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秋天》是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中去认识秋季的特征,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诗一股的旋律。不断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把美丽的秋天留在手指间和心寓里。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意图《我爱秋天》是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中去认识秋季的特征,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诗一般的旋律,不断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把美丽的秋天留在手指间和心窝里。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去寻找秋天、认识秋天、观察秋天、感受秋天、表现秋天,从而培养孩子们搜集、整理、发布信息的能力,培养儿童向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创造性学习这一方面发展,并鼓励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展开调查、研究等活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观…  相似文献   

3.
周密 《四川教育》2015,(Z1):33-34
设计意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夜书所见》《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以"秋"为单元主题组合,教学本组课文后,可选择《画》《秋天的味道》《你一定会听见的》《小溪》《蓝色的海豚岛》等文章,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随作者去看、去听、去嗅、去尝、去触摸,在阅读、思考、想象、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完善概念图的过程中,唤醒多种感官,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在体会大自然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探秘写景方法的奇妙。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让他们亲身去感受 ,用他们的眼睛去看 ,用他们的耳朵去听 ,用他们的小手去摸 ,用他们的心灵去体会、去研究 ,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勤学的境界。在这方面 ,我在上生活课的时候感受颇多。记得去年秋天 ,在教学《我爱秋天》这一课时 ,我想 ,与其在教室枯燥地说秋天 ,不如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秋天 ,在秋风里 ,在落叶上 ,在果树下寻找秋天的足迹 ,去体会秋天带给我们的快乐。于是生活课上 ,我只简单地讲了一下外出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就组织全班学生排着队 ,手拉手来到学校…  相似文献   

5.
《秋天》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勃勃生机。课文语言优美,富于儿童情趣。内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以,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郊外去“找秋天,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秋天到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走进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对秋天气候的感触、对秋天花草树木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特征;从对秋天瓜果蔬菜的认识,告诉学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更热爱秋天。  相似文献   

7.
我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美术应打破单一美术课方框,而应把各学科知识渗透到美术课中运用发挥,以提高教学的艺术。一、结合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上二年级美术课《四季景物》这一课,我结合语文课文《春天》、《春风吹》,《秋天到了》等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在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春季特征:树枝发芽,树叶嫩绿,小燕子飞回来等;秋天特征:树叶发黄、落下,天高天蓝,大雁南飞等。再根据学生的讲述在黑板上描画出春天和秋天的景象图。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自己去描绘夏天、冬天的景象。这样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美术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化难为易,学得轻松。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设计“神奇的叶子”是辽海教《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教科书第二单元“收获秋天”的第二个主题“美丽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学情分析:这一活动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秋天了解得甚少,所以,第一节课带领学生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了解了秋天所蕴含的知识。在大自然中,看到学生对树叶十分感兴趣,我就让大家分别去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漂亮的树叶。这节课让同学们继续来观察、发现、交流、探讨有关树叶的知识,并且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用树叶当材料一起来做漂亮的树叶画,用学生的双手去创造,去装点美好的生活。生活目标:1.情感与态…  相似文献   

9.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当我与学生们共同欣赏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了秋天的充满生机和收获后,看着学生一张张情绪高涨、意犹未尽的脸庞,我拉起身旁的一位小女孩说:“来,老师也带你们去秋游。”学生们拉起了小手,跟随着我唱起了《郊游》。我适时用动情的话语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郊外,面对着美丽变幻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你们最想干什么呢?”喜悦飞扬在学生的脸上。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在青青的草…  相似文献   

10.
《秋天》是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一篇看图学文。教学看图学文,需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阅读训练,要在指导方法上下工夫,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秋天》,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现就《秋天》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人常说“金色的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美丽的城市,广阔的田野,还是山村,秋天都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的美丽景色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在学习《秋天》一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或到公园或到田野或到山冈去秋游,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看看秋…  相似文献   

11.
《秋天》一课后有一道题,要求描写秋天,为了让学生做好这道题,在本文教学时,我就注意采用了电教手段:先打出一幅《秋天》的幻灯片,再问学生:“秋天到了,天气和树叶有什么变化?”直观的灯片加上简单的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说:“秋  相似文献   

12.
王平 《中小学电教》2009,(11):144-144
<正>一、教材说明《秋天到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秋天消息》中第一个子课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秋天资料的收集体会秋天特点并感受秋天的美。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收集资料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家娣 《新课程研究》2009,(11):28-28,36
《秋天在哪里》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主题之一。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秋天在哪里》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主题之一。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秋天,我应宜昌市宜都教研室之邀去讲学并给学生上一堂语文课。临出发前对方问我给学生上什么课文,我报了课文题目《提醒幸福》。  相似文献   

16.
《秋天到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秋天消息》中第一个子课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秋天资料的收集体会秋天特点并感受秋天的美。  相似文献   

17.
笔者遵循课标有关低年级写话的要求,努力发掘教材写作资源,让学生以"一句话"练笔来积累、运用语言,使学生爱写、自由地写,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围绕一大主题围绕教材的单元主题,开发出学生课堂练笔的资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秋天。在《识字1》里,学生积累了一些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第1课《秋天的图画》中学生又积累了描写秋天的优美的语句;在第4课中,还欣赏了古人笔下的秋天。在课上,我这样引导:  相似文献   

18.
<正>硕果累累的秋天伴随着学生们清脆的笑声跳跃着、前进着,秋天的收获、秋天的美丽充盈于学生们的心中,秋天的思考、秋天的遐想萦绕在我的心中。二年级上册《练习2》"做做说说",做与说、说与写,将秋天演绎得更加多彩。关于《秋天》,远非一个句号,而是一个个感叹号、一个个省略号。  相似文献   

19.
一、在生活中感受美《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由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对应,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学习此文时,正值仲秋时节,我先设计了“找秋天”的活动,让学生到野外去找秋天,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回到教室后,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样子,然后让他们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美丽景色呈现在白纸上,或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看着、读着自己的作品,自然有说不出的喜悦。二、在诵读中体验美《秋天》一文,语言优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句都能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学生通过感情朗读、配乐读,抒…  相似文献   

20.
“秋天的……”是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习作四”的训练内容。从安排上看,本次习作训练体现了时令(季节)性,并且安排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游天然动物园》之后,这样学生不仅有东西写而且有方法可借鉴。但是我们在训练时,既要创造性地利用好上述资源,又要敢于拓展。引领学生走进秋天,进行多方对话。在“对话”中体现习作训练的多维性。导写过程一、走进秋天(一)自主活动老师提前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自主地走进大自然。1.与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一起走进秋天。看看秋天的天、秋天的树、秋天的田野、秋天的……可以重点观察某一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