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一、前言 我国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稳定增长,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人们善度余暇和健康生活的需要,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以学校时期为中心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一环的体育教育。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学校体育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具有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育如何深入改革,我认为在考虑对人才培养怎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指导思想下,应该充分重视体育教育必须适应人才使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和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是为奠定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基础课堂,体育教育应由学校变为终身教育,由短期受益变为终身受益。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成为终身教育的起点,而不该是终点。要实现这一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许彩艳 《体育世界》2013,(11):127-128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的体育运动。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学校体育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 ,是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 ,是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同时大学生又处于身心较为成熟的青年时期 ,是接受教育 ,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因而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 ,着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1 以终身体育为主线 ,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育 ,从国情和实际出发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体育课程教育必须体现为社会主义教育总目标和学校培养总目标服务 ;把体育课程教育作为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教学中 ,应以“育人”为最高目标 ,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把体育与终身受益二者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应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依据以上要求。大学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育人为最高目标 ,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为基本宗旨 ,增进学生健康 ,增强体质 ,发展个性 ,培养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 ,提高体育文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造就一代体质强健 ,身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根据这个指导思想 ...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对人一生未来的影响很大。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从终身体育的视角出发,阐明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推进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新《纲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赖炳森 《体育学刊》2005,12(3):89-91
学校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上位概念,高校体育应该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总体思想,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方面课程目标为依据,包括体质教学思想、运动技术教学思想、健康(含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奥林匹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终身体育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已成共识。大学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因此,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而言,高校体育阶段不仅要解决学习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当前和今后运用的问题。本文,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旨在普通高校体育改革,使学生结束学校体育学习阶段走向社会,确立终身体育观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灵魂和根本宗旨,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关键和基础,有效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将对终身体育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根据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最近进展情况,以终身教育为立足点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通过确立终身体育为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强化学校的体育基础建设,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等措施来促使学生在高校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学贯彻终身体育教育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与核心,应为终身体育服务。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材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必须把原来以体质教育、运动教育和学校时期为主的体育教育转向终身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构建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作为国民终身体育基础阶段的学校体育阶段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对国民终身体育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归纳了一些对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参考意义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终身体育思想是当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一大变革.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既要完成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又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的改革必须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体质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探讨体育教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本就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来探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与核心,应为终身体育服务。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材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必须把原来以体质教育、运动教育、学校时期为主的体育教育转向终身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认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以体育知识为先导;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以终身体育为方向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是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核心,并提出了落实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应把终身体育放在主导地位。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从终身体育概念的内涵看,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但它又琏别于终身体育的其他阶段,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祖国建设者,能否进行终身体育,很戈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本文旨在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目标的相关性,并期待以此得到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及新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要实现两个转变,即:被动体育教学观向主动体育教学观的转变;生物体育教学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教学观的转变,使高校体育教育形成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生理心理相结合,观赏参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的良好实践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提高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1.改革教学模式体现终身体育效应。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已经深入社会和家庭。学校体育是连接社…  相似文献   

18.
衣刚 《体育世界》2012,(5):71-72
体育教育是全民体质的基础,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民体育发民的重要阶段。正确定位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和发展思路,把高校体育改革与终身体育教育相连接。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目标引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不仅对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时代的体质健康,更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终身体育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和国内外对终身体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终身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占有的地位,提出了高校体育教育应树立以终身体育理论为其根本的指导思想,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习惯,逐步提高其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20.
实施个性化培养是高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途径●墨鸿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如何实现这一改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