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宝 《山东教育》2005,(29):60-60
我原本以为.那与生俱来的,根植于我们骨髓深处的母语,不论世事如何变迁,社会怎样发展,也不会受到任何挤兑和压榨的。但事实证明我错了。母语,这个真实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踪迹,延续历史和承接未来的血脉,正在日渐升温的外语热和我们的肆意漠视中,变得越来越式微,越来越颓势。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在教育发展史中,任何一方从未因另一方的盛行而消失,而是一定历史阶段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存在。二者在此消彼长的状态下保持着平衡,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理应在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杠杆中找到适切的契合点,使二者合理并容,达到和谐统一。这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中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是教育发展史中的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着的价值选择。任何国家、任何时 期的教育都要在实践中有选择地实施某种价值观。这种选择都是有其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因此,我们不能简 单地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这两种价值观正在走向融合。我们的策略选择是在 坚持教育的“社会本位”的同时,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真假个人本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最近读到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地利籍经济学家A·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书中有关真假个人主义的论述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哈耶克认为,真正的个人主义的现代发展始于约翰·洛克,尤其始于伯纳德·曼德维尔和大卫·休谟,而在乔亚塞·塔克尔、亚当·弗格森和亚当·斯密以及他们伟大的同代人埃德蒙·伯克的著作中,这种真正的个人主义首次形成了完整的体  相似文献   

5.
“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是媒介新闻传播中的两种理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峙、抗衡和渗透的张力,造成了新闻传播现实语境中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在“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但可以开阔新闻传播的视角和思路,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实现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法界关于经济法“法律本位”这一理论问题,基本达成了“社会本位”是经济法本位的共识,近两年来,又有人提出“发展本位”、“以人为本位”等提法。这些理论看似正确,但实经不起推敲,也对经济法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错误导向,不利于经济法的发展。本文从语义学考证的角度出发,探求了经济法产生的根源,并尝试从经济法部门法特征的角度剖析,论证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重申社会本位作为经济法的本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教育诞生以来,其价值取向总是跟随历史的变动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历史回顾和不断的总结,从而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基础,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的具体现实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作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位与生态     
这种探寻贯穿着我的语文教学,也坚定了我对语文的理想。个体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尽管我们长期被较为单一的价值取向束缚,导致我们对个体存在的力量过于小视或过于高估,但在教学生态中,教师个体的力量所带来的影响却是难以在短期内界定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制约并调节着整个教育过程.而价值取向往往是一个价值判断系统,它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轨迹和前进方向起着调控、制约作用,因此,如果说教育目的制约着整个教育过程,那么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就调控、制约着教育目的乃至人类教育的发展方向.人们对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是从各自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在抉择和取舍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意向.目前,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学术上认识最流行、最普遍的,就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划分.教育目的中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之争,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论家所持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对立与冲突,在当今时代,二者应该实现统一和融合.  相似文献   

10.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指导思想和标准价值,宣示了民事法律规范的任务和功能。它的确定和厘清对于当今热烈酝酿中的民法典草案的修订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引导这个过程去找寻永恒的最高价值的向标,促进整部民法典完美融合。结合民法的私法特质,考虑目前中国法治、民主和权利观念的强化,中国民法应当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促进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和权利意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思想也在碰撞间进行着自我完善与互相融合,特别是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两种论调。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一方面在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两种理论加以阐述,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两种理念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曾维林  杨颖婷 《考试周刊》2011,(17):193-193
本文从能力本位的视角出发,阐述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模块的设置(准备和实施)等相关内容,并对设计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毕业的职业院校学生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具体的职业和未来的工作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过了20年的实践检验,荷兰的以能力为本位(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成功体现了职业教育应该使学生能够获得将来职业所要求的能力这一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过程中颇为流行的社会本位价值论,个人本位价值论和能力本位价值论各有合理之处,同时也存在内在逻辑的矛盾,只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目的的个人体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划分是从一个侧面对教育目的的理论的一种抽象概括,其实两种“本位论”各自内部还存在着诸多重要差异,并不像现有的教育理论新认为的的那么简单。此外,两种“S一位论”的划分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历史上,纯粹和绝对的个人本位论者和社会本位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在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人可以胆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而不同超历史的抽象统一。因此,从理论上讲,两种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教育价值观基本问题中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表现在教育活动中就会有偏重个人或偏重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绝对的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是不存在的,两者各有其长,也有其短。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着力于寻求两者的融合,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极大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质疑经济法社会本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法法本位的主流观点是社会本位,但这种观点却缺乏严谨的论证。本文从分析“本位”和“社会”的概念出发,对“社会本位”加以剖析,以论证经济法的法本位并非社会本位,并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发展本位”。  相似文献   

18.
“准备着: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主人!时刻准备着!”“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然处于口语课、语法课的附属地位,“随文识字”基本没有体现汉字教学的特点和汉字教学的规律。制约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为了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关于“本位论”的大讨论。而“字本位”则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理论。本文对“字本位”理论以及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化学课程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开放性.化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契合,既体现了化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又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