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张臻 《档案学研究》2019,33(1):114-121
美国在档案解密管理制度建设和实践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为我国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美国档案解密管理法规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总统行政令和部门规章三个层面,其实践历程可以分为基本没有解密活动的萌芽期(1951—1972),以系统解密审查、强制解密审查为建设内容的形成期(1972—1995),以自动解密为建设内容的发展期(1995—2009)和以酌情解密方式和国家解密中心的建立为标志的成熟期(2009至今)四个时期。美国档案解密管理制度建设和实践发展启示我国要健全档案解密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档案解密管理工作机构,建设高效的档案解密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档案法》在涉密档案方面的规定变动较大,相配套的档案法规在修改时也应相应变动。本文应用比较法的思维,对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俄罗斯四国涉密档案的规定从涉密档案负责人、涉密档案范围、涉密档案保密期限与解密程序、涉密档案申诉利用等四个方面展开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涉密档案规制范围、完善保密期限划分、优化定密解密流程、开设申诉利用渠道等方面的启示和措施,以为我国有关档案法规的修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2014年相继出台的两部保密法律法规中有关涉密、不开放档案内容界定、涉密档案解密责任人及程序确定、涉密档案解密标识变更等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涉密档案解密开放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作用,更好地协调处理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保密与开放的关系,实现不开放档案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已开放档案的为民、便民、惠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种原因,拟进馆的海洋类机关档案中存在大量涉密档案,而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和调整是进馆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查阅保密法规、建立工作小组、明确鉴定范围、确定鉴定程序、开展具体鉴定、做好后续工作六个方面介绍了海洋类涉密机关档案的鉴定实践,并从完善解密风险机制、恪守定密者解密原则、区分解密与公开、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四个方面对涉密档案鉴定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档案解密为切入点,分析中美档案解密制度在法律理念、组织结构、监督机制和公开方式四个方面的差异,认为当下我国应该通过健全解密法律体系、建立解密公开机制、改善解密监督来完善档案解密制度,以制度完善带动解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档案密级鉴定是档案管理和保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涉密档案动态管理的基础。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档案密级鉴定一直游离于档案鉴定工作,导致已失去保密价值的档案仍按国家秘密要求管理,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作用发挥。文章阐述了档案密级鉴定的依据和意义,提出了从来源、内容、时间、环境等方面进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NARA从2017年7月开始分六批集中开放了肯尼迪遇刺档案,以响应美国法律对该档案解密最后期限的规定.自"1992法案"颁布以来,NARA连同其他肯尼迪遇刺档案生成和审查机构,为推动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做出了长期且重大的努力.本文以"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开放为案例,介绍了"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集"解密与开发的基本过程,旨在探析美国历史档案解密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机构职责与社会背景,尤其关注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档案解密与开放方面的历史使命、法定职责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档案解密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和安全威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档案解密法律规制、档案解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深入分析;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档案解密在意识、法律规制、组织协调、方法技术层面的制约因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即:以“党管保密、依法治密”为基本政治原则,建立定密主体、档案馆、档案主管部门和保密局“四方合作、动态协调”的常态化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细化解密标准规范;统筹档案解密与总体国家安全;运用档案解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突破档案解密的现实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军队档案解密鉴定原则是实施军队档案解密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军尚未开展档案解密工作,既有保密法律规定不完善所致,又有对军队档案解密鉴定原则缺乏研究所致。文章认为,军队档案解密鉴定应坚持利益性、法定性、时间性、危害性、均衡性原则,利益性原则是军队档案解密鉴定的核心原则,起着支撑的作用,档案解密与否完全受利益驱动。  相似文献   

10.
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一直是综合档案馆工作的难点,在新修订《档案法》的背景下,传统的以综合档案馆为单一主体的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模式需要做出调整。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法规、调整工作思路和探索业务流程,提出建立基于多主体责任共担机制的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军事档案降解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参考外交档案降解密的操作方法,结合军事档案特点,对军事档案降解密着重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和解题操作方法详述了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12.
新《保密法》对涉密档案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0 B 1日我国修订的<保密法>正式实施,新法的相关规定对涉密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保守秘密与信息公开为契合点,从五个方面谈新<保密法>中定密、解密、新技术、涉密人员等相关规定对涉密档案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日,宜昌市档案馆出台《馆藏开放档案鉴定工作细则》。《细则》共分10条,重点阐述了《细则》产生的法律依据和政治责任,明确了涉密档案解密工作的8项规定、控制使用档案的26个具体范围、档案划控鉴定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相关责任,对档案划控鉴定工作的程序和  相似文献   

14.
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为契机加强涉密档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军工保密资格认证的契机,加强涉密档案管理,通过规章制度建设、库房建设、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载体管理和涉密档案收集的过程环节管理,为保密认证提供档案支撑.  相似文献   

15.
岳辑 《山西档案》2007,(1):56-57
2004年1月19日,外交部档案首次解密,公布1949-1955年形成的档案近万件。首次解密外交档案仅前期准备工作就长达5年。1999年,在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建议下,外交部成立“开放档案鉴定小组”,正式启动档案解密工作。当时部里组织了近百名在职和离退休外交官,一页一页翻阅档案原件,在审查单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判断密级,同意或者不同意开放,并提出理由。他们制定了“25条标准”,概括而言就是“四不”———凡是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民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军队历史档案降解密有关现行法规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完善军队档案降解密法规的建议,即加强保密和档案法规的协调性、细化档案降解密的依据性标准、完善档案降解密的程序性规定。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除了为用户提供基础业务服务外,还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解密档案的开放和使用为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提供了可能;公共图书馆既有强大的文化优势又有广大的用户优势,还有政策支持,能更好地发挥解密档案的特殊价值。本文拟以解密档案为切入点,就如何把可能变为现实,以及公共图书馆收藏解密档案所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开展档案降解密的必要性,如何做好档案降解密工作,浅谈个人的看法与观点。目的是正确处理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9.
张蔚 《中国档案》2012,(4):66-67
涉密档案是指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防、科技等秘密内容,一旦泄密将直接危及国家的根本利益的档案。因此,涉密档案的保密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然而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涉密档案同样如此,只不过涉密档案是一种有条件限制的利用,只要在允许的条件下是  相似文献   

20.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11,(9):48-48
9月6日,襄阳市档案馆与《襄阳晚报》联合主办的“档案解密”栏目正式与读者见面。该报每周二“城事专版”设立“解密档案”栏目。届时,计划用一年时间,连续推出解密文章。以襄阳历史上有影响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点工程项目、重要历史人物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