<船山学报>.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人,是明清之际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有创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散见于他的各种重要著作中。他把人性论转到教育论的方法问题上来(说性日受日生日成,屡移而易“未成可成,己成可革”,“习成而性与成之”等),是教育理论上一大进步。他一生教人“须慎天下之师受”。所谓“师受”包括“教以教人之学”和“学以学夫所教”两个方面。王夫之认为教有教之理,学有学之道,在教与学相结合的“师受”中,大有学问。本文初探王夫之论“教者之事”和“学者之事”,以批制继承其教育遗产,并作为对他逝世二百九十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生当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王夫之(1619—1692),衡州抗清失败,“遂决计林泉”,以明遗民退隐石船山,著书讲学以终。湘潭罗正钧撰《船山师友记》.从王氏《五十自定稿》辛丑年(1661年)有《哀管生水叙》一首,考证其是年前即已授徒;居间还“亲懿子弟”,晚筑湘西草堂,学者多从之游,可见其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他是个哲学家,又是个教育家。他以其教育经验升华并丰富其哲学原理,反过来又以其哲学原理指导其教育实践。他以简赅的哲学范畴概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用新的方式探讨船山诗学背景 ,即从其征引及相关评论来看船山诗学的具体针对性 ,认为 :王夫之诗学思想需要结合其批评针对性来理解 ;王夫之诗学所针对的主要是高木秉、李攀龙、王世贞、钟惺、谭元春等明代复古与性灵诗学的代表人物 ;王夫之在进行具体批评时会表现出有意识的误读 ,这可以视为一种批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斋。晚年住在衡阳的石船山,又称船山先生。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今年是他逝世二百七十周年。明清之际,他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湘西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他学识渊博,著作繁富,在史学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史论。《读通鉴论》、《宋论》是史论的杰作。《尚书引义》、《诗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是我国明清之际大学者、大思想家 ,他逝世虽有三百余年了 ,但他的学说理论的传播、影响却并没有因为他的辞世而停止 ,他的著作反而为更多人所诵习、研究 ,并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研究热潮。 2 0 0 2年是王船山逝世 310周年纪念 ,王船山的学术研究又将掀起另一个高潮。经过三百多年的时间 ,船山学的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船山著述的整理、搜集和出版 ,二是王船山学术理论的研究 ,三是收集和整理王船山研究资料如编制目录、索引等。建立王船山研究数据库是目前为止收集和整理王船山学术研究资料的最好形式 ,而要建立好王船山研究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1619——1662)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属湖南)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同时代的黄宗羲、顾炎武齐名,并称为“三大学者”。明朝灭亡,他举义军抗击清兵南下。兵败后,因不满于南明政权的腐败,遂隐居湘西山区衡阳石船山。在他大半生的隐居生活中,刻苦研读,辛勤笔耕,直至最后“完发以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内容广泛、思想深刻、文笔流畅的著述。其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论述,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论对外通商》,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七《昭宗》第五。是专门论述“对外开放”的一段文字。这在我国经贸史籍中还不多见;况且这是一篇针对明清闭关自守、  相似文献   

14.
“梦”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很早便进入了文人的视野,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重要题材。明末清初,文人王夫之(船山)的词作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梦”意象。他的写梦词生动地记录了他最真实的思想感情,映射着船山的坎坷人生,并具有丰富的内涵:既表达了船山的爱国之情,又抒发了思乡情怀,还寄予了他报国无门的孤寂悲愤情绪。  相似文献   

15.
博仔 《湖南教育》2005,(8):18-19
名家小资料: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与黄宗羲、顾炎武一起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 家"。因晚年隐居衡阳湘江西边(今衡阳县内)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他著述甚多,刊行的共有100 余种、400多卷、800多万字,体系浩大,内容广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教育思想要点 教育乃治国之本 人性"日生日成" 因人而进 施之有序 学和思"相资以为功" 立志 自得 力 行 恒其教事 明人者先自明 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1619—1692),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民族志士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不仅在哲学、史学、经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词于当时文坛独具一格;其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斋诗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戏剧方面,写有《龙舟会》杂剧一卷。这部作品和王船山其他著作一样,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公元1 61 9—1 692年) ,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称为王船山。王夫之年轻时考取过举人,以博学多识著称。农民军张献忠大军过湘时,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为他所拒绝。清军入湘,他曾召集起义军抵抗,失败后曾参加南明桂王的政府。后来见事无可为,决计归隐,遁藏深山,窜身“瑶”洞,始终未剃发,得“完发以终”。王夫之是中国哲学史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在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他的许多精彩言论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生动注脚。下…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有古诗、唐诗、明诗三部评选。三部评选是船山精心构思的著作,是深入了解其诗学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材料。三部评选的比重安排,显示出船山尊古抑唐的思想倾向。用选本表达独特的诗体观是船山特色。船山选本及相关评点与《古诗归》、《唐诗归》有明显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明亡,于衡山举兵阻止清军南下,战败后隐居著述,在极度贫困中教学四十年。现存《船山遗书》有百种,大部分为群经注疏和论解,他是我国古代难得的多产作家。他的著作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吸收古人的进步思想,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经文,正如他自己说的“六经责我开生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1619—169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爱国主义者。《黄书》、《噩梦》是他的两部重要政治论著,前者阐明夷夏的大防,反对民族压迫(见拙著《略论黄书要旨》,载《船山学报》1984年第二期),后者总结明亡的教训,提出改革主张。公元1644年,甲申,满清贵族入主中国,明王朝从此灭亡。王夫之痛心疾首,投奔南明,力图复国。公元1661年,南明永历政权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