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所,课堂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空间,"课堂研究"绝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活动。当前,中小学正在实现从"教堂"转向"学堂"的"课堂转型"。这种课堂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通过教学实践,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直面的种种问题、建构明日之课堂实践可能性的场域;对于研究者而言,是教育学概念内涵的发现与再发现的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研究"是同那些扭曲课堂研究的思想及其势力展开博弈的一场斗争。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现代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长期以来,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研究如何转化学困生,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诚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措施很多,但课堂仍然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要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时时关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如何在课堂上就关注学困生浅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当人们对高效课堂研究得如火如荼之时,笔者却在不断反思我们历史课堂的底线(即历史课堂的最基本要求).细细品味我们身边的很多历史课不难发现,有相当多的课还达不到我们历史课堂的最低要求.守住历史课堂的"底线"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以为要守住历史课堂的"底线",必须从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法,是适应课堂情境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课堂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观察主体分为教师和外来研究者,在课堂观察中两者均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进行,如公正性、隐私性等。在实践中,我们应提高教师和研究者修养以自律,建立教育研究伦理规范并设置必要的研究伦理监督机构来实现他律,以保证课堂观察有序、规范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课堂观察至今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①.在传统听评课制度的惯习下,甚至很多人对课堂观察存在一定的忽视,以至误解.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什么是课堂观察?为什么要研究和实践课堂观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等课堂观察领域最基本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更多人对课堂观察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万事开头难",对于一堂课来说,课堂导入无疑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把研究的目光投入到课堂导入上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近年来我不断对如何有效进行课堂导入进行实践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运用情境导入法可以有效实现课堂导入。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课堂观察"这一贴近教师实际、立足课堂教学的"点",撬动校本研修有效性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成长,改善课堂教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积极课堂"就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因素出发,探究适宜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状态,以获得学习、生活的意义和幸福,促成师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课堂实践。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尝试从教师角度出发,立足审视教材、设计课堂、推进课堂、反思教学四个方面来改变教师对课堂、学科、教学的认识,以此来推进"积极课堂"的实践研究,进而变"教本"为"学本",变"课堂"为"学堂",变"教程"为"学程",交"教学能力"为"学生学力"。  相似文献   

9.
提升和改进教师的课堂表现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水平则是相应基础。长期以来,评价教师课堂表现水平仰赖于评价者的经验性判断,尽管已有相关"量表"问世,但对于每个维度的衡量和观察也鲜有客观证据加以支撑。为了打开课堂这一"黑箱",教育学研究者开始采用多种工具以采集、分析课堂中的数据,但目前研究者们更加注重对课堂中所采集的视频、音频中所承载的师生"行为数据"的分析。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带来了契机,利用神经生理数据来研究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与潮流,这一趋势对教育研究大有裨益。面向规模化的教师教育活动需求,需要构建融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学环境数据、师生教学生理数据、师生教学行为数据以及学业表现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一体,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各类数据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智能课堂",为教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基础。从而为科学评价、提升、改进教师课堂表现,促进教育学从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一所小学的4位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实践,通过3个月中的12次活动探索提高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结果发现,通过12次活动,教师的课堂洞察力得到提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尤其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寻找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行为发生了转变。教师认为课堂观察与专业引领下的反思相结合是最有效的专业学习方式。研究者还提出了对教师教育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新课程推进以来,"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成为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课改不仅需要"道",而且需要"术",不解决教学操作难题,再先进的理论也难以发挥作用。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寻找的是"其他学校都能够采用的方法,即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水平,进而提高课堂质量"。"思维碰撞"课堂的建构经验:普适性、组合式、专业化,将成为今后课改的基本方向……上期,本刊对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思维碰撞"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了整体介绍,本期将从操作层面剖析"思维碰撞"课堂的内涵及操作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介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观察法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观察是一切研究方法的"细胞",在教育研究方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授课教师利用科学性的数据评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成果,使得授课教师更容易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对  相似文献   

13.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新一轮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路走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是否就是我们以往所追求的"高容量""高密度""高强度""高正确率"的课堂?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并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定位有效的教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很重要的。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数学  相似文献   

14.
学校立足于教师的需求,探索适合一线教师的最简约化的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方法与途径,将“课堂观察”引入到教学诊断管理、常态课评估和学科教研中,科学评估,数据说话,诊断教学问题,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有效地改变了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研究行为,实现了教学研究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无专业主题、无专业方案、无专业思维以及课堂观察的"贵族化",导致当前听评课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业余"状态,这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一个文化难题。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对作为专业化听评课的"课堂观察"进行重新理解:课堂观察是基于主题的听评课,要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好观察主题,并进行清晰地解释、分解;课堂观察是基于证据的听评课,要根据观察主题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以支持观察结论;课堂观察是基于反思的听评课,反思要对"主题"与"证据"进行一致性思考,要明白、精准、精细,要揭示现象背后的意义,要具有建设性。长期实施这种一线教师能做乐行的课堂观察,开展基于主题、证据和反思的专业化听评课,就是在建设听评课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观察后.需要听课教师做一份课堂观察记录,并总结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和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与感悟。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一上课就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做到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于课堂导入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大多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不能快速将学生从外界的世界中拉到课堂中,因此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本文以"独特环境"的创设为出发点,通过探讨更加个性化的导入方式,探索创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主要由教师发起和引导的多元对话与多维交往活动。维系这种对话与交往活动的根本要素是"问题"。以2011年江西省"赣教杯"中学化学教师优质课比赛教学录像中的教师提问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一些优点和不足,以便引起高中一线教师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视,努力提高课堂提问质量,让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一、何谓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或偶然)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反应的行为方式。二、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课堂教学研究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研究课堂情境的重要方法。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夏雪梅博士的新著《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我的一种幸运。之所以这样说,源自我的一段特殊经历,其中也包含着研究者们普遍的心路历程。我曾在市教育科研部门工作,参与全市课堂观察的探索。2008年我调到学校工作,更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调整课堂观察的操作。但随着研究的推进,我经常会有一种"无法再深入"的困惑,直至与此书相遇。在阅读的过程中,个人的经验与困惑不断地与文本发生深刻的互动,让我看到了课堂观察更远的风景:以学习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