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功率控制对Vienna整流器在控制周期中只输出单个作用矢量,功率波动大,输入电流谐波畸变率高,为此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在控制周期中引入第二矢量与最优矢量共同作用,通过分配最优矢量和第二矢量的作用时间提高对功率的跟踪精度。建立仿真模型并设计Vienna整流器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相比,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小参考功率和预测功率之间的误差,降低Vienna整流器的功率波动和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直流母线电压维持在所需的水平,并更好实现整流器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基于预测控制设计实现了三相Vienna整流器的电流控制策略。提出一种改进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在每个开关周期的开始,计算整流器平均电压矢量,同时在开关周期结束时消除输入电流矢量分量的跟踪误差,输出矢量再以空间矢量调制SVPWM方法得到调制波,经过驱动电路实现对开关器件MOSFET的控制。基于改进预测电流控制设计了三相Vienna的仿真与实验平台,结果展现了其在动态和稳态下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MATLAB/SimPowerSystems建立了三相三线交流调压电路的仿真模型。在相控方式下进行仿真,分析了在不同触发角时电路的工作情况,对电路常见故障类型分别进行波形分析,对三相三线交流调压电路的调试和故障诊断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实践教学平台,设计了模块化的程序和高自由度、高兼容性的硬件电路。学生通过实验平台不但能够对PWM整流器不同闭环控制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而且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灵活改变硬件电路参数。实践结果表明,PWM整流器控制系统实践教学平台锻炼了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系统开发、电路设计、程序编写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电气工程及相关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张红娟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6):34-36, 56
根据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建立了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的电流内环采用滑模变结构的控制算法,对电压外环进行PI控制,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滑模变结构PWM整流器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实验中由于采用三相三线制接线方式,当电动机断相运行时电源容易损坏的缺点,提出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对原电路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断相保护,而且电路设计简单,便于操作、维护和维修。  相似文献   

7.
对三相电路有功功率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是工业生产和三相电路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按三相对称电路和三相不对称电路分类,各类又都有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供电方式。详细地讨论了各种情况的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方法,总结了各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功率表读数在不同情况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单开关三相DCM BOOST电路开关的理论基础上.利用软开关技术构成一种新型的三相BOOST低谐波高功率因数的ZVCT—PWM变流电路并分析其原理,进而设计一种离散控制方案来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利用仿真软件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并作谐波分析,通过实验得到加入软开关变换电路后,降低输入电流的总失真,电路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状态下,有效抑制谐波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电力电子开放模块的100W双馈电机实验平台,并设计了三相PWM逆变、整流实验以及绕线式异步电机交流励磁控制实验。实验平台以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采样电路、调理电路等具有硬件模块化、软件标准化、拓展性较好等特点。实验平台不仅可用于开设上述实验,还可用于开发自主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整流器给人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又引入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给电网带来谐波,谐波电流使电网的功率因数下降,严重时造成电网电压畸变。本文以基于隔离式Cuk变换器的APFC电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隔离式Cuk电路拓扑结构和工作过程,提出了带隔离的Cuk型APFC电路结构的设计,并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对整体电路建立了仿真模型,得出设计的电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设计从使用简单,调整方便,界面友好的目的出发,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系统包括整流、滤波模块,电流调整模块,检流模块,信号放大调整模块和控制、显示等模块.该系统通过电流负反馈、闭环控制改变基准电压来达到恒流的目的.并采用PID控制算法提高输出电流精度.该系统具有输出恒定、电流范围宽、精度高、低纹波、易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MEMS和GSM模块远程监护的实验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MEMS和GSM短信沟通平台的检测人体跌倒、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报警以及紧急呼救的智能监护系统,以实现对居家老人的远程监护和突发意外的及时警报。系统由三大模块组成,其中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为SIEMENS TC35模块和MMA7260QT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低功耗单片机STC12LE5204AD,采用AT指令程序实现单片机控制GSM模块自动发送跌倒求救短信。该系统较一般检测算法不同:对人体进行动静态姿势分类,自动检测是否进入省电模式并启用随时唤醒机制;预设的紧急报警按钮使用户能够及时自主求救。实验证明,基于MEMS和GSM的老人监护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居家老人进行可靠监护,对保障老人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配电控制是采用点对点方式实现的,人工维护成本高,可靠性低,无法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费时费力。为提升配电控制的自动化能力,采用工业系统中的C/S模式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利用Modbus现场总线将各配电模块进行组网,实现上下位机及各配电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可实现遥控、遥调、遥信、遥测功能。调试结果显示:系统稳定可靠。控制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物料输送过程宏观难以观察、成本昂贵难以复现等问题,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了一套模拟工厂物料输送的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主要由控制模块、运动模块、机械手模块、检测模块、电源模块组成,可完成路径寻迹、任务领取、物料识别与搬运功能。该平台可直观展示工厂物料输送的工作过程,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物料输送过程的认识,加深对机器人结构原理、电路架构、控制流程的理解,为学生开展认知实践、专项实验和综合创新提供学习平台,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核数据测量仪中存在的诸如功耗高、体积大、无法及时提供地理坐标及地球物理参数等问题,设计了以32位ARM微控制器LPC2142为控制平台,利用GPS技术对便携式核数据测量仪器进行实时定位的核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能够随时对测量点进行实时定位,准确、快速地提供地理坐标,为及时获取更多的核素信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设计小型的电阻应变式压力测量系统,系统采用AD7715芯片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小信号转化成数字量,传入STC12C4052主控单元,通过处理后利用LCM045显示模块输出,给出了完整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和具体电路。实验证明:系统简单、精确度较高、成本低,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控制系统利用FPGA技术,结合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控制系统分为分频、温度调节、定时、主控制中心和显示五个模块,采用Verilog语言来分别实现各模块功能。所设计的系统不仅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低,同时还具有低功耗,高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公交站牌发展的4个阶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平台的第三代电子公交站牌,其特点是在于系统采用M151型短信模块,结合工业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性能稳定,传输速度快;主控制板采用ATMEL的AVRM128单片机,其采用先进的RISC结构,具有代码执行快,内外部系统资源多等优点;点阵显示板采用高亮度的LED点阵,具有亮度高,可视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户外信息显示.并详细介绍该系统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实施方法,该系统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灵活适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本科“电力电子技术建模与仿真”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与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实验环节设计方案,包括实验课时、实验内容及实验平台的设计。其中多层次实验内容设计和Matlab/PSpice混合仿真系统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相关电路的电磁关系、工作和设计原理,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综合设计电力电子系统的能力以及英语的应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以较少的投入,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王超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6):34-36,71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汽车尾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包括上位机模块、主控模块、时钟分频模块、左侧尾灯控制模块、右侧尾灯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上位机模块是通过LabVIEW软件实现的,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实现了汽车的左转、右转、刹车以及夜间行驶功能。硬件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汽车尾灯控制系统能实现交互界面、指示灯与显示屏的同步显示,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