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内涵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同时又通过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促进重点学科的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等建设.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两者的紧密关系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培养质量与重点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培养质量与重点学科建设●周纪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周远清同志指出,今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上来。这也是所有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形成的共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3.
谈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曹永亮(潍坊医学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快出人才,快出成果,促进高校发展的战略措施,这在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中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重点学科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是通过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促进重点学科的发展,因此,重...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江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战略: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研究生教育基地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能力;深化改革研究生培养体制,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组织领导,文章是作者2005年10月31日在第三届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当前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的新形势,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目标与主要任务是:通过综合改革,创造条件,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文章就如何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江苏高教强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江苏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学校应按照社会需求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层次和规模,鼓励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江苏省要力争获得全部学科、专业布局权,形成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和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三位一体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建立有利于江苏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动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为科教兴国兴省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剖析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重的指出:“十五”期间江苏将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江苏研究生教育将担负起“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作贡献”、“建设江苏教育强省”、“提升人才竞争平台”等重任。文章论述了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确定“精英教育、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二是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三是坚持学科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文章最后强调,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必须切实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抓重点学科建设促研究生成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李宣海,薛纯良,李定国,洪启文,席晓莺,张廷翔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国家和地方应采取重点资助,重点扶植,重点管理,使得高校的一部分学科能够保持优势和特色,学术水平处于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地位。人才培养是重点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应该是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比较优势和特色,瞄准未来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学科建设,这种学科建设既要以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主要牵头部门应该是科技处或科研处,专业建设的牵头主管部门是教务处。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经不堪重负,为重点大学研究生培养减压,从而保证质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一、重点学科评估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为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并且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决定》这一段话的精神我们体会有以下三点:一是改善研究生的培养制度,抓紧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人才,这是增强我国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二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计划地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而重点学科是大学真正形成“两个中  相似文献   

12.
关于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目前该地区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少,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不高,导师队伍较弱,经费投入不足等现状,为此应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和发的超前性,区域协调性,完善教育法规,依法治教育,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发展方针;应把调整学科结构,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设现代化研究生培养基地和重点学科,提高师资水平作为发展目标,可采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高校办学自主权,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教育投入,培养基地和导师队伍建设,东西部高校合作等方面采取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表征入手 ,认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是把各个学科专业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 ;为要建设好学科专业 ,学校领导要重视研究生教育 ,重视博士点的建设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则应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投入和支持 ,加强对重点学科的规划和评估  相似文献   

14.
<正>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设有11个学部、29个学院,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  相似文献   

15.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迎合滨海新区大发展的势头,切实结合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问题,进行优化布局.在重点学科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明确整改方向.  相似文献   

16.
2月18~20日国家教委召开专门会议,部署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评选试点工作。与评选试点工作有关的高等学校主管重点学科工作的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强调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为双重任务。会议还根据国家教委1987年工作会议的精神,讨论了研究生工作,强调要继续贯彻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把研究生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加强改革上,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7.
学科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造就学术大师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使命的平台.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基础建设,是实现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涉及到学科布局调整、重点学科建设、交叉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学科建设必须立足创新,突出优势,优化结构,发展应用,扶持新兴;学科建设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定位,精心规划,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吴志信廖湘阳一、趋势:学科发展的综合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是在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辩证统一中趋向整体化,自然科学开始成为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有机整体,综合趋势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学科间在多个层次上交叉,并分别以特...  相似文献   

19.
重点学科评估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卞清 《江苏高教》1997,(4):69-71
重点学科评估探析卞清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学科建设的示范工程,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的龙头工程。一所大学所拥有的重点学科,常常是该校办学优势、师资实力和科研攻关方向的重要标志。因此,高等院校都十分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范文曜一、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1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本世纪末人口超过12亿的基础上,80年代基本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