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如果班主任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小组合作可能就会流于形式。我们班在实行小组合作管理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从初一入学开始,班里就有三名学生的成绩和其他同学差距较大,在分组的时候我把他们分给责任心强而且成绩优异的组长,一是尽量缩小组间的差距,再一个就是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第一次小组挑战赛结束后,三个组长一起找到我说:"老师,咱班三个成绩最不好的同  相似文献   

2.
马光雄 《宁夏教育》2011,(10):53-53
那一年,带完毕业班后我接了一个新班。这个班的学生活泼可爱,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班里的小波、小宁和小明(化名)三个学生都是比较典型的后进生。一次临近期中考试,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可他们几个却在自习时出去打篮球。班长把这件事告诉我以后,我气极了,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当着其他教师的面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没收了他们的篮球,答应考试结束后再还给他们。  相似文献   

3.
一次在学习文件夹的建立时,原本不是很乱的教室里,突然有了段小插曲。“老师,我做完了,再做什么?”“老师,于尧玩游戏!”两名班里特别优秀的“高手”一下子成了班里的焦点,一个是得意地告诉我做完了,一个是做完了却在偷玩游戏,而班里绝大部分学生还在因为写不上文件夹的名字或文件夹的位置不对而困惑着。我顺口说了一句:“你们两个干脆一个人承包两个组,全组同学有问题就来请教你们,你们也当回老师,咱们三个一起比一比看谁辅导的那组能最先全部学会文件夹的建立。”两个小家伙真来劲头儿了,每人分了一个组,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小老师。这样一来,刚才还困惑的学生也一下子来了激情。在两人的指导下,大家很快就建好了文件夹。最意想不到的是,两个小家伙居然把小组的问题总结得头头是道。本来这节课应该是很难讲的,而因为我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两位电脑高手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4.
陈兵 《班主任》2009,(10):25-26
一次单元测试卷发下之后,我看见两个学生拿着计算器忙着统计分数,我好奇地问道:“你们在忙什么?”学生答:“我们在算两个宿舍的平均分。他们上次超过了我们,我们算算这次是哪个宿舍考得好。”看着两个宿舍的学生在无人支使的情况下主动PK,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我想:如果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制订规则,让他们也能这么主动地竞争,那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还不都是独当一面的“精英”啊?  相似文献   

5.
在某校听课后,和一位年轻班主任交流,谈起了班级管理的话题。他沾沾自喜地说道:“我们班有几个‘问题学生’,上课特别喜欢捣乱,班里的几个学习小组都不愿接受他们。现在不是提倡民主管理吗,我便把这几个学生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然后让小组长抓阄,抓到谁就是谁,终于把这个难题解决了!”看着他洋洋得意的神态,我却陷入了深思。  相似文献   

6.
高薇 《河北教育》2006,(6):31-31
下午第二节课是活动课,我与同学们来到操场。孩子们纷纷玩起了游戏,有几个男孩子跳起了“山羊”。我怕出危险,便跑过来保护他们。有老师看着,孩子们都很兴奋,“山羊”在一点点变高,难度也在不断加强。一会儿,只剩下几个胆子大的孩子在不断向新的高度冲击,终于,做山羊的同学换成了班里个子最高的男生。可他们觉得还是不过瘾,纷纷嚷着如果再高一些就好了。  相似文献   

7.
刘保军 《班主任》2012,(8):29-30
正刚教这个班时,班主任就告诉我,班里有4个男孩学习很困难,每次考试能得20分就算超水平发挥了。带着疑惑我做了一次测试,这几个孩子果真"名副其实"——最高的18分,最低的7分。哭笑不得之余,我开始想办法……利用排座位机会,我将他们4人分散到4个组,并让优秀生将他们"包围"。于是,上课时他们只好"孤军奋战""自得其乐",但很快他们便发现这样做很危险:一是没人"放哨",很  相似文献   

8.
这几天,班里有一个女生因父母闹离婚而没到学校上课,这让我想到,从教几年来班里的后进生大多来自单亲家庭——该怎样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我想学校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做工作。一、开学时通过问卷调查或填写家庭信息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班主任和  相似文献   

