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地理环境影响了书法,书法的发展也反哺于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书法文化,两者互动共生。沂蒙地理环境、江南地理环境促进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发展、成熟,同时,王羲之书法也促进了这两地书法的繁荣。从横向的、空间的、地理的维度去研讨王羲之书法,既为传统的书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恢复对自然的记忆,从而有助于重建书法与自然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书法艺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和凝固了一根立体线条在时间里的一段流程,因而这一视觉造型艺术兼有了时间艺术的一些特点。汉字书写中笔顺的约定俗成,字序的文学化、有序化是书法艺术时间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书法艺术的时间性体现了人类的生命气息和情感色彩,书法创作中,书法风格对运笔速度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而不同的运笔速度与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写工具材料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中表现了不同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3.
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如书写主体、书写工具和社会文化心理等,这些方面前人都多有论述。然而,对于文字载体这一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却鲜有人进行专题分析。文章以先秦时期书法风格的演变为研究范围,以文字载体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甲骨文、金文、盟书、简牍、帛书等书法艺术风格,探讨在中国书法艺术风格演变过程中文字载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理环境。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其形成、传播及发展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体现出地域特色。由何茜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人文地理学》一书,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全面解析,指出各具特色的地理空间是音乐艺术形成的沃土,而民族音乐作品是表现地理空间特色的载体。本文结合书中观点与民族音乐作品案例,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解读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5.
张静 《文教资料》2012,(17):79-80
从古代到当代的书法艺术传播过程中,文字的书写者书法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书法传播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书法内容的创作、书法风格形式的呈现都取决于书法家的技巧、修养,书法家不仅决定了书法作品多样的风格形态,而且把握着书法信息的泛化范围和受众面积。由于日常书写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书法家面对的受众不同,传播书法的心态也随之变化,创作的作品和收到的效应也是完全不同的。本文主要围绕书法传播媒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文化的加工对象.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在农耕文化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文化的加工对象,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在农耕文化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国家,这一值得我们无比自豪的文化特征,对我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发展有没有影响?目前书法理论界尚未有深入的认识,只是在书法家生平的介绍中有一些一般性的介绍。这是一个需要改变的局面。本文拟从宏观的文化角度俯瞰历史长河,从中析出历代书家的地域分布与书法艺术发展的有关联系,在这一课题上做一些初步的探索。综合今人所编书法辞书,秦汉至近代有籍贯可考的书法家有730余人。整体看,祖国各地都有出类拔萃的书家出现,可将他们以历史发展年代为纵线排列后,各地区书家的分布又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正>书法地理是历史文化地理学与书法史的共同研究领域,其着重研究书法的艺术风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关性。人地关系是人文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动态关系的简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人类活动反过来影响自然甚至局部改造自然,二者不断交互所生成的人文系统包括语言、习俗等诸多人文现象,书法作为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今书法界作者多、观众少,书法家队伍扩大、中学生书写水平降低的尴尬现象,反思与书法艺术密切关系的高中语文教学会发现,高中语文在当代书法与文化疏离中存在着失位现象,表现在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与书法的疏离等方面。因此,我们要通过更新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打造学养深厚、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群体,密切语文与书法艺术的关系和通过适当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书热情和书法意识,搭建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平台来重塑高中语文在当代书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毛笔书法艺术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中开展毛笔书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提升其核心素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小学开展毛笔书法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本文从区域民族心理行为和性格特征形成的地理背景 ,论述了地理环境差异性是形成人类心理行为地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南北     
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分化为南北两大体系,南方书法顺延着传统继续演进,向精致化发展,用笔考究、注重细节、追求情态,表现风度,上层主流社会的书法艺术与下层文字书写几无关系;北方书法学习和模仿南方书法,介于隶楷之间,书风质朴、猛利、粗犷。隋唐时期南北书风开始走向融合之路,褚遂良、薛稷代表了南北书风对峙的终结。  相似文献   

14.
吴江 《甘肃教育》2007,(11X):62-63
从文字诞生直到今天,和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有着相似之处的中国书法艺术,也经历了发展、成熟、繁荣、多元化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形式,从“书法”名称的更替到文字字体的演变,从文字字体结构的发展到碑帖之争,从书写工具材料的不断完善到个人书写风格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饮食就是百姓的第一要事。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观念,这也必然造成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通过对关中地区和黔东南地区饮食习惯的浅析,揭示地理环境差异对我国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为正确处理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可行的方法,以期营造健康、和谐的饮食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古代作家的创作风格的生成,与外界客观因素有关,其中更与地域文化有关。地域文化对古代作家风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的不同特征影响着古代作家的心灵世界,地理生态环境影响着古代作家的审美个性,地域文化的繁荣程度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拜读《江苏教育》(书法教育)6月刊王昊老师《数字书法:笔尖上的传统与现代》一文,我觉得在当前情况下,书法教育应适时引入新的技术和机制,充分结合科技的力量改变书法教育的现状。书法是一种传统艺术,是文化的不断累积和书法家个人情性抒发时的书写创作。真正的书法艺术传授可以立足于课堂,更传承于书斋,是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18.
书法活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语文活动,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学问,蕴涵着许多文化知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文人留下了自己的墨宝,为这门艺术奉献了许多。中国汉字的规范化书写,从初中生就应该抓起,这样可以培养初中生规范汉字书写的良好习惯,从小掌握中国汉字的书写技能,提高初中生书写规范字的书写水平,逐步提高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树立热爱祖国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美好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传承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构建炎黄子孙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做出积极的贡献。以下是笔者指导规范学生书写的几点尝试,与各位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9.
书法风格是书法家作品表现的主要思路和艺术特点,它的形成受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书法风格的品评有一定的标准。风格各异的各个时代的书家和作品各美其美,评品的标准也应广博多元。  相似文献   

20.
书写内容与书法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首先,内容影响主体创作心理,使作品具有个性品质;其次,书法作品能够能动地反映文字语境和主体的精神气质,两者的相互生发使文境在书风催化下进一步凸显艺术的旨趣;最后,契合主体心理与精神的书写内容对书法家构建个性书法风格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