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明敏  蔡斐 《编辑学报》2017,29(3):271-274
审稿是学术期刊质量把关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目前常规的“四审制”流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增加编委初审环节、完善审稿内容和优化审稿流程,不仅可以缩短审稿周期,节省审稿资源,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而且能吸引优质稿源和优化学术成果,从而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品牌形象.同时,编委初审退稿还更具权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李晶  张嵘  相艳 《编辑学报》2016,28(2):153-155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为例,阐明“编委送审制”的运行模式,并就送审时间和审回时间,以统计学方法与“编辑送审制”进行比较,体现出它在提高审稿速度上的优势.提出了完善和创新审稿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菌物学报》探索“编委办刊”之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敏  武文 《编辑学报》2011,23(1):63-64
为了不断提高期刊的载文质量,实现学术期刊可持续良性发展,《菌物学报》积极采取"编委送审"和"编委组稿"的办刊方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建立“编委初筛”环节强化稿件初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敏  董悦颖 《编辑学报》2014,26(1):49-51
《检验医学》为加强稿件初审工作,在审稿流程中引入了"编委初筛"环节。实践证明"编委初筛"可缩短低质稿件的审稿周期,提高审稿质量,对树立期刊良好形象、提升学术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介了<固体火箭技术>期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达到的学术地位,较全面总结了为创办成精品期刊,编辑部人员努力工作的经验或做法,主要包括从明确办刊宗旨、注重论文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稿源、扩大期刊影响力、加强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提高编辑素质的培养、严格执行编辑出版标准和规范及发挥编委作用等诸多方面.最后,简述了期刊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希翼期刊编辑人员从中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李新根 《编辑学报》2022,34(2):179-183
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为参照,探讨了同行评议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及成因.为更好地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及编辑应对专家信息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淘汰不合格审稿专家;强化编辑初审力度,控制稿件送审频次;加强交流互动,提高稿件送审精准性和有效性;完善期刊...  相似文献   

7.
张娅彭  王紫霞 《编辑学报》2020,32(6):652-654, 658
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编辑部审稿工作为例,对以往送审方案的审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差异所对应的原因以及各送审方案的优缺点。优化送审流程,引入青年执行编委参与审稿后,再统计审稿结果数据,对比指出青年执行编委参与审稿的优势。通过赋予青年编委稿件的初筛权、审稿专家推荐权和处理审稿意见分歧仲裁权,探索以青年执行编委为审稿主体,构建更为科学、公正、高效的审稿机制。  相似文献   

8.
何永艳  梁倩  蒋巧媛 《编辑学报》2016,28(3):264-265
编委是期刊重要的学术资源,对于提高期刊质量和扩大期刊影响力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期刊编辑部既要强调编委的责任和义务,还要注重为编委提供人文关怀,充分肯定编委对期刊发展的贡献,激发编委参与办刊的热情,才能使期刊与编委达到双赢,营造共同发展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快审稿流程是科技期刊关注的重要问题。而部分学科领域的英文科技期刊在寻找合适的审稿人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已成为制约期刊发展的一个因素。本文提出了“编委编辑协同处理稿件”模式(简称“协同模式”),并结合《Avian Research》的实践,详细介绍了期刊在“协同模式”下,编辑如何在编委工作时间受限的特定时期与编委密切配合,采取便捷方式协助编委快速了解稿件情况、寻找合适的审稿人以加快审稿流程,提升审稿质量,同时指出了“协同模式”下需体现编委学术把关作用、降低拒审率等注意事项,为面临类似问题的期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园艺学报》编辑部李亚新审稿是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审稿一般实行三审制,即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评审、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其中专家评审对于评价稿件的学术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国...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2
分析科技期刊稿件三审制中专家评审环节采用匿名审稿模式和公开审稿模式的利弊,以及编委推荐制对于科技期刊遴选优质稿件的突出优势.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公开审稿模式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实行编委推荐制与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稿件遴选机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分析医学期刊编委会专家审稿组稿撰稿情况,为了解编委会专家职能发挥情况,加强编委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托中华医学会《中华烧伤杂志》稿件处理系统中的“专家审稿情况”模块,统计2013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第4届编委会任期内专家审稿篇数>70的审稿专家情况,包括出生年、学历、职称、工作单位、本刊职务等,并统计其审稿周期,在“稿件查询”模块里查询上述专家刊稿情况,通过每期责任编辑统计4年间上述专家组稿篇数。4年间审稿篇数>70的编委共20人,其中常务编委和普通编委均为10人,分别占41.7%(10/24)和14.3%(10/70)。编委多为60后,3/4的编委具有博士学历,所在单位大多为烧伤学科发展良好的知名院校附属综合性三甲医院。常务编委审稿数1133篇,平均审稿周期4.8d;普通编委审稿数946篇,平均审稿周期6.2d。常务编委和普通编委审稿情况差异不明显。常务编委组稿数101篇,刊稿数49篇;普通编委组稿数25篇,刊稿数27篇。编委在期刊审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务编委在期刊的组稿、刊稿方面,优于普通编委,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应加强编委在组稿和撰稿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13.
孙菊 《编辑学报》2021,33(5):541-544
编委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人,对于提高期刊质量和扩大期刊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调动编委工作积极性,激发主动性,本文以《应用生态学报》为例,阐述如何优化科技期刊编委会结构,根据编委特点进行分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编委的作用,并对编委会进行制度化建设和充分的服务保障,以期显著提高期刊组稿能力,提升审稿质量,加快审稿速度,大幅增加高质量论文的数量,进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系列医学杂志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系列101种医学期刊作为调查对象,从公开编委会成员、责任编辑、利益冲突声明、作者贡献、原始数据和同行评审专家这6个方面切入,全面地了解目前这些医学期刊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16.
吴学军 《编辑学报》2011,23(4):348-349
从学报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等主要元素入手,用具体案例分析《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在行业背景下融入企业元素后,为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7,29(1):58-59
同行审稿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同行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拒绝审稿、勉强审稿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是学术期刊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文章以《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近年来约请审稿人的实践心得为基础,讨论提高专家审稿积极性的措施:选择潜在作者群作为审稿专家,避免过量送审,加大初审退稿率,尊重审稿专家的要求,与无反馈的审稿专家取得联系,利用ORCID认可审稿专家的贡献等,旨在致力于提高专家的审稿同意率,从而在源头上推动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据库定量分析遴选英文科技期刊编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筠 《编辑学报》2018,30(4):392-395
编委会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建一支优质而高效的编委会队伍可以为打造优秀科技期刊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仿生工程学报》编委会换届筹备为例,借鉴国外同领域竞争期刊的编委会构成特点,探讨适合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编委遴选的新方法。实践表明,灵活运用Web of Science、Scopus等网络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对备选编委的学术影响力、学术活跃度等进行定量评估,还可以挖掘有潜力的新编委。备选编委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编委会换届改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