9.
我错了     
我曾经做过一次一生当中,最不该做的错事。直到现在我还在忏悔……那个错误是我在密山的时候犯下的,当时我还是2年级的小学生。我们班里有许多我的好朋友,他们对我都很好,我也把他们当作我最好的朋友。对这样的好朋友,我却做出了那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之友》2013,(Z2):41-44
案例罚站?罚了我自己总有那么几个学生爱迟到,差不多上课了才想起要去厕所,然后慢慢地走出去,再慢慢地回到教室。他们进来时要不就是东望西望,要不就对着几个平时很友好的同学憨笑……几次下来,找他们聊天,做思想工作,并扬言再这样就处罚,结果他们仍然我行我素。照说,这几个学生成绩也不差,有一两个成绩能达九十分以上,  相似文献   

11.
史周贺 《班主任》2020,(4):65-65
2017年9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接手了高一(6)班,成为一名光荣的班主任。当时班里有几个女生,行为习惯很差,经常上课说话,无故迟到、旷课,严重影响了班级秩序。整个第一学期,年轻气盛的我都在跟她们做斗争,一次又一次“赢了”她们,维护了我班主任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于德满 《辽宁教育》2010,(10):34-34
女同事休产假,我接任临时班主任。她反复叮嘱我说,班里有几个外地来的男生,特别的“爷们”,软硬不吃,稍一离眼,他们就可能惹出什么乱子;而看住了他们,这个班就等于拿住了。我心里有了谱,准备和这几个“爷们”碰一碰。  相似文献   

13.
闯关     
人生就是个大课堂,无论你做的事有没有成功,多少都会有一些收获。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徐老师把我和几个同学叫到办公室,对我们说:“下个星期,班里要搞一次活动,现在有一个特殊的任务要交给你们。”我们好奇地问:“什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里都有那么几个“调皮王”。他们人数虽不多,但“作用”可不小。我在班里的实际工作中,针对他们的一些特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他们喜欢抢着做事,我就因势利导。例如,两个幼儿在搬桌子,张大伟看见了,就硬是插进去帮着抬。结果是,本来两个幼儿抬得很平稳的桌子,给他中间一用力,就摇晃起来。这两个幼儿便来“告状”,而张大伟却认为自己在做好事,毫不相让。我对张大伟说:“你想帮助同伴的想法是好的,但还要看看别人是不是需要你帮助。如果不需要,  相似文献   

15.
这几天流感肆虐,班里陆续有好几个学生回家休养。我每天都与他们通个电话,做到心中有数。一天,我发现一个学生没有来。  相似文献   

16.
我班的幼儿由四个年龄组成,大的六岁,小的三岁。在混合班里怎样进行复式教学,这里谈谈我的做法。一、按年龄大小编组在幼儿进班初期,我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来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大小和智力发展情况分组,一般把六岁的编为大组,其余的编为小组,安排的座位  相似文献   

17.
我刚进办公室,班里几个同学就涌了进来。“老师,李超把班里的常规评比表给撕烂了。”他们都抢着对我说。一听又是李超,我的气顿时不打一处来:他可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今天不惹事,明天就捅篓子,大事小事接连不断,怎么批评都无济于事。我气冲冲地随这几个同学来到教室,想给他点“厉害”尝尝。  相似文献   

18.
分组的烦恼     
陈娥 《班主任之友》2015,(Z1):14-15
小组合作,首先要从分组开始。可是,分组时,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被小组拒之门外,无组可归,实在让人头疼。蒙,便是其中之一。他的课堂作业,如果不是请在办公室做,几乎不做;家庭作业不做更是家常便饭。加上他不讲卫生,桌子底下都是垃圾,还经常打架闹事,班上同学都讨厌他。这不,这次分组蒙又没人要了,因为但凡有他在,小组  相似文献   

19.
他们凭啥总用老眼光看人说出来不怕大家看不起,在班里,我是出了名的“小混混儿”,没少被学校处分。可是,看到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并且经常受到表扬,而我只有挨批评的份儿,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努力改变自己,并且真的为班里做了几件好事,比如为贫困生捐款、到医院照顾患病的同学、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夺得长跑冠军等,甚至有一次我凭着真本事在全班考了个第15名,却依然没有谁说我好,考试成绩也被别人说成是抄的。我不明白,同学和老师凭啥总用老眼光看人?——冯超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个体户学生赵亚兴最近,有两位班主任老师和我谈了他们班里几个个体户孩子的情况。一位老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个体户的孩子大把大把地花钱,买高价衣服穿,买高价食品吃,有时甚至连作业也花钱让同学替做。这样,他们的品德,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不一降再降?另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