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与应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在当今动荡的世界上得以生存的基本。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在中央以及中宣部、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编写和反复修改,现在终于正式出版了.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教材建设,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也是高等学校理论战线的一件大事.作为教材编写课题组的一个成员,我想谈谈自己对这门课程重要意义和这门教材体系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不久,在国家教委党组的领导下,“全国教育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宣布成立了。这是教育系统的一件大事,我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在教育系统成立这样的研究中心,加强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情。我希望研究中心能在推动全国、特别是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作出贡献。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当今时代特征结合起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不是从历史学科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分离出来的学科,而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及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它的基本学科属性,但同时它又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学特性,它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为基础和前提的.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及时汲取和转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赵逵夫同志即将出版的《屈骚探幽》一书,是继他的《屈原与他的时代》之后的第二部著作。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1.对屈《骚》和有关《骚》的书作了精心探讨;2.书中利用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3.引用民俗民风研究文人创作;4.根据材料,考虑情理,析疑辨惑,是作者著述的基本方法。因此,本书的出版,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研究《楚辞》的学术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应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展开。贯彻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要注意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在会议上讲话的精神。要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结合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实际,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的局面。在这里,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提高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首先讲一下对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怎样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科学地把握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教育改…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出版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件大事.这部教材的特点在于以可靠的史实,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记录了中国人民怎样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正确的选择,才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有的同志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比较好地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我是很同意这个看法的.  相似文献   

8.
《朱德选集》出版了,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又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又一部光辉的文献。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组织者之一。他一生革命活动的主要领域是军事斗争。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朱德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应用于战争,具体地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对毛泽东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原著者Robert Dottreng 译者柳其伟林促达民国二十二年九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一本书原名为 The New Education in Austria是美国John Day Company 出版的。这本书我早已看过,认为关於奥国教育的一本有价值的书籍。现在柳其伟林仲达两先生把它译成中文,使不懂英文者也有阅读之机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著者Robert Dottrens虽然不是一个奥国人,但他  相似文献   

10.
评吴德刚著《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国家教育委员会袁华吴德刚同志著的《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一书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件可喜的事情。我感到这是在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同时也是在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方面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工人阶级政党产生的基本条件。在中国,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则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理论等多方面为建党作了准备,这在中国以往是不曾有过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努力学习和探索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新开设的全国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的“五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李达文集》第一卷已经出版了。这一卷编入的是李达同志从1919年到1949年发表于报刊上的部分文章以及《现代社会学》、《社会之基础知识》、《法理学大纲》等著作和著作节选,共有五十多万字。它的编辑和出版是理论界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李达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他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并且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活动。李达同志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需要和中国革命的进程,在长达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了新的调整,把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七门课程整合、精炼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四门课程.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属于新增课程.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上的深谋远虑,也给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为教师赋予了新的职责,其意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奚广庆同志撰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2003年8月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系统考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主要成果和基本经验,并注意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的精神,以较大的篇幅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历程、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也是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视角,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研究的一个成果.当前,全党全国正在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发展中,深刻认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本书的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在于适应了党的事业发展和理论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卢那察尔斯基是苏联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一生发表的数以千计的文艺论著,在阐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建设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研究俄国和欧洲文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文艺论著,从二十年代开始,就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对我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建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回顾一下卢那察尔斯基文艺论著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和发展,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童趣诗是中国古代诗苑中的一朵奇葩,然而千百年来她却湮没在古典诗集的烟海中而无人问津。赵旭东先生与同仁张学松、张宏运同志惜其没闻,历尽艰辛,从先秦至明清卷轶浩繁的诗集中,披沙沥金,精心挑选出150首加以评注并结集出版。这是做了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本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古典诗歌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本书将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这里先行发表赵旭东先生为该书写的前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领导人。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是我们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本文拟对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一探述。一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教育管理体系是指国家、地方、学校以及学校内部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近现代史之交的国情研究与把握,深刻莫如毛泽东,精辟莫如毛泽东。正是基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精确认识与把握,毛泽东同志建立了他的“新民主主义论”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理论体系,并最终建立了新中国。这些理论,就记录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一系列专著中。关于五四时期中国为什么接受马列主义,而摒弃了其他种种西方社会学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出版不仅是出版界的一件喜事,也是教育界的喜事。有关专家、学者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向所有参与过本书出版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