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学习方式的改革,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学习方式理念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为此课程改革应力图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学生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谭课堂结构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消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魏发旗 《考试周刊》2009,(21):185-186
一、前言目前,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仍存在,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所学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出现的,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容易造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丧失。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实施“共同学习”策略,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合作交往能力,是优化小组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从人性的角度讲 ,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与依赖性上 ,从而导致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逝。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客体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建立以弘扬人的主体行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系统的现代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地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 ,意味着生存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以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 ,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如果一个在学校度…  相似文献   

9.
正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1])。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他主的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尤其是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表现迈入新世纪,以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主要标志,开始了更深刻的课程改革。旧的“奶酪”已经变质,新的“奶酪”就在眼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相应的深刻变革。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飞跃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前提。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注重学生单纯的接受,信息传递是单向的。新课程改革力图建立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全体性的多元…  相似文献   

11.
何英 《考试周刊》2011,(43):86-87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双重统一,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人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本文从三方面谈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从教学过程和方法看就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这种刻板的程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探索一种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  相似文献   

13.
张文铸 《文教资料》2006,(11):75-76
传统学习方式把地理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之中,从而导致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习的变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弘扬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程改革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的转变呢?(一)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高的过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就是要把传统的学生学习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转变成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孙云杰 《中学文科》2009,(11):105-105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与研究,更多地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新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开放性的学习过  相似文献   

19.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习方式的转变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其日的在于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状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