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CdCl2·2.5H2O和CH3CSNH2为原料,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用XRD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法得到纳米硫化镉为立方晶系结构,微粒平均粒径为15-25nm.作者以CdCl2·2.5H2O和Na2S·9H2O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反应制得纳米硫化镉,粒径为15-30mm.比较两法所得的CdS,低温固相法得到的产物颗粒比室温固相法均匀.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价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纳米TiO_2催化剂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光催化处理,研究了光源种类、pH值、苯酚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添加H_2O_2对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改变催化剂的投加量,调节适当的pH值,减小溶液的初始浓度,适当加入H_2O_2氧化剂等方法,可以提高含酚废水的处理效率。当苯酚溶液初始溶度为100mg/L,催化剂的用量为1.5g/L,溶液pH=4,氧化剂H_2O_2用量为2.5ml/L时,紫外光照反应4hr,苯酚降解率可达56%。苯酚浓度不高时,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法对以滴涂法制备的掺铝的硫化镉、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进行纳米膜特性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核黄素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在多种缓冲溶液中测试,发现在0.05 mol/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缓冲溶液时,电化学氧化还原峰形最好,峰电流较大.结果还表明,在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D为5.08×10-4 cm2/s,反应速率常数k为5.36×10-7 mol/(L·s).在实验优化选定的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核黄素的浓度在5.00×10-6 ~4.5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55×10-6 mol/L,相对标准偏差(n=10)为4.25%,可用于核黄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用5-Br-PADAP-分光光度法对大米中微量锌进行了测定.以5-Br-PADAP为显色剂,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剂,在pH=8的硼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考察了显色剂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缓冲液用量及pH等反应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2+)与5-Br-PADAP形成1∶2型络合物,其稳定常数为6.8×10(2+)与5-Br-PADAP形成1∶2型络合物,其稳定常数为6.8×108,最大吸收波长为λ=560 nm,吸光度与锌浓度在0.01~0.6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2.046C+0.016 1,相关系数R=0.999 6,相对标准偏差为4.5%,加标回收率在91%~96%之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沉积将铂纳米颗粒固定到碳纤维微电极上,制备了一种新型铂纳米颗粒修饰微电极.将铂纳米颗粒修饰微电极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对抗坏血酸进行了检测.探讨了铂的电沉积时间、电位,氯铂酸的浓度,缓冲溶液pH、浓度,检测电势和分离电压等对该电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6~8.0×10-6 mol/L和8.0×10-6~1.0×10-3 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1和0.999 2,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8.0×10-7 mol/L.利用该电极实现了果汁中抗坏血酸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6,(2):59-64
以N-苯甲酰基-N′,N′-二羟乙基硫脲的镉配合物为,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硫化镉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漫反射光谱(DRS)和红外光谱(IR)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硫化镉纳米粒子对亚甲基蓝具有持久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显色剂间溴偶氮羧-m与钡的显色反应,探讨了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及酸度、温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对反应的影响. 在pH值为4.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Ba2+与显色剂在 l =670nm 处形成蓝色稳定配合物e=2.2 ×105Lmol-1 cm-1 ,络合物组成比为M:R=1:2 . 在0-11 ug /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于土壤及白薯样品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用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面食中的铝含量.用微波消解对面食进行了预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铝含量.经过实验测定的最优条件为:λmax=615nm,抗坏血酸的用量为1.00mL,铬天青S的用量为2.50mL,显色时间为30min,pH=6.7~7.0,铝在0~0.2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0...  相似文献   

9.
在 pH =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的缓冲溶液中 ,钴 (II)与双水杨醛乙二胺形成黄色配合物 .该黄色配合物的λmax =380nm ,ε =5 .5x10 3L·mol- 1 ·cm- 1 ,Co(II)的质量浓度为 0~ 4 7mg 10ml时符合比尔定律 .本方法用于测定VB12药物中的钴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现了在磷酸——磷酸=氢钾缓冲溶液(pH=2.0)中,痕量钯(Ⅱ)催化次磷酸钠还原亚甲基蓝褪色为指示反应,建立了痕量钯的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4.92×10~(-8)g/ml,方法应用于模拟试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