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不要写作‘旁皇’‘镑徨’。”到底应当何所适从?  相似文献   

2.
李冲 《语文教学之友》2005,(11):F0003-F0003
去年3月15日《报刊》上有“力争到2010年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语,俞敦雨先生撰指出:“‘左右’改为‘前后’才对。”“左右”为何要改为“前后”?俞先生作了如下阐述:“‘左右’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跟‘上下’相同,如‘年龄在30左右’,‘收入2000元左右’。面‘前后’则用在表示特定时间的词语之后,指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该学习生字“掰”了。认读字音、识记字形、分析字义,我正按部就班地边引导边讲解,学生马小华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掰’有反义词吗?”是啊,“掰”有反义词吗?说实在的,我还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为避免尴尬,我稳了稳情绪,又把皮球踢给了马小华:“你说呢?”“我想‘掰’应该有反义词。”马小华扑闪着眼睛说。“哦?说来听听。”此时我已无力控制课堂,只能任其发展了。“‘掰’的反义词与‘掰’的结构相似,两边各有一个‘手’字,中间应该是‘分’的反义词‘合’字,它表示双手合拢的意思。”马小华边说边做了一个两手并…  相似文献   

4.
关注生活,有创意地写人,一直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难点.本次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以他或她“是‘谁’”“能成为‘谁’”“怎样成为‘谁’”结构课堂,引导学生挖掘、塑造生活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一句,高中语文课本注释为:“远望长安,遥看吴会。日下,指京都,这里代指唐朝的国都长安。云间,吴地的古称。”这样的注释是不妥当的。《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古代汉语》解释:“陆云,字士龙,三国吴丞相陆逊孙。陆逊封华亭侯,陆氏世居华亭。华亭古称‘云间’。荀隐,颍川人。颍川,地近京城。  相似文献   

6.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足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米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占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念演变过程来看.这是不当的。本人把占代“走”从“跑”到“走路”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三个时期:初变、渐变、质变。  相似文献   

7.
依托国家级课题“小先生制下‘伙伴学习’的实证研究”和市级专项课题“小学音乐‘学习社区’下伙伴学习的实践研究”,我校音乐团队将“伙伴学习”和“学习社区”的概念引进音乐课堂,在音乐课上进行实践。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伙伴学习”“学习社区”等内涵的界定;二是“学习社区”下“伙伴学习”在音乐课堂的实践收获;三是“学习社区”下“伙伴学习”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从而进一步为“学习社区”下的“伙伴学习”在音乐课堂上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每当学期更替,教室和寝室周围故纸堆里到处都是只用一个学期就被废弃的课本。而同时,却又有许多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书费不得不辍学。日前,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高一(8)班学生发出倡议:“立足环保,勤俭节约,建立课本转续使用制度。”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部主任方张松介绍,课本“转续使用”制度是指,原本使用一个学期的课本,有意识地延长使用期限若干年,由高年级往低年级转续使用。他说:“课本‘转续使用’制度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外许多国家早已实行,比如美国要求学生课本转续使用5年,而日本则转续…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程水龙 《学语文》2002,(3):18-18
2000年2月第二版普通高中语文第一册《劝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课本注云:“‘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然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54页译文是:“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两者不统一,既然“焉”为语气助词,那么译文又何来“从那里”“在那里”呢?为此,我翻阅了其他注本及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世纪金榜》(全称《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延边大学出版,2003年最新版P193)对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这么一句话“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是这样解释的:“句中的‘无论’是个副词,不能和介宾短语‘从创作到演出’连用”,应删去‘无论’或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做研究者,还是做“教书匠”?窃以为,仅仅作个回答还是件很容易的事,倒是“做”字值得我们去深究。做到什么程度算是“教书匠”,又做到什么程度算是研究者呢?只有拷问到这个层面,我们的讨论才有意义。由此。笔者以为,“从‘教书匠’到研究者,再到‘教书匠”’应是值得我们倡导和推崇的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上古汉语中,“焉”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亦较为复杂。既作实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作虚词(语气词、介词等)。有时是代词兼语气词,有时相当于介词加代词(于 是),于是又被称作兼词。作为指示代词的“焉”和所谓兼词的“焉”,前人概括为“用与‘之’同”和“用同‘于之’(或同‘于是’)”。这种解释往往凭现代语感而定,即用现代汉语译文来判断它的词性和用法,这是极不科学的,常常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矛盾。文章将同一语境分布中的“之”和“焉”作了比较,并从句法关系的角度和它们指代的对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指示代词“焉”都不能简单解释为“同‘之’”或“同‘于之’”,实际上“焉”与“之”的区剐是:“之”常作宾语而“焉”常作补语。  相似文献   

14.
某“核心期刊”曾刊出一篇文章,在评析了几个误用“蔚然成风”感情色彩的例句后指出:“还有一些褒义成语,也常常被误用成贬义的,如‘东山再起’、‘雨后春笋’……”我们正在使用的一本2011年高考教辅书,在谈到“正确使用成语”“从色彩上辨析”“褒贬”时,有这样一段解说:…始作俑者’比喻……含贬义;‘东山再起’指……是褒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古代汉语》326页:“古代汉语还常出现‘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所……’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所食者’等于‘所食’,指‘吃的[东西],而不等于‘食者’。”这种说法不一定符合古代汉语的实际情况,下面仅从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中举几个“所……者”≠“所……”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17.
《语课程标准》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框框,使语教育不再是从课本到课堂又回到课本,而是从人到社会生活再回到人。整个教学活动是以人为本,从而凸现了一种教学方法,叫“自然而然”法。  相似文献   

18.
邢雯芝 《现代语文》2006,(11):111-111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丈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相似文献   

19.
“殴”可以通“驱”唐遇春“今殴民而归之农”(贾谊《论积贮疏》中学课本注:殴,当作殴,通“驱”。陈向华先生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课本注释应改为:殴,通“驱”。并以为,“辞书找不到‘殴’与‘驱’相通的例子,有的注者把‘殴’作为‘驱’的假借字来解释,也是缺乏根...  相似文献   

20.
为回答“如何破解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这一实际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206名高职学生的深度访谈记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质性编码,构建了包括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和高职思政课教学制度四个核心范畴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成因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不足、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压抑、“功能主义”的制度干预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形成原因,基于“需充分重视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需充分发挥师生间‘文化反哺’的机制优势”“需充分认识到师生间‘授业关系’与‘观演关系’的转换”研究启示,从完善思政课教学设计、构建主流舆论环境、掌握学生意识形态变化、培养“意见领袖”四个方面提出应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