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学习提示 1.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正数时,可以写出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不写。但读正数时,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不读出来。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相似文献   

2.
带符号小数包括正小数和负小数两类。通常我们在表示带符号数时,是在数值(绝对值)左面加上符号,正号用“+”表示(也可以省略),负号用“-”表示。例如对于二进制数:数值为0.1011、符号用正时,可表示为+0.1011或0.1011;数值为0.1011、符号用负时,可表示为-0.1011。上面这种表示方法,我们称为带符号数的“真值表示”。所谓带符号数的“代码表示”,是指带符号数的数值部分以及符号部分统一用代码形式(仅取0和1两种数字代码)表示的。下面分别介绍二进制小数的三种代码表示:原码、反码和补码。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一对孪生兄妹,一阴一阳,一负一正.我是老大“+”号,她是二妹“-”号.同学们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认识了我们,当时我的别名是“加号”,二妹的别名叫“减号”,我们都是运算符号。  相似文献   

4.
去括号,很重要,做加减,要用到;如何去,才算好?守法则,第一条;括号前,正负号,去掉时,注意到;正括号,自去掉,括号内,要照抄;第一项,不带号,要自觉,添正号;负括号,要变号,变号时,要公道.说明去括号是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这种变形在整式加减运算中常常要用到.怎样去括号呢?应熟记、理解、遵守去括号法则;抬号分为两种,一种是括号前带正号“+”,通常称为正括号,另一种是括号前带负号“-”,称为负话号,在把这个括号及其前面的符号去掉时,要注意分清是正括号还是负括号.如果所去的括乌是正括号,那么这个括号…  相似文献   

5.
1+,正号,性质符号。+,正数,正电(阳电),正电荷,正极(阳极)。+,正化合价,正离子(阳离子)。+,阳性,疾病诊断表示符号。2+,加号,运算符号。+,联结符号,2H2O(液):2H2(气)+O2(气);蓝色硅胶+水;粉红色硅胶。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物理中,正、负号出现的频率极高,其物理含义也比较广泛.要求学生在使用“正”、“负”号时不出错误,就应该对物理学中可能出现的正负号的含义有全面的理解.1表示矢量的方向,且仅表示方向“ ”号表示某矢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或已默认的正方向)相同,这里的“ ”一般省略不写;“一”号表示某矢量的  相似文献   

7.
1.括号,区分运算符号与性质符号如:“负5减负8”可以写做(-5)-(-8).式子中,括号内的“-”是负号(性质符号),括号之间的“-”是减号(运算符号),也可以写做-5-(-8).式中,第一个,第三个“-”都是负号(性质符号),第二个减号是减号(运算符号).又如“负5乘以负8”,可以写做(-5)·(-8)或 5·  相似文献   

8.
“0”的自述     
我是“0”,在1、2、3…9、0这十个数字中,我出现得最晚. 初学数学的人们,常常把我当做是“什么也没有”(或者说“没有数的数”).人们说“3+2-5=0”.那么,我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吗? 当你说“今天的气温为0摄氏度”时,你能理解为今天没有气温吗?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12日 星期五 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什么都好,可就是有个坏毛病——粗心。要说这粗心惹的祸,那可多了:语文测试,经常写字写半个;做数学题时,更不用说了,加号当减号,减号当加号;在家里,妈妈叫我去小店买盐,我却买了包味精,气得妈妈直跳脚……为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 ”“-”和“∑”:加号“ ”和减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迈提出的。他认为,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从加号中拿掉一竖,表示减少的意思。此后,加号“ ”和减号“-”便在世界上广泛运用。到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将连加之和用“∑”记录,从此,这一符号也就问世了。 2“×”号和“·”号:乘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他把加号横  相似文献   

11.
“ +”是 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造的 .它的意思是 :在横线上加上一竖 ,表示增加 ;“ -”也是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 .它的意思是 :从加号中减去一竖 ,表示减少 ;“×”是 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 .它的意思是 :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 .因而把加号斜过来写 ;“÷”是 18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 .它的含义是分解的意思 ,因此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 =”是 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 .列科尔德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两条平行而相等的直线更相同了 ,所以用来表示两数相等“+”、“-”、“×”、“÷”、“=”的来历$湖…  相似文献   

12.
1、“相反数”和“倒数”相反数和倒数,都是互相对立的概念。要写出一个数a的相反数,方法很简单,只要在a的前面添上一个“-”号就行了,即数a的相反数写成-a·有的同学一看到-a,总以为它是负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字母前面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前面带有负号“-”的数,也未必是负数。例如,当a=+3时,-a=-(+3)=-3;当a=-3时,-a=-(-3)=+3;当a=0时,-a=-0=0(零的相反数是零)。初学代数时,一见到字母a,总以为它代表正数,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在学有理数减法的法则时,我们知道,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如(-3)-(+4)=(-3)+(-4)=…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文章词约而义丰,读古人文章当咬文嚼字,一个宇也不轻易放过,才可求得:“甚解”,自不待言;我以为要真正读懂古文,有时还须于无文字处求文字,万能窥知其“个中消息”。笔者最近在备课中发现:古汉语中,动词“使”后省略兼语的句式有的可以表示句中某一行动是秘密进行的意思,有的可以表示句中某一行动虽不是秘密的,但却是隐含着某一秘密目的的意思;如果省略的兼语是代指说话人自己的“我”字(包括复数的“我”和代指我方的“我”),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往往只给学生强调“-”号的两种作用:一是作为运算符号,表示“减法运算”,如5-2=3;二是作为用数字表示的实数的性质符号,表示“负”,如-3。以致许多学生错误地理解“-a”前面的“-”号的意义,误认这里的“-”号也是性质符号。其实“-”号还有第三种作用,它表示“将后面字母所表示的数转变为和它自身相反的数,”例如-a是a的相反数。字母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实数,当a  相似文献   

