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教育价值是多维的,包括塑造人的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社会发展价值等等,其中人文价值是教育的主体价值,它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讲,教育是一种反思,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高度关注,它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我们的教育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其宗旨,也意在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实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人人生价值和个人幸福,  相似文献   

2.
对个人本位目的论和社会本位目的论两种教育价值观,不同流派的教育思想家长期以来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影响深远。教育目的的价值应尽最大可能使人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趋向一致,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现实条件下达到完美的融合。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应遵循统一性原则和偏移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应论教育观的主导之下,现世性、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主宰了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理论。着眼于超越的教育注重教育自身以及教育所培养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超越与改造,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的追求。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不仅表现为教育在理想层面上对社会现实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而且具体体现为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对社会现存状态的超越。由片面的适应论教育观到教育超越性问题的突现,教育理念的嬗变预示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轴心”。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自我发展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于社会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作为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的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观,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坚持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而活劳动是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外在体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人的价值创造,探析劳动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依据,积极引导人的价值创造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实现自身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而活劳动是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外在体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人的价值创造,探析劳动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依据,积极引导人的价值创造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实现自身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同教育的价值问题一样,也是教育哲学中的重要问题。教育的价值侧重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而教育和人的发展,则侧重于教育与人的关系,探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在当代寻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多培养人才,以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目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导,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和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民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特点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教育评价目标上,充分反映人与社会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时,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在教育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评价不是为了选拔、淘汰,而是为了发展、提高;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应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该文从适应时代教育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教育关怀,体现教育公平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价值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升,华教育品质四个方面,对教育理念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社会,创新的价值日益凸显。实施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既符合当前人的本质发展的要求,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扬弃传统文化和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测评体系,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现代知识客观性以及建立其上的教育行为的批判和反思,这种教育价值观受到质疑,现代教育跨向新的转型期。其一,在教育价值追求上,从追求教育的工具价值转向重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在寻求通过教育使人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同时,强化教育对个体生命和文化提升的意义;其二,在人的发展上,从追求以知识记忆与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转向以知识判断和批判为标志的内在发展,强调知识的个体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作为知识青年持何种人权观去适应当代社会,关系到社会文明和发展的程度。在复杂、多变的当代中国,高校学生处于风头浪尖,因此必须进行人权教育。人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也是人类的普遍价值诉求。人权教育有利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权教育是引导中国知识青年走向和平、安宁、幸福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作为知识青年持何种人权观去适应当代社会,关系到社会文明和发展的程度。在复杂、多变的当代中国,高校学生处于风头浪尖,因此必须进行人权教育。人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也是人类的普遍价值诉求。人权教育有利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权教育是引导中国知识青年走向和平、安宁、幸福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教育必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适应每个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需求,而做为个体的人最终还要融入到他所生存的社会中。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进程的要求,这正是教育的重要的社会功能的价值体现。本文试从艺术教育的独特角度,来论述与探讨艺术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姚勇 《数字教育》2021,(3):27-3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数商成为每个人适应社会的核心素质之一.高职教育作为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才能使他们毕业后全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岗位实际需要.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数商教育极为缺失,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职数商教育的价值、方法和路径,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高校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需要改变人才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人为本是当前高校教育和管理中,主要采用的一种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充分地实现人的价值,并实现高校人才教育管理的价值。为此在高校人才教育中,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其人才培养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价值及应用措施等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走向21世纪,教育思想的转变,应着重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把唯社会价值观或唯主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同时,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把外在价值观转变为内在价值观。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论也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束缚人的个性,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性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人性化"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人性化"的社会理念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人是管理之本,本文主要在诠释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如何实现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适应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的适应性有两种不同的适应观:适应社会需要价值取向和适应个体需要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取向: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和个体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存在诸多局限性,表现在高校自身专业的缺失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会导致“无效供给”现象,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有失教育的公正性,以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因此,高等教育应走向个体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个性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个性化的表征主要有:高校内部管理的个性化,个性化的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变化进程增强了人的不确定感,人与自然、人与乡土之间的联系被割断,传统社会风俗、道德规则和价值观的传承被割裂,以往的单一主流价值体系的灌输已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对价值教育的需求。面对这种非确定性的现代价值教育现状,必须改变原来的教育模式,适应多元价值并存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价值教育必然立足于社会的主导价值,并以此为基点来确定价值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即在主导价值"和"的基础上探究大学生价值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