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关于名著导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做了如下相关阐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以“部”为单位的作品通常是指长篇小说,其字数多在三五十万字到一百多万字之间。譬如四大古典名著就是这一类。“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意味着每学年要再增加一百万字到一百五十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然而由于教材只对少数几部名著做出了相应的提示和引导,导致学生对于名著的认识仅限于冰山一角,因此,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如下深入名著阅读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卢素霞 《新疆教育》2012,(5):108-109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能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教材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强化。但是,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高尔基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乐意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那些名著。如何引领中学生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中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让学生走近名著,让名著走近学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近年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2006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专门设题6分,考查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前进,它可以启迪心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就更加明确:“要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6.
吴克忠 《考试周刊》2009,(22):86-86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阅读有明确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确,阅读名著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8.
阅读名著是中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说明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由于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再加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名著阅读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7-9年级学段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0.
宋均凤 《成才之路》2011,(29):66-6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名著阅读日益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了这样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名著阅读已然成了重要考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从名著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为强化阅读与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提出建议,首先规定了课外阅读量:7-9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三年中阅读名著的总量不少于6-9部;其次,新教材在每册书后都推荐了一些课外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鼓励支持学生课外广泛阅读,促进他们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段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二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尤其应该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把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可见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这样的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刊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宇,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还关系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淀和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7—9年级学生需“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并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材中也设置“名著导读”这个环节,每次推荐三本中外名著。从中更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了。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课外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新教材在每学期都推介了三部名著,七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共推介名著18部,每册教材中都有三部名著的导读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就安排了《繁星&;#183;春水》、《伊索寓言》、《爱的教育》三部名著的导读文章。这三部名著中的《繁星&;#183;春水》对学生来说,阅读兴趣低迷,而对其它两部都有较大的兴趣。学生阅读时或被一些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或草草地浏览一遍完事。这样的“浅阅读”状态不可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受益。为此,我根据三部名著的不同特点,开展了三次活动,让名著阅读走出低迷、卡向纵深。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7~9年级的学生要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名著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的阅读材料。因此,新课标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在实践中所做的就是多渠道培养小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就课外阅读提出了要求。一是重视课外阅读的过程,强调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二是对课外阅读的对象作出了规定,要求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和“名著”;三是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名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的沉淀,“知”的积累,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最新观念。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因此。课外阅读活动中,我帮助学生了解名著,引领学生走进名著,激励学生热爱名著,让经典浸润学生纯净幼小的心灵,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