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玉红 《知识窗》2013,(22):58-58
汉字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写好汉字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我们不能以电脑打字代替学生的书写,更不能摒弃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那么,在小学写字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广大教师深思。首先,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工整""美观"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正确"影响着所写内容的正确与否,"工整"影响着文字的表达效果,而"美观"又以"正确""工整"为前提,是在两者的基础上求速度、求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在黑板上板书汉字的笔顺,学生用手跟着写,  相似文献   

2.
张保华  彭家法 《科教文汇》2011,(26):73-73,84
"买单"和"埋单",目前媒体使用十分混乱,以"买单"作为规范更为合理。从语源讲,"买单"和"埋单"都是粤方言中的词,选用哪一个进入普通话都是合理的;从读音方面说,"买单""埋单"声调不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异形词;从意义讲,"买单"表意范围大于"埋单";从表意明确这个方面说,"买单"便于人们理解;从通用性方面说,"买单"使用更为广泛。因此,就目前来看,规范的用法应是"买单"而非"埋单"。  相似文献   

3.
袁博 《科教文汇》2009,(11):237-237
元曲之所以无愧于"一代之文学"的美誉,就在于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人文精神;或者说,元代的人文精神找到了元曲这种最适宜的艺术寄托形式。这是诗词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我们很难得出结论,说唐诗、宋词、元曲之成就孰高孰低,诚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为人轩轾。"诗庄、词媚、曲俗,曲之所以"俗",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或是社会的长期动荡,或是严格的等级思想,或是广大的文人学者觉得没了尊严,"俗"成了他们排解郁闷的突破口,于是"俗"也成了一门艺术,不光在其内容更在其形式上。  相似文献   

4.
《菊与刀》,"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站在日本与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日本人被推进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日本人的矛盾与两难主要是在于他们心理世界的德目之间发生的冲突,是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得如此矛盾的主要因素。其中集团文化里所产生的罪与耻是造成日本人矛盾与进退两难的境地的深层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周红梅 《科教文汇》2010,(27):165-166
近年来,"2030"现象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但研究者多从家庭、教育和社会等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其实这些客观因素要做出改变并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应是从"2030"人员自身入手帮助其改变。本文从自我同一性角度分析了"2030"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沈云婷 《科教文汇》2010,(30):107-107,171
城乡"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定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分析其心理特点,探求其形成原因,并对如何做好该类差生的转化工作,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户松芳 《科教文汇》2012,(25):44-45
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前提,针对课程特点,"广告策划与创意"以"问题为本"优化课堂教学,并且向课外拓展,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闫丹文 《科教文汇》2010,(18):170-17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直面客户经济"必将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服务经济时代到来出发,分析了社会经济对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及其职业特征,明确了高职教育设置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渊源,以及与市场营销专业的区别联系,进一步明确了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茂斌 《科教文汇》2012,(17):203-204
18世纪以"盐商"为主体的新兴商人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对18世纪的中国起到里程碑式的影响。盐商的"从儒"现象客观上促进了18世纪中国社会"官、商、儒"的联系、拉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距离,导致社会"贾而好儒、儒而尚贾"风气的繁荣。本文将从"贾而好儒"的角度为切入点,从教育和文化活动两方面剖析18世纪扬州盐商的"从儒"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杨文选 《未来与发展》2010,33(11):81-84
"美好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显然不同社会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德尼·古莱教授认为,"维持生命、尊重和自由"是所有个人和社会都在追求的美好生活目标。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发展"拥有"足够的物品,但物品富足并不等于美好生活。古莱从伦理学视角研究发展的思路及其观点,对于目前正在苦苦反思"发展为了什么"的中国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静 《科学与管理》2011,31(3):69-71
社区服务刑(又称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等)属于刑罚制度的范畴,主要适用于罪行比较轻微、不适宜监禁或者不适宜继续监禁的罪犯。这一制度符合刑法谦抑精神,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的诸多弊端,减少社会对抗因素;也符合恢复性司法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所以在西方国家已推行多年。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中有必要借鉴和吸收这一国外的先进法律成果,以完善我国的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立法一词最早出现于德国,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济贫立法、劳工立法以及德国社会保险立法。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立法活动从无到有、渐生渐长。劳工立法可视为民国社会立法的初始阶段,但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立法实际上开始于国民政府社会部成立之后,社会保险法与社会救济法则是其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黄缨焱 《大众科技》2012,(12):134-135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借音新生词"酷"、"萌"、借义新生词"给力"以及本土创造新生词"囧"的自身词义的演化或是形成过程的分析,充分反应出语言历时规律的命令性特性;而分析旧"酷"与新"酷",这个旧的词语与新生词共同存在于当今社会并同时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执行的特性又充分反应出语言共时规律特性。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演变,探究思想家们的理论贡献,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研究以及它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兰心 《科教文汇》2013,(16):110-111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塑造了一位带有"中国式的小眼睛"的人物莉莉·布里斯柯。透过这双"中国眼睛"探讨在伍尔夫笔下,中国形象的意识来源以及对其创作的影响,可以看出莉莉·布里斯柯的中国意识,来自于伍尔夫所生活的英国社会,反映了一个时代,个人与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文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郭卫 《科教文汇》2011,(13):195-196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他对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等一系列活动都有着沟通、规范以及保障的功能。法律权威是实现法治的一个重要支点,是维护社会生活生产,维护社会在良性秩序中运行的基础和根本。本文在阐述法律权威在当代社会秩序中缺失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在和谐社会中树立法律权威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邬娜 《科教文汇》2012,(20):85-86
陶行知先进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现代职业教育倡导的教学方法,对中职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根据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从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这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教、学、做紧密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勤俭廉正是古人立身修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道德范式形成完善的原动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和坚忍不拔的创业毅力,体现了传统文化崇尚勤俭戒奢、廉明正直的价值取向。同时作为我们祖先鸟托邦式的精神理想,勤俭廉正的道德要求在塑造民族品格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弘扬这一传统美德,对构建节约型社会、人文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宏生 《科教文汇》2011,(20):12-1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属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不仅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发展和创新了爱国主义思想,即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拥护祖国统一及维护国格等.邓fi'平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了传统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之统一的基本特征,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提供了精神纽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同时还为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提供了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0.
乔晓静 《科教文汇》2012,(10):196-197
北宋王朝是中国封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入衰的转折点。本文试从"重典治盗贼"这个北宋刑法的重要特点入手,简单介绍北宋刑法"重典"的内容和特色,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