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扣档、造档、弃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丹丹 《湖北档案》2003,(12):12-13
人事档案作为人生经历的记录,在一段时间里被视为人的“生命线”。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事档案在人员的计划录用、调配、交流工作,乃至在人事决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几年人事档案神秘性被打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擅自扣档、造档和弃档等不正常现象,引起了社  相似文献   

2.
郑美虹 《兰台世界》2004,(11):21-22
“人事档案”作为人生经历的记录,在计划经济时期被视为人的“生命线”,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人员流动日趋频繁,随着频繁的人才流动,随之产生了擅自“弃档”、“扣档”、“建档”、“造档”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事档案可否“隐退”、能否“克隆”等思考。人事档案究竟是一张有价值的名片,还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笔者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擅自“弃档”“、造档”等不正常现象。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应看到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另一方面,更多地是对人事档案工作的思考。分析产生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以期使人事档案管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人才时代的要求。一、不正常的现象“1.弃档”现象严重。据《北京晨报》报道,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目前代管人事档案5万份,30%的代管档案被主人“遗弃”,最长的已有近10年无人理睬。在哈尔滨市人才交流中心,仅今年就已有2000多份被哈籍大学毕业生“遗弃”在全国各…  相似文献   

4.
从“弃档”透视人事档案管理的弊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和人事部门了解一个人的真实载体,是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把自己的个人档案随意遗弃,在若干年前简直不可思议。但近年来,社会上“人档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认为人事档案可有可无。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管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成为“弃档”、“死档”。那么,什么是造成“弃档”族日益壮大的原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是根本因素我国现行人事档…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事档案在个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能够为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仍存在人档分离、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基于此,需严格审查,做到人档合一;加大投入,做好信息建设;完善流程,做好信息更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黑档”是运行于互联网的“企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因其具有记载员工“劣迹”功能而遭到公众指责。本文从人事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招聘工作三方面阐述了记载“劣迹”功能的必要性,认为“中国黑档”并不黑。它之所以被指责,是因为“网站不懂职场‘黑’”,以及社会舆论对从业人员或求职者的同情。同时指出,“中国黑档”是人事管理和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有益尝试,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相似文献   

7.
丁德胜 《中国档案》2005,(10):10-11
人事档案是档案的一个门类,是干部、企业职工、学 生、军人等档案的总称。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了大量的“弃档”、“扣档”现象,伪造、 涂改、撤换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人事档案方面的纠纷 也随之增多。在此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部 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成为一个摆在档案行政管理 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的人事档案将主 要围绕干部、企业职工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展开。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9,(Z1):146-147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人事干部制度的变革,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问题,要做到开发人才、使用新人才、进行人才预测,提升组织工作水平,就应该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力资源流动市场的开发壮大,流动人员越来越多,给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挑战。人才竞争加剧,"弃档、擅自建档、造档"现象层出不穷;人事档案真实性难以保证,档案可信度降低;归档材料信息不完整,转递归档制度不  相似文献   

9.
何宗哲 《兰台内外》2023,(13):37-39
本文结合人事档案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制度建设、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和试点单位三个方面,构建科技兴档时代人事档案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玲 《兰台世界》2012,(35):44-45
在我国,人事档案的作用正在被弱化,"死档"、"弃档"的增多造成了人事档案收集难、管理难、利用难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我国人事档案与美国个人信用档案的分析对比,提出了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与权威性日显弱化,“弃档”、“废档”、“死档”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应引起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应加强和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快依法治档进程.结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人事档案、干部档案内容建设,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原因 (一)弃档不顾现象比较严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人们对人事档案作用的认识正在逐渐淡化.为了能吸引人才,一些用人单位推出"不申请报告,不要组织关系,不要人事档案"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举措,只要愿意来,有无档案无所谓.加之调档、转档手续繁琐,还有时间和档案保管费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流动人员不得不选择将档案留存原籍.  相似文献   

14.
人事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档案是个人的历史记录,然而不久前从新华网传来了令人惊愕的消息,2002年全国在实现工作流动的人才中约有20%未携带人事档案,也就是说有60多万份人事档案与主人失去联系,要么人、档分离,要么被彻底弃置。如今,人们在求职和调动工作时多少有点不用再担心受人事档案制约了。对这些人来说或许认为是件好事,然而作为一个档案工作者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在此我们也许不能简单地用“坏事”或“好事”来评价这件事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深化人事档案工作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了。1、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新理念。首…  相似文献   

15.
孟英 《兰台世界》2006,(12):15-16
近几年来,随着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有悖规定的现象却大量存在。1.擅自“弃档”。所谓“弃档”是指抛弃了自己的档案,对档案的下落和管理不闻不问。“弃档族”主要由以下人群组成:一是部分跳槽人员,他们与原单位有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又不履行违约责任“弃档”而去;二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了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而放弃了档案;三是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由于在国外停留多年,无暇顾及档案;四是办理了移民手续的人员,档案对他们来说已经没用处。“弃档”现象虽然出现时间较短,但有愈演愈烈之势,2.擅自“扣档”。随着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事档案归档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详尽,加之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建设规模扩大,教职工人数增多,人事档案的数量也比以往增加了数倍,档案管理进人了厚档时代。如何应对内容多、数量大的高校人事档案,做好厚档时代的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呢?本文主张从两个方向人手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归档途径的重新把握,优化档案材料的精简程度,减少无效材料,从源头上解决档案臃肿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程序化流程与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实现高效率的科学管档。  相似文献   

17.
深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人才引进和输出不规范.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混乱。其原因:一是领导对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认识模糊。重视不够。二是引进人才的职能部门办事敷衍.不管材料是否齐全。三是当事人“跳槽”满足个人需要.导致“弃档而走”“人档分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事档案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被遗弃。许多大学生离校后,档案遗留在学校被转递到本人的户籍所在地无人认领成为死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遗弃的档案高达6000-7000份,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在广大的弃档人员中,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放弃人事档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何造成弃档,不用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一是档案内容无作用了,二是用人机制存在问题。一、大学生“弃档”原因分析1.人事档案曾经的功能在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体制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遵行档随人走的管理制度,即一人一生必须有一份人事档案,而且是终身的。虽然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的终身制管理模式已经渐渐地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属于全社会,而不仅仅属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事档案重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师资需求日益旺盛,人员流动空前活跃。近年来,为突破某些单位利用人事档案阻碍人才流动的限制,高校推出了重建人事档案的进人机制,希望以此解除“人档分离”的外来高级人才的后顾之忧,取得人才竞争的优势。重建人事档案的做法,突破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成为当前人事制度和档案管理改革的新课题。本文拟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并进而探讨今后深化改革的方向。一、高校人事档案重建势在必行由于人才稀缺,一些高校为了限制人才外流,出台了“不接转关系、不提供档案、不同意放行”的“三不”政策,将人事档案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