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安陆白花菜是湖北地方性经济作物,市场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本研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5SrDNA和45SrDNA在安陆白花菜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显示5SrDNA杂交信号l对,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长臂;45S杂交信号1对,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长臂。安陆白花菜的染色体数目为34条,染色体基数17,2A核型,核型公式为K(2n)=34=14m(2SAT)+20sm(2SAT),其中第11、16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带有随体,平均臂比1.733,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1.478,臂比大于2的比率29.41,核型不对称系数62.73,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2M2+20M1。  相似文献   

2.
宜兴百合属于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变种.对宜兴百合和野生的卷丹根尖染色体进行Giemsa C-带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百合的C-带带纹极为相似,绝大部分染色体都显示出明显的带纹,其中一对染色体显示出三条较强的带纹,三条染色体在长臂中部具有很强的中间带,三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区域有很强的带纹,同时在其长臂的近末端各有一条较弱的带纹.说明Gi-emsa C-带带型在同一物种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作为鉴定种质资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定位并分析了45SrDNA在蕹菜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其杂交信号有两个,都位于第4对染色体,一个位于着丝粒附近的长臂上,信号弱;另一个位于离着丝粒较远的长臂上,信号强。核型分析的结果显示,蕹菜的核型为:2n=2x=30=26m(4SAT) 4sm,属于1A型,染色体总长度为12.93μm。  相似文献   

4.
在遗传学教学内容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容易混淆,它们看似相似,但有实质性差别。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现将其进行辨析总结,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1核型和带型核型是指一个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或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对核型进行分析是识别和分析各种人类染色体病的基础。染色体核型分为非显带核型和显带核型。用各种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沿长轴显示出一条条明暗或深浅相间的带。人类的24种染色体都可显示出各自特异的带纹,称为带型。通过这种显带核型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每一号染色体,且能够确认染色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甘肃鼢鼠、秦岭鼢鼠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甘肃鼢鼠(M.cansus)、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发现两种鼢鼠在染色体组型及C-带带型上均有一定差异,同时对有关分类学上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4种栽培大麦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栽培大麦4个品种的染色体组型和C-分带带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麦品种的染色体C带的分布在数目和强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大麦品种同一序号的染色体表现不同程度的C-带带型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 ,用骨髓细胞作材料 ,对秦岭雨蛙染色体组型、C 带和Ag NORs作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秦岭雨蛙 2n =2 4 ,由 6对大型染色体和 6对小型染色体组成 ,有中部或亚中部、亚端部三类染色体 ,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次缢痕出现在No .1 1染色体的长臂上 ;一对Ag NORs在No .1 1 ;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C—带正染  相似文献   

8.
文章报道了家鸽和珠颈斑鸠的核型。家鸽的核型公式为:2N=80=28M+2ST+48T+Zm+Wm,珠颈斑鸠的核型公式为:2N=80=12M+2ST+64T+Zm+Wm两种鸟均含有10对大染色体和30对小染色体。家鸽、珠颈斑鸠的染色体核型与山斑鸠、灰斑鸠一样都具有3对最大的常染色体,Z、W染色体为m染色体位于第4号位。这种特征为大多数鸟类核型所共有,表明它们的染色体具有显著的同源性和相当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
对肉托竹柏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肉托竹柏染色体的数目为2n= 26.第 8、10、13 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 9 对均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且在第 2 对染色体长臂上具次缢痕;按 Stebbins 的分类标准属较对称的“2 A”核型.其染色体的绝对长度范围为3.32- 6.39μm ,相对长度范围为 5.33- 10.25% .  相似文献   

10.
绿臭蛙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定期定点观测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绿臭蛙(Odorrana margaretae)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臭蛙繁殖期在7月上旬-8月下旬;怀卵量为1269.8枚;产卵量为1169枚.  相似文献   

11.
斯氏按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G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热干燥涂片法对斯氏按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按蚊染色体数目为2n=6,属XY型,全部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存在中着丝粒和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种形态:在G带中,两对常染色体在着丝粒附近颜色较深,性染色体X、Y的一条臂全部深染,另一臂分别呈现4条和3条带;雄蚊共有21条带.研究中还观察到了染色体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分析3种国产兰属植物,即春兰、春剑、惠兰的核型,并结合已有的形态学及核型资料对其分类及核型进化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结果表明这3种兰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比较保守,变异不大,并且核型也具有较高的对称性。3种兰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差异与形态差异具明显的对应相关关系,说明兰属植物的形态变化更多的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组型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它们在遗传过程中是稳定的,研究各种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其染色体数目、形态等特征可作为鉴定动物种类的指标。以文县疣螈的精巢和肠上皮为材料,制备了文县疣螈精巢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和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的标本,分析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文县疣螈体细胞染色体数2n=24,NF=48,可配成1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9对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是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黄斑姜(Zingiber flavo—maculatum S.Q.Tong.)的染色体进行识别并对该物种基因组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I和DAPI组合(CPD)染色和45Sr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对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癍姜具有2对45SrDNA位点,分别位于第3、4号染色体的短臂,对应于相应染色体上的显著的CPD带区.基于,DNA位点和染色体测量数据,建立了黄斑姜的准确而详细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黄斑姜核型公式为2n=2X=22=12m+6sm+4st(SAT),其核型不对称性为2B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果蝇染色体的内含子和编码序列作为研究对象,用信息参数D2分析两类序列沿着染色体的分布规律,并用多项式拟合分析染色体各类序列沿染色体的统计分布特征,分析D2参数的平均值在不同的染色体臂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黄斑姜(Zingiber flavo-maculatum S.Q.Tong.)的染色体进行识别并对该物种基因组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I和DAPI组合(CPD)染色和45S r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对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斑姜具有2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第3、4号染色体的短臂,对应于相应染...  相似文献   

17.
社鼠、雷琼社鼠和针毛鼠染色体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鼠、雷琼社鼠和针毛鼠都是山地栖息种类,它们染色体的2n数目和形态明显有别于同属的其他各种.体现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间的核型演化是通过罗伯逊易位和缺失途径,社鼠、雷琼社鼠和针毛鼠有着不同于属中其他种类的生态位,把它们另作一属会恰当些;社鼠和雷琼社鼠的地理分布有所不同.但染色体组型并不差异.认为它们间可能仅是毛色变异,而不存在两个亚种之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55例临床诊断为肌无力的患者及其双亲进行外周血体外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出染色体畸变患者30例,占19.35%;双亲染色体有畸变者4例,占2.58%。发生畸变染色体有NO.3、NO.6、NO.7、X、NO.8、NO.17、NO.19、NO.21及NO.22;染色体畸变类型有缺失,易位、断裂、裂隙及数目异常;结果显示肌无力形成与多条染色体畸变相关联,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尤其是产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