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通信工程专业重要的一门理论基础课,其理论知识将在后续课程“微波技术”以及“天线工程”等课程中得到运用,因此“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目前我校通信工程类本科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以提高我校“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新型通信类人才。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高职类院校的体育课程标准与普通高校二者内容同质性显著的现状,从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同性探究高职类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提出:以培养目标为抓手;以专业特色为主要改革方向;以就业需求为主要改革目标构建“业群式”高职类院校的体育课程,以期促进高职类体育课程“以生为本”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中“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1)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委颁布了(96)1号文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逐步推广落实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校(现高三年级)从1997年秋季开始就执行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的改革”。主要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比例作了较大程度的调整,使其在各个年级有所侧重,从而构成高中体育学科新的课程体系。2)根据“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要求,即对传统的单一课程体系中教材的分类原则进行重新认识,加大体育课程的弹性,课内向课外延伸。这一新的改革举措,改变了以往以“育身”为教学目标的学校体育转向以“育人”为教学目标的学校体育。根据这一要求,我  相似文献   

4.
本次课程改革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又称“必修必选”)和选修(又称“必修自选”)两部分。其中,“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基于田径类项目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选修1学分”。“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学分”。也就是说,对于田径类项目系列每位学生至少要必修1个模块。基于课程这样的要求与当前进行的改革实验,本文对该类模块若干问题提出探讨,以期能够不断提高认识与科学合理地践行,更好地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2003年《课程方案》和《指导纲要》为依据,提出了田径类课程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整合、开发、扩展新的教学内容,构建集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四大板块”课程结构体系。紧跟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教育、娱乐、健身、文化等角度重新审视田径类课程的价值,这是田径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出路和契机。  相似文献   

6.
使用了多年的“体育课”名称,在历史的进程中落下了帷幕,被“体育与健康”所替代。更名后“体育”与“健康”之间的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说体育可以代替健康,它们是“手段”与“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更名后的体育课程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了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认为应该包括理论知识类、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类、拓展类以及职业类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尽一致;学术科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部分学时偏少”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指出在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中,应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例,扩大选修课的限制学时和范围,相应增加实践环节部分的教学时数。  相似文献   

8.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讨论、研究利用C++语言进行面向对象进行软件设计的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类选修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首先从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三方面对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而后以提高学生利用C++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出发讨论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最后对本课程的结业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与逻辑推理法,以课程代价理论为指导,分析体育课程改革的患得患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重人文、教育,轻竞技,重娱乐、游戏,轻技能”之嫌实乃是一种必要的合理付出。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是体育课程价值遗失的理性补偿;体育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课程设置中课程代价与课程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是课程改革实践“创美”过程。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中淡化对技能掌握、竞技性,转向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和谐共生”为原则,增强对体育活动过程的体验和发现,创新娱乐课堂内容,彰显人文关怀,是体育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后,自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中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后,体育课程与健康促进的关联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更加清晰了,体育教师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但是,正当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中,积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建筑企业人才要求的调查研究,以及高职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安排的改革思路,主要是针对企业需求与学生特点提出课程“融合”的思路,以减少课程内容重复和课程衔接不当等问题,为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法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对建筑企业人才要求的调查研究,以及高职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安排的改革思路,主要是针对企业需求与学生特点提出课程“融合”的思路,以减少课程内容重复和课程衔接不当等问题,为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法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方法学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在田径类课程目标和内容改革确立之后,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田径类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基本框架,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校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构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构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对体育需要认识理念的全面提升。如何正确理解“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发展的教育理念,进行“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的统整,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是关键。没有合格的教师,学制、课程改革都是枉然。“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引入当代西方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的运动教育模式,其中的运动参与目标多元化和社会适应目标的模式。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最新出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全面贯彻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把传统的体育课改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将学科性质不尽相同的二门课程(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结合起来,形成一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稳步推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体育,特别是体育课程(小学阶段称“体育课程”,中学阶段称“体育与健康课程”,简称体育课程,下同)的改革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中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贯彻实施。在新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的增加,是这一变化最显著的外在表现。与此同时,在实施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学校体育工作者对体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功能、教学方法、评价、管理以及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也都…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两类课程改革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两类课程的改革的意义出发,对两类课程的内容要求进行了分析,为学校开展活动类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校健美操教法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为顺应改革发展趋势,为广大高校健美操工作者提供借鉴.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操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全面实施之际,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主干课程之一的健美操教学进行探析,提出了变纯成套动作教学为“学生自学+教师指导”教学的自主型教学法;变教为导,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的探究型教学法;变更考核的形式与方法,推行“教考”同步教学过程的合作型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师范类专业认证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但改革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准入”生成的路径依赖,难以变革创新,部分高校参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不够,统一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改革特色缺失,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支持条件配备不足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以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意识,激发课程改革热情、遵循“共性+个性”的课程改革理念、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