15.
在文 [1 ]中 ,我们曾讨论过如何区分和判断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复合命题的理解 ,本文着重探讨复合命题的构造 .1 “或”、“且”命题的构造“或”、“且”命题的构造就是在两个命题之间加上逻辑联结词“或”、“且” ,例如 ,p :2 +3 =5 ,q:3 <2 ,那么“p或q”就是“2 +3 =5或 3 <2” ;又如 ,p :菱形是正方形 ,q :菱形是平行四边形 ,那么 ,“p且 q”就是“菱形是正方形且菱形是平行四边形” .有时为了书写上的方便 ,对于两个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相同的情形 ,在构造“或”、“且”命题时 ,有些可以简写 ,即省略一个命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名_1+的+名_2”结构中心名词省略的语义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中,由“的”构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心名词往往可以省略,由“的”字短语直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本文专门讨论“名_1+的+名_2”结构(即“名词性修饰语+的+名词中心语”)“名_2”省略的语义规则。§1 “名_2”的省略同“名_l”与“名_2”之间的语义关系有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就一般情形来说,当“名_1”与“名_2”之间有以下几种语义关系时“名_2”可以省略: A.表领属(非固有关系)①:这是我的衣服,小王的[衣服]在床上。B.表处所:天桥下的茶馆还卖烧饼,街口的[茶馆]不卖。  相似文献   

17.
大概是上帝造了许多俊男靓女之后,厌倦了,无意之中,竟然把我造得很丑:眼睛中等,鼻子上架着一副使我得到“四眼田鸡”美称的“外号”。鼻子平平,嘴巴4厘米,耳朵再加2厘米就是招风耳。身材还算可以,比较高,不胖不瘦。全家人都叫我“丫丫”。平时我喜欢穿白色的衣服。我最大的特点是“变色龙”,有时乖,有时坏,有时爱笑,有时爱哭。有一次,妈妈让我上街买菜,我高兴地去了,可回来的时候却大发脾气,嘴里还直念叨:“坏啦!坏啦!”原因是我走到半路时天气突变,下起雨来,所以我的心情也跟着变了。当我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的时候,我爱哭;当我开心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18.
有一道小题目:“负的-2的平方是多少?”学生中有两种答案,“4”和“-4”。前者认为,负的-2的平方是指[-(-2)]~2;后者却认为,应该是-(-2)~2。究竟哪种理解正确?于是发生了争论。我们不妨试读这两个代数式:[-(-2)]~2可以读成负的-2平方,-(-2)~2也可读成负的-2的平方。  相似文献   

19.
一、使动用法的几种特殊形式 在“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将”是使动用法。这种主语、谓语、宾语具全的句子是常式句。使动用法在常式句中是比较容易辨认的。语言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含有使动词的句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须要我们了解含有使动用法的种种句式,以确切地理解文意。 (一)没有宾语的使动式 虽然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发出动作,但宾语有时却不出现。如: ①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也。(《赤壁之战》) ②左右以君贱之也,食( )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句①的“走”是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操军),意思是使(操军)败逃。句②的“食”是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冯谖),意思是“食之以草具”,以粗恶的食物让冯谖吃。这种省略使动宾语的句子,在理解和翻译时,须把省略的宾语补出来。 (二)双宾语的使动式 用作使动的词有时带两个宾语,若不详审文意,便会错解其义或不知其解。如: ③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初学古文的人常把句③理解为“晋侯喝赵盾的酒”,而实际上,“赵盾”和“酒”并不组成定中词组,它们都是动词“饮”的宾语。“饮”和“赵盾”是使动关系,使赵盾饮;“饮”  相似文献   

20.
学习了有理数,算术数的前面就带了正、负号,这种符号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同学们往往分辨不清楚,现将这个“-”号的含义分析如下:一种含义是“负”,表示一个有理数所带的是负号,称为性质符号,如-2,-5等。一种含义是“减”,是表示运算的符号,称为减号。还有一种含义是“相反”,是表示某数的相反数的符号,如在+5的前面加一个“-”号,即-(+5)=-5,就成为它的相反数-5,如果数a<0,那么-a就是它的相反数,即-a>0.对于这个“-”号,在什么时候表示性质符号,读作“负”,什么时候表示运算符号,读作“减”,什么时候表示“相反”,读作某